西北内陆干旱区河流绿色走廊湿地景观格局变化及其生态效应研究——以车尔臣河下游为例
朱刚, 高会军, 曾光, 金谋顺
中煤航测遥感局遥感应用研究院,西安 710054

第一作者简介: 朱 刚(1980-),男,工程师,主要从事环境遥感方面研究工作。

摘要

应用“3S”技术,通过选取景观的多样性、优势度、破碎度和斑块形状等空间格局指数对车尔臣河下游绿色走廊1975~2007年近32 a间湿地景观格局变化进行研究,并对景观格局变化产生的生态效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1975~2000年,湿地面积与斑块数量小幅度增大; 2000~2007年,湿地面积与斑块数量大幅度减小,斑块平均面积与斑块密度持续减小,斑块形状趋于复杂,景观格局的多样性减小,优势度与破碎化程度增大。在各湿地类型中,河流湿地面积变化幅度较小,湖泊湿地面积大幅度增大,沼泽湿地面积大幅度减小。

关键词: 西北内陆干旱区; 车尔臣河下游; 湿地; 景观格局变化; 景观指数; 生态效应
中图分类号:TP7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070X(2010)增刊-0219-05
Variation of Wetland Landscape Pattern and Its Ecological Effects in the Green Corridor of the Arid Inland in Northwest China:a Case Study of the Lower Reaches of the Qarqan River
ZHU Gang, GAO Hui-jun, ZENG Guang, JIN Mou-shun
Aerophotography and Remote Sensing of China Coal Shanxi, Xi’an 710054, China
Abstract

Using “3S” technology, the authors carried out research on the changes of the wetland landscape pattern of the green corridor in the lower reaches of the Qarqan River based on the diversity index, dominance index, fragment index and patch shaped index from 1975 to 2007. Some conclusions have been reached: the wetland area and patch amount increased a little from 1975 to 2000 and decreased greatly from 2000 to 2007. In the past 32 years, the average area of the patch and the patch density have been reduced continuously, and the patch shape turned to complex; the diversity of the landscape pattern decreased, but the dominance and the fragmentation increased; in all the wetland types, the change range of the river wetland area was small, the lake wetland area increased greatly, and the marsh wetland area decreased considerably. The variation of the wetland landscape aggravated the sandy desertification and led to the reduction of biodiversity, but it guaranteed agricultural water demands and ecological water demands, which would be favorable to the stability of the Qarqan River green corridor ecosystem.

Keyword: Arid inland in northwest China; Lower reaches of the Qarqan River; Wetland; Changes of wetland landscape pattern; Landscape index; Ecological effects
0 引言

西北内陆干旱区指我国西北内陆年降水量低于400 mm的地区, 包括新疆全境, 青海、甘肃和宁夏的大部分及陕西西北部, 总面积为1.945× 106 km2, 占全国干旱半干旱区总面积的38.3%。该区河流除长江、黄河水系与额尔齐斯河等河流属于外流河外, 其他河流均为内陆河。内陆河流具有径流量小、流程短的特征, 其补给方式主要为积雪、冰川融化、雨水与地下水补给[1]。其中, 多数内陆河流流经沙漠、戈壁等荒漠地区, 最终消失于沙漠或在山间盆地潴水成湖[2], 如塔里木河、黑河等, 这些流经沙漠的内陆河沿岸地区由于水分条件优于周边荒漠, 形成了景观上显著区别于周边荒漠的景观。这种沿河流两岸狭长的带状分布区域称为河流绿色走廊。河流绿色走廊是西部内陆干旱区的生命线之一, 对于维护西部干旱区脆弱生态系统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湿地作为西北内陆干旱区河流绿色走廊内重要的景观类型, 在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维持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3]。流经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车尔臣河的绿色走廊与叶尔羌河、和田河、若羌河及塔里木河有着相似的景观格局, 开展对车尔臣河下游绿色走廊湿地景观格局变化及生态效应的研究, 可为其他干旱区内陆河流绿色走廊湿地景观格局的研究提供借鉴, 对查明该区湿地景观格局变化产生的生态效应具有重要意义。

车尔臣河发源于昆仑山北坡的木孜塔格峰至尾闾台特玛湖, 全长846 km。作为塔里木盆地东南缘年径流量最大的河流, 年均来水量8.03亿m3, 主要为且末和若羌两县的农作物、生态林及草场提供水源, 与塔里木河共同维系着塔克拉玛干沙漠东部的绿色长廊, 在维护区域生态平衡、生态环境安全和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车尔臣河与塔里木河有着共同的尾闾台特玛湖, 但现在车尔臣河在正常年份水量难以汇至台特玛湖, 在距台特玛湖西部30 km处的沙丘间潴水成湖, 面积约200 km2。经2009年9月现场实地考察, 台特玛湖现在已经干涸, 湖底裸露, 零星分布有少量以骆驼刺、红柳和芦苇为主的荒漠植被。近年来, 国内外已经开展了很多关于湿地景观格局变化的研究, 但对干旱区河流湿地的研究开展较少[4], 而且当前湿地景观格局变化研究也主要侧重于受人类活动影响较为严重的平原地区和海岸带, 而对干旱、半干旱地区河流绿色走廊范围内的湿地变化研究尚处在初始阶段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在地表景观变化与生态响应机制方面, 主要集中在森林、草地及农田等生态系统与全球环境变化的关系上, 而在涉及湿地景观变化对区域和全球环境变化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 尤其对河流绿色走廊内湿地景观变化引起的生态效应, 未见报道[15]

本文通过“ 3S” 技术, 对车尔臣河下游河流绿色走廊近30多年来的景观格局变化及其生态效应进行分析, 查明该区景观格局的具体变化特征及其产生的生态效应, 进而为我国西北内陆干旱区河流绿色走廊湿地的保护与恢复提供理论支持。

1 研究区概况

选取且末县城南至台特玛湖段的车尔臣河绿色走廊为主体。走廊边界以绿色区域与沙丘的过渡区为界, 面积为5 047.87 km2, 为冲积平原地貌, 土壤类型主要为风沙土、胡杨林土和沼泽土。调查区属极端干旱的大陆性气候区, 年均降水量25 mm, 蒸发量2 500 mm; 平均气温10.1℃, 极端最低温度-26.4℃, 极端最高气温41.3℃, 年平均无霜期为165 d, 日较差最大可达24℃; 全年太阳总辐射量为119.2 kcal/cm3; 常年主风向为东北风, 7级以上大风天气日10 d左右。自然植被类型主要为胡杨林、红柳、梭梭、芦苇及骆驼刺等。

2 研究方法
2.1 数据源选取及其处理

以1975年6月的MSS、2000年7月的ETM与2007年7月的CBERS-02星CCD等数据为基础信息源。其不同年代资料间的季相较为接近, 同时考虑了调查区湿地中植被生长的最佳时期, 以利于对湿地信息的提取。收集了1:10万且末、若羌幅地形图及车尔臣河流域的土地利用、降水与径流数据。

应用EARDAS软件对图像进行波段合成、几何精纠正和色彩增强等处理。在GIS软件支持下采用人机交互式解译进行了信息提取, 采用GPS定位对初步解译成果进行野外验证, 然后分别编制了3期1:25万车尔臣河下游湿地分布图(图1), 统计了各期和各类湿地的面积, 并通过叠加分析, 提取了湿地的变化信息, 总结了湿地的演化规律。

图1 不同时期车尔臣河下游绿色走廊湿地分布

2.2 湿地景观分类

从客观、真实反映车尔臣河绿色走廊内区域景观特征的角度出发, 借鉴《土地利用分类标准》, 以《湿地公约》分类系统和《全国湿地资源调查与监测技术规程》为依据, 将河流走廊范围内的景观类型分为湿地景观与非湿地景观。非湿地景观包括耕地、林地、草地、人居和荒漠等景观; 湿地景观包括河流湿地、湖泊湿地、沼泽湿地等景观。

2.3 湿地景观格局指数选取

目前反映景观格局变化的特征指数有200个左右, 但在实际研究中发现, 大部分指数所示的格局特征往往是不全面的, 即它们只对格局系列中个别因子敏感, 而对另一些因子变化反应迟钝。国内对湿地景观格局变化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 主要采用景观格局空间分布特征指数, 包括景观多样性、优势度、均匀度、斑块密度及斑块破碎化指数等10余种指标来研究湿地景观格局的变化[3]。本文在景观镶嵌体特征指标和单一景观要素指标两个层次上计算出不同景观格局指数。其中, 景观镶嵌体特征指标主要选取多样性指数、优势度指数和破碎度, 单一要素景观特征指标则主要包括斑块面积、斑块平均面积、斑块数目、斑块密度和斑块形状等指数。

3 湿地景观格局动态分析
3.1 镶嵌体特征分析

基质是景观中面积最大、连接性最好的景观要素类型, 根据车尔臣河走廊内的景观类型(表1)分布特征, 荒漠在各种景观类型中占60%以上, 并环绕所有其他现存的景观要素, 对景观动态控制程度大于其他要素, 因此, 荒漠景观为基质, 而林地、草地、耕地、湿地及人居景观均为镶嵌体, 这些镶嵌体在空间结构上互相拼接而成为一个整体, 即被聚集在基质上, 但其分布又呈现出散点状的特征。

表1 不同时期车尔臣河下游绿色走廊湿地动态

表1看出, 1975、2000和2007年湿地景观比率分别为10.77%、11.05%和6.93%, 在河流走廊内所占比例较小。从1975~2000年, 湿地面积从543.89 km2增加到558.01 km2, 增加了14.12 km2, 而斑块数目增加了约3倍, 斑块平均面积减小了约3倍。从2000~2007年, 斑块面积从558.01 km2减小到349.99 km2, 减小了208.02 km2, 斑块平均面积从3.42 km2减小到2.55 km2, 减小了0.87 km2。湿地景观在近30余a间呈减小趋势, 在研究区景观演化过程中, 湿地景观主要变化为荒漠景观, 其次草地景观, 很少一部分转化为耕地景观。

3.1.1 空间结构分析

1975、2000和2007年湿地景观的多样性指数分别为0.14、0.15和0.04, 与最大均匀条件下的多样性指数相差较大, 说明在车尔臣河下游湿地景观类型中, 各类型湿地景观类型所占的比例差异较大, 多样性比较低。1975和2000年的多样性指数较为接近, 但至2007年减小幅度较大, 总体呈减小趋势。3个时期景观多样性指数的减小说明各类景观类型的多样性呈减小趋势。优势度表明景观组成中某种或某些景观类型支配景观的程度, 优势度愈大, 表明各景观类型所占比例差别也越大, 即以某一种或某几种景观类型占优势, 优势度愈小, 表明各类型所占比例相当。1975、2000和2007年, 湿地景观类型的优势度分别为0.34、0.33和0.44, 优势度指数较大, 说明车尔臣下游有占优势的景观类型, 其中, 在1975年与2000年, 沼泽湿地面积所占比例较大, 在整个湿地类型中处于支配地位, 与其他各湿地类型所占比例相差很大, 而在2007年, 湖泊湿地所占比例大于其他两种类型的湿地。1975~2007年, 湿地景观的优势度呈增大趋势, 说明车尔臣河下游湿地各景观类型所占比例差异增大, 不同时期湿地景观内部存在处于支配地位的不同湿地景观类型。

3.1.2 破碎化分析

1975、2000和2007年的湿地景观破碎化指数分别为0.01、0.032和0.027, 湿地景观当中各个湿地类型的破碎化指数也较低, 说明车尔臣河下游湿地景观破碎化程度较低, 景观整体比较完整。从1975~2007年, 景观破碎化指数总体呈增大趋势, 反映了车尔臣河下游湿地景观破碎化程度在增大。在同一时段内, 湖泊湿地的破碎化程度最高。在不同时段, 各种湿地类型的破碎化指数均呈增大趋势, 湖泊湿地的破碎化程度大于其他湿地类型。

3.2 斑块动态分析

斑块的变化影响着一个地区景观格局的变化。1975~2007年, 车尔臣河下游河流走廊内各类湿地的面积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各种斑块的面积、数量和斑块密度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减。从斑块面积变化来看, 除湖泊湿地面积增大外, 河流湿地与沼泽湿地面积均减小, 而斑块平均面积均呈减小趋势。从斑块数目的变化来看, 河流湿地先减小后增大, 湖泊湿地持续增大, 而沼泽湿地先增大后减小。湿地斑块数目从1975年的28块增大到2000年的189块, 而后减小至2007年的125块。斑块密度、斑块形状指数与斑块数目的变化趋势一致(表2)。

表2 不同时期车尔臣河下游绿色走廊各类湿地动态

3.2.1 河流湿地景观斑块动态分析

河流湿地在近30余年间, 面积、年平均面积、斑块密度与斑块形状变化幅度较小。主要原因为车尔臣河的水量随上游来水量变化有所波动, 但是河流淹没范围变化较小, 作为河流湿地主要类型泛洪平原湿地变化幅度不大, 因此, 河流湿地在近30余年间面积变化幅度较小, 仅减小了20.99 km2

3.2.2 湖泊湿地景观斑块动态分析

湖泊湿地从1975~2007年, 面积从31.62 km2增大到126.87 km2, 增大了近4倍, 斑块数增大了近25倍, 斑块密度及斑块形状指数2007年分别是1975年的25倍与5倍左右, 湖泊湿地发生了剧烈变化, 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为, 1999、2000、2003和2005年车尔臣河均发生了大洪水, 1999和2005年的洪水创造了历史新高, 洪水下泄至台特玛湖, 并在车尔臣河沿岸形成了大量的牛轭湖与河成湖, 同时, 在32 a间, 车尔臣河尾闾已缩短至距台特玛湖30 km处, 在沙丘间形成了深度较浅、大小不一的湖泊群, 使车尔臣河走廊内湖泊湿地面积大幅度增大, 但斑块的平均面积的剧烈减小与斑块形状指数的大幅度增大, 说明湖泊湿地的破碎化程度增强, 斑块形状趋于复杂, 景观结构的稳定性减弱。

3.2.3 沼泽湿地景观斑块动态分析

沼泽湿地面积从1975年的387.03 km2减小至2007年的118.87 km2, 其中, 2000年的面积为389.16 km2, 与1975年的面积较为接近, 斑块平均面积与斑块数目均减小。说明沼泽湿地破碎化程度增强, 景观结构稳定性减弱。沼泽湿地这种变化与河流走廊内的人类活动密切相关。1975、2000和2007年, 车尔臣河下游走廊内耕地面积分别为100.1 km2、144.04 km2和314.05 km2, 近30多年间, 耕地增长了约3倍, 耕地面积的迅速增长, 使大量沼泽湿地被开垦为耕地, 湿地的农业化问题较为严重; 同时耕地扩张导致水资源需求增长, 造成沼泽湿地区域的地表径流汇入减少与地下水埋深降低, 致使水源补充不足, 导致沼泽湿地萎缩、分割和退化。

4 湿地景观变化的生态效应分析

在近32 a间, 车尔臣河下游湿地总体呈减小趋势。其中, 湖泊湿地与河流湿地由于与上游来水量密切相关, 而车尔臣河水量较为稳定, 因此, 河流湿地变化幅度较小, 湖泊湿地呈增大趋势。但沼泽湿地退化程度较为严重, 在32 a间持续萎缩。景观格局的这种变化对当地生态环境的演化产生了重要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湿地退化加剧了走廊内的荒漠化问题。车尔臣河绿色走廊被塔克拉玛干沙漠包围, 风沙活动剧烈, 生态环境极为脆弱, 而湿地具有涵养水源、防止沙化的重要功能。湿地面积的锐减, 使该区的沙质荒漠化与盐渍化问题变得更加严重。该区湿地的一般退化模式为湿地— 草原— 荒漠, 而沼泽湿地主要演化方式为湿地— 耕地— 荒漠, 湿地退化成草原后面临沙质荒漠化的威胁, 而退化成耕地后同时还面临着次生盐渍化的威胁。尾闾台特玛湖周边荒漠化问题最为严重, 湖泊干涸后, 湖盆裸露, 表层土壤板结、盐渍化程度极高; 同时, 粘土质湖积物又为沙质荒漠化的发生提供了丰富的沙源物质。现在在湖盆上已经形成了规模较大、流动性较强的沙丘。

(2)湿地退化导致走廊内生物多样性降低。走廊内湿地植被群落的建群种为芦苇, 个体高度一般2.5~3 m, 伴生种有苔草、莎草等。植被覆盖度大于80%, 主要分布于车尔臣河古河道及其周边的河漫滩和湿地外围分布有胡杨林、红柳及梭梭等荒漠植被。湿地退化导致湿地植被群落结构发生变化, 在湿地与荒漠过渡地区, 以芦苇为优势植被种群的植被群落向芦苇、红柳、骆驼刺混生的荒漠植被群落转变, 并且这种转变方式逐步向湿地内部发展。湿地退化区域芦苇长势由原来的2.5~3 m退化成小于1 m, 植被覆盖度降至30%以下, 湿地下垫面沙化严重, 周边大量胡杨林由于水分缺乏, 导致干枯死亡。原来在湿地中生存的野猪、狼、麝鼠、天鹅与野鸭等野生动物现在已经消失。

(3)车尔臣河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流域内农业与生态需水需求。其水量主要来源于冰川融水与稳定泉水补给,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 每年夏秋季节水量较大, 在距台特玛湖30 km处形成新的尾闾湖。近30余年间, 河流湿地减小幅度很小, 而湖泊湿地增大幅度较大, 这种趋势不仅保证了沿线灌溉用水的需求, 同时使沿岸地下水得到补充, 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河道沿线沼泽湿地的水分需求, 有利于湿地植被的恢复, 对于改善走廊内的生态环境、改良局部小气候具有重要意义。

5 结论

(1)1975~2000年, 湿地面积从543.89 km2增加至558.01 km2, 斑块数从52块增加至163块, 斑块平均面积减小了3倍; 从2000~2007年, 湿地面积从558.01 km2减小到349.99 km2, 斑块数从163块减少至137块。近30余年间, 湿地总体呈减小趋势。

(2)车尔臣河下游湿地景观空间结构以大斑块为主体, 主要呈聚集型分散状分布。湿地景观构成中主要以河流、湖泊与沼泽湿地为主。1975~2000年间走廊内湿地居支配地位的主要为沼泽湿地, 而在2000~2007年间, 湖泊湿地居支配地位。

(3)近30余年间, 车尔臣河下游湿地景观的多样性减小、优势度增大、破碎化程度增大。表明各种湿地景观类型的差异增大、存在居支配地位的景观类型, 湿地景观的破碎化程度持续增大。

(4)在湿地景观斑块动态分析中, 除湖泊湿地面积呈增大趋势外, 河流湿地与沼泽湿地面积均减小, 其中, 沼泽湿地减小幅度最大, 斑块形状趋于复杂, 景观的稳定性降低。

(5)景观格局的变化对走廊内的生态环境产生了重要影响。沼泽湿地的退化在绿洲内部与边缘地区加速了当地荒漠化问题的发生, 产生了一系列生物种群数量下降、环境恶化的生态环境问题, 而河流湿地的相对稳定与湖泊湿地持续增大, 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河流沿线农业与生态需水要求, 对维持河流走廊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实践表明, 西北干旱内陆河流绿色走廊湿地处于水陆交错带, 发挥着巨大的生态服务功能, 与人类的生存发展息息相关, 且受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的影响显著。湿地景观格局是各种生态过程综合作用的结果, 对景观结构和功能有着重要影响, 其格局的变化必定会带来显著的区域生态效应。从湿地景观格局的变化的角度来研究西部内陆干旱区河流绿色走廊的生态问题, 将定性分析与定量理解结合起来, 有利于快速查明区域景观格局变化产生的生态问题, 为开展湿地保护等相关工作提供理论支持。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参考文献
[1] 李静, 孙虎, 邢东兴, . 西北干旱与半干旱区湿地特征与保护[J]. 中国沙漠, 2003, 23(6): 670-674. [本文引用:1]
[2] 毛德华, 夏军, 黄友波. 西北地区水资源与生态环境问题及其形成机制分析[J]. 自然灾害学报, 2004, 13(4): 55-61. [本文引用:1]
[3] 赵其国, 高俊峰. 中国湿地资源的生态功能及其分区[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7, 15(1): 1-4. [本文引用:2]
[4] 赵锐峰, 周华荣, 肖笃宁, . 塔里木河中下游地区湿地景观格局变化[J]. 生态学报, 2006, 26(10): 3470-3478. [本文引用:1]
[5] 汪爱华, 张树清, 张柏. 三江平原沼泽湿地景观空间格局变化[J]. 生态学报, 2003, 23(2): 237-243. [本文引用:1]
[6] 王宪礼, 肖笃宁, 布仁仓, . 辽河三角洲湿地的景观格局分析[J]. 生态学报, 1997, 17(3): 317-323. [本文引用:1]
[7] 白军红, 欧阳华, 崔保山, . 近40年来若尔盖高原高寒湿地景观格局变化[J]. 生态学报, 2008, 28(5): 2245-2252. [本文引用:1]
[8] 刘玉安, 塔西甫拉提·特依拜, 沈涛, . 基于“3S”技术的于田绿洲湿地动态变化研究[J]. 中国沙漠, 2005, 25(5): 706-710. [本文引用:1]
[9] 丁圣彦, 梁国付. 近20年来河南沿黄湿地景观格局演化[J]. 地理学报, 2004, 59(5): 653-665. [本文引用:1]
[10] 周可法, 吴世新, 李静, . 新疆湿地资源时空变异研究[J]. 干旱区地理, 2004, 27(3): 405-408. [本文引用:1]
[11] 陈亚宁, 李卫红, 陈亚鹏, . 新疆塔里木河下游断流河道输水与生态恢复[J]. 生态学报, 2007, 27(2): 538-545. [本文引用:1]
[12] 王浩, 秦大庸, 王研, . 西北内陆干旱区生态环境及其演变趋势[J]. 水利学报, 2004, (8): 8-14. [本文引用:1]
[13] 高前兆, 屈建军, 王润, . 塔里木河下游绿色走廊生态输水对沙漠化逆转的影响[J]. 中国沙漠, 2007, 27(1): 52-58. [本文引用:1]
[14] 李禄康. 湿地与湿地公约[J]. 世界林业研究, 2001, 14(1): 1-7. [本文引用:1]
[15] 白军红, 欧阳华, 杨志锋, . 湿地景观格局变化研究进展[J]. 地理科学进展, 2005, 24(4): 36-45. [本文引用:1]
[16] 肖笃宁, 李秀珍, 高峻, . 景观生态学[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3. [本文引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