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中南部我国内、外流流域分水岭的东向迁移与“那曲运动”
孙延贵, 张焜, 余景晖, 马世斌
青海省地质调查院,西宁 810012

第一作者简介: 孙延贵(1959-),男,博士,教授级高工,主要研究方向为构造地质及地质矿产遥感技术应用。

摘要

介绍了自2003年以来,利用遥感技术结合实地验证工作在青藏高原第四纪地质调查研究中取得的成果。我国现今内、外流流域分水岭在青藏高原中南部的位置形成于全新世初,即发生于晚更新世末(约0.01 Ma)的“那曲运动”是致使其形成的一次非常重要的地壳运动。那曲运动前,内、外流流域分水岭位于当惹雍错一带,该次新构造运动使分水岭向东迁移约500 km,造成原属于怒江源区的色林错、纳木错等广大区域转化为内陆盆地。基于青藏高原中南部第四纪地质,特别是晚更新世以来古河道空间展布特征的遥感调查结果,结合上更新统与全新统之间的高角度不整合面所显示出的那曲运动基本特征,对上述规律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论述。

关键词: 青藏高原; 那曲运动; 内流河; 外流河; 分水岭迁移
中图分类号:TP7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070X(2010)增刊-0064-05
Eastward Migration of the Watershed of Inflow and Outflow Rives in the Mid-southern Qinghai-Tibet Plateau and the “Nagqu Movement”
SUN Yan-gui, ZHANG Kun, YU Jing-hui, MA Shi-bin
Institute of Geological Survey of Qinghai Province, Xining 810012, China
Abstract

Making use of the remote sensing technique and field survey, the authors have studied the Quaternary geology of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since 2003, and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watershed of China’s inflow rivers and outflow rivers in the mid-southern Qinghai-Tibet Plateau was formed in early Holocene. The Nagqu Movement that occurred at the last stage of late Pleistocene was an important crust movement forming the dividing range. The remote sensing survey also discovered that the dividing range was situated in the Tangra Yumco area. The crust movement resulted in eastward migration of the watershed for 500 km, and the early riverhead area of the Nujiang River consisting of the Siling Co and Namo Co lakes became inland basins.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the remote sensing survey of the Quaternary geology which mainly include the fossil river courses, the angular unconformity between Pleistocene and Holocene and the Nagqu movement in the mid-southern Qinghai-Tibet Plateau, this paper deals systematically with these phenomena and regularities.

Keyword: Qinghai-Tibet Plateau; Nagqu movement; Inflow river; Outflow river; Migration of the watershed
0 引言

对源于青藏高原之上大江大河的发育、演化特征及其在适应新构造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系列层状地貌系统的调查研究, 已成为深入探索青藏高原隆升机制、构造过程及其在新生代晚期运动状态的重要切入点。目前, 大部分成果主要集中在有关黄河水系的研究上[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这对揭示青藏高原东北部的新构造运动规律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而且对高原发生于早中更新世之交的“ 昆-黄运动” 以及中更新世晚期的“ 共和运动” 已达成共识[1, 3, 12, 13, 14]。在其他江河流域的调查研究中, 地质学家们依据河流地貌对新构造运动的响应关系, 对青藏高原新构造运动的演化过程给予了探讨, 认识到由高原腹地东西向伸展作用产生的南北向裂谷是新生代晚期青藏高原主要的构造变形形式[15, 16, 17]。在众多研究成果中, 各类认识的取得基本上都是在对河流发育演化过程中于垂直方向上侵蚀、沉积所形成的层状地貌系统的调查研究基础上。事实上, 河流在平面上对新构造运动的响应也是非常巨大的, 而且对新构造运动形式特别是对最新地壳运动状态的反映也非常显著。自2003年以来, 作者一直利用遥感技术并结合一定的地面验证工作对青藏高原第四纪地质进行调查研究, 本文仅根据怒江上游地区, 即我国现今内、外流区分水岭在青藏高原中南部的位置及其邻区的遥感调查结果, 阐述研究区第四系以及继“ 共和运动” 之后发生于晚更新世与全新世交替时期“ 那曲运动” 的基本特征, 分析讨论在那曲运动影响下古怒江分水岭向东的迁移过程及其与青藏高原于第四纪晚期构造运动的关系。

1 青藏高原中南部第四系遥感特征

研究区位置如图1矩形框所示。

图1 研究区位置示意图

在ETM、CBERS-2以及ASTER等多平台、多时相卫星遥感图像上, 不同时代、不同成因的第四系在色调、纹理以及微地貌形态特征上均有着较易甄别的遥感标志。通过野外实地验证及其反复修正, 建立了不同第四系的遥感解译标志。调查结果(图2)表明, 夹持于冈底斯山与唐古拉山之间的怒江上游第四系沉积特征与唐古拉山以北的可可西里第四系明显不同, 这与郑锦平等的调查结果[18]基本一致。

图2 怒江上游地区第四系与新构造断裂遥感解译

仅就地表而言, 可可西里区广泛分布着晚更新世晚期至全新世早期且以后者为主的湖相[19]冰水堆积, 厚度较小, 一般在数十米以内变化, 是该区高原面上的主要沉积物。在该沉积物之上或发育全新世中晚期的河流相、湖相沉积, 或在局部地区发育沼泽、冲洪积沉积物。怒江上游区以晚更新世至全新世早期且以前者为主的河湖相沉积, 下部存在早更新世湖相地层[18, 20]。但研究区内所出露的第四系绝大部分为上更新统上部地层, 在那曲南西方向约30 km处所揭露出的该层位剖面岩性主要为一套灰色、黄褐色、土黄色粗碎屑堆积层夹少量砂层以及泥钙质、铁质透镜体, 其上被全新统不整合覆盖(图3)。

图3 那曲地区上更新统至全新统及其接触关系剖面

通过进一步的遥感调查发现, 上更新统上部层位之上所接受的新沉积有萎缩后的湖相以及河流相两种主要类型。

据色林错、纳木错等湖泊阶地的空间影像特征分析, 研究区内大型湖泊具有经晚更新世晚期地壳整体隆升后局部残留的特征, 也就是说, 它们应是晚更新世时期湖水面至少覆盖现今全部第四系分布区的古大湖高度萎缩后的产物。从能够识别出来的最高湖岸线空间展布及其年代学研究, 萎缩后约在0.04~0.02 Ma期间的湖泊面积仍是现代湖泊面积的数倍[21], 进入全新世时期, 它们基本处在逐渐萎缩的沉积阶段。但应该指出的是, 区内现代星罗棋布的众多湖泊特别是那些中小型湖泊并非都是古大湖萎缩后的产物, 其中的绝大部分形成于全新世怒江古源区发展演化成为内流区后。

在上更新统上部层位之上所接受的另一类新的沉积属河流相沉积, 全新世时期于山前形成的冲洪积扇、沿现代河流出现的冲积和以它们为物质基础形成的其他类型沉积物特征在此不作讨论。全新世早期的沉积一般以古河道的形式不整合覆于上更新统之上(图3)。古河道在遥感图像上有其较为独特的标志(图4图5), 沉积物以河床相砂砾石层为主, 漫滩相砂、含砾泥砂层次之, 具有较为典型的二元结构特征。

图4 班戈县城北古河道遥感影像特征

图5 纳木错与多仁错间古河道影像特征

研究区上述第四系沉积的一个非常显著特点是, 晚更新世晚期一次强烈的新构造运动使晚更新世广泛发育的湖相沉积结束, 其后接受有限的湖相沉积与河流相沉积。该次运动后的湖相沉积尽管有限, 但湖泊面积比现今湖泊面积仍要大的多, 所以被称为青藏高原大湖期[21]或羌唐古大湖[22, 23]。随后怒江水系进入该区, 现今在遥感图像上能够识别出来的古河道大部分应为古怒江主流的产物。

2 那曲运动及其特征

新构造运动在青藏高原的反映十分强烈, 仅第四纪以来发生于早中更新世之交的“ 昆-黄运动” 和中晚更新世交替时期的“ 共和运动” 对青藏高原的隆升高度、地表形态以及环境变化等等, 均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在对青藏高原第四纪地质遥感调查工作中发现, 晚更新世晚期到全新世初还存在一期强烈的地壳运动, 它以青藏高原中南部的那曲、嘎拉等地区全新统与上更新统之间的高角度不整合面的出现(图6图7)为代表, 我们把该期运动称为“ 那曲运动” 。“ 那曲运动” 不仅使“ 青藏高原大湖期” 彻底结束, 而且也是使高原进入强烈东西向伸展构造过程的标志性运动。

图6 那曲地区全新统与上更新统的不整合

图7 嘎拉地区全新统与上更新统的不整合

该期运动具有如下特征:

(1)“ 那曲运动” 使上更新统湖相地层发生强烈变形。在怒江上游那曲地区, 可以看到松散的上更新统地层发育轴面近于直立的背、向斜构造, 局部甚至出现倒转褶皱以及低角度逆掩断层(图6)。该套地层之上被全新统河流相地层不整合覆盖, 沿不整合面可以见到古河床侵蚀下切形成的凸凹不平的侵蚀面。这一现象不仅在怒江上游的那曲地区可以见到, 于藏南已属雅鲁藏布江流域的嘎拉地区同样存在。进一步调查发现, 上述不整合现象多发育于现今河流的分水岭一带, 河谷盆地内部的上更新统仍以近水平的稳定产状为主。这种现象说明, 差异隆升应是“ 那曲运动” 的主要运动形式, 在断隆地区(特别是在断隆的边部)易出现上更新统的强烈变形, 而在隆升幅度相对较小的断坳区, 则以整体被抬升的变形形式为主。

(2)“ 那曲运动” 应是导致怒江溯源侵蚀进入羌南高原腹地, 同时使该地区“ 大湖期” 彻底结束的一次重要运动。据青藏高原第四系沉积特征以及时空分布的遥感调查结果, 晚更新世中期存在范围更为广阔的古大湖, “ 那曲运动” 的差异性隆升使古大湖高度萎缩, 于0.04~0.02 Ma形成所谓的“ 大湖期” 。同时由于高原腹地的大幅隆升导致怒江水系快速溯源侵蚀, 切穿一系列湖泊使其湖水外泄, 部分较大的湖泊(诸如色林错、纳木错等)成为怒江的过水湖, “ 大湖期” 结束, 现今羌南的大部分地区成为古怒江源区。该时期怒江的源头至少可达当惹雍错— 比日藏布一带, 距现今分水岭约500~600 km。

(3)“ 那曲运动” 持续活动至全新世早期, 差异性活动明显加剧, 近南北向或北东向垒、堑式构造成形, 特别是位于念青唐古拉— 那曲一带垒式断隆的形成阻断了古怒江主流, 造成大面积的羌南古怒江源区转变成内陆盆地, 分水岭大规模向东迁移至现今的位置。这种分水岭迁移并使外流区转变成内流区的现象并非仅怒江上游流域, 在青藏高原东北部黄河流域的共和盆地同样存在。共和盆地中部同样形成于“ 那曲运动” 的断隆带(将另文讨论)使原整个盆地均为外流盆地的盆地西半部成为内流区, 出现盆地东、西半部分属内、外流区的独特现象。

(4)印度板块持续向北俯冲、碰撞及挤压作为青藏高原形成与隆升的主要动力学基础, 高原内多陆块间的相互作用为隆升的主要运动学形式仍被认为是青藏高原形成演化的主要模式。高原第四纪早期第四纪作用遥感调查研究的大量结果仍支持该种认识。但从晚更新世晚期开始, 以“ 那曲运动” 为标志, 青藏高原可能已进入以幔柱构造作用为动力学基础, 腹地伸展垮塌而边部挤压隆升为主要运动学形式的新的运动学过程[22, 23]

3 怒江上游分水岭的迁移过程讨论

现今怒江分水岭是我国内、外流流域分水岭在青藏高原中南部的界限之一, 位于那曲盆地中部呈近南北向展布。在地貌上处于一宽缓的第四纪隆起带上, 海拔高度在4 900~5 000 m之间。分水岭顶部及其西侧存在大量的以角度不整合覆于上更新统之上的全新世早期古河流相沉积, 其古流向主体指向东, 多在80° ~110° 之间变化, 明显为古怒江水系因“ 那曲运动” 形成的全新世隆起而废弃的古河床。结合分水岭西部色林错及其以南广大内流区内存在的古河道空间展布特征分析, 全新世初期可能延至晚更新世末怒江的古分水岭位于现今的当惹雍错一带, 比日藏布也应是古怒江上游主要水系之一, 色林错、纳木错应是古怒江的主要过水湖泊。

始发于晚更新世晚期的那曲运动在使怒江溯源侵蚀进入羌南高原腹地, 同时使该地区“ 大湖期” 彻底结束后, 古怒江形成(图8左)。全新世早期, 那曲运动的差异性活动明显加剧, 于那曲盆地中部形成近南北向断隆。该断隆的进一步发展, 不仅阻断了古怒江水系, 而且成为怒江新的分水岭, 使古分水岭向东迁移500~600 km。迁移后羌南广大区域成为内流盆地区, 沿古怒江水系主、支流河谷出现星罗棋布的湖泊, 现今地貌景观逐渐形成(图8右)。

图8 古怒江上游水系(左)与现代怒江上游水系(右)略图

4 结论

利用遥感技术结合实地验证性工作, 对研究区第四系进行调查研究的结果表明, 晚更新世时期羌南广大地区发育湖相沉积, 晚期受发生于晚更新世与全新世交替时期的“ 那曲运动” 影响, 湖泊高度萎缩, 出现所谓的“ 大湖期” , 同时怒江溯源侵蚀进入羌南, 现今的纳木错、色林错及其以南广大地区均属古怒江源区, 古分水岭处在当惹雍错一带, 比日藏布也应是古怒江上游主要水系之一。“ 那曲运动” 后期差异升降运动的加剧, 于那曲盆地中部形成近南北向断隆带, 成为怒江水系新的分水岭, 使羌南成为内陆盆地区, 现今位于青藏高原中南部的我国内、外流区分水岭基本形成, 即它是古怒江分水岭向东迁移约500 km的结果, 也是对“ 那曲运动” 最直接的响应。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参考文献
[1] 李吉均, 方小敏. 青藏高原隆升与环境变化研究[J]. 科学通报, 1998, 43(15): 1569-1574. [本文引用:2]
[2] 施雅风, 李吉均, 李炳元. 青藏高原晚新生代隆升与环境变化[M]. 广州: 广东科技出版社, 1998: 382-392. [本文引用:1]
[3] 李吉均, 方小敏, 马海洲, . 晚新生代黄河上游演化与青藏高原隆升[J]. 中国科学(D辑), 1996, 26(4): 316-322. [本文引用:2]
[4] 刘百篪, 刘小凤, 袁道阳, . 黄河中上游阶地对青藏高原东北部第四纪构造活动的反映[J]. 地震地质, 2003, 25(1): 133-144. [本文引用:1]
[5] 张智勇, 于庆文, 张克信, . 黄河上游第四纪河流地貌演化[J].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2003, 28(6): 621-626. [本文引用:1]
[6] 聂军胜, 宋春辉, 方小敏, . 贵德盆地黄河出现的古地磁年代及其意义[J].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03, 23(2): 59-64. [本文引用:1]
[7] 赵振明, 刘百篪. 青海共和至甘肃兰州黄河河谷地貌的形成与青藏高原东北缘隆升的关系[J]. 西北地质, 2003, 36(2): 1-12. [本文引用:1]
[8] 鹿化煜, 安芷生, 王晓勇, . 最近14 Ma青藏高原东北缘阶段性隆升的地貌证据[J]. 中国科学(D辑), 2004, 34(9): 855-864. [本文引用:1]
[9] 赵振明, 刘百篪. 对龙羊峡形成的初步认识[J]. 西北地质, 2005, 38(2): 24-32. [本文引用:1]
[10] 孙延贵, 方洪宾, 张琨, . 共和盆地层状地貌系统与青藏高原隆升及黄河发育[J]. 中国地质, 2007, 34(6): 1141-1147. [本文引用:1]
[11] 张会平, 张培震, 吴庆龙, . 循化—贵德地区黄河水系河流纵剖面形态特征及其构造意义[J]. 第四纪研究, 2008, 28(2): 299-309. [本文引用:1]
[12] 崔之久, 伍永秋, 刘耕年. 关于“昆仑-黄河运动”[J]. 中国科学(D辑), 1998, 28(1): 53-59. [本文引用:1]
[13] 宋春晖, 方小敏, 李吉均. 青藏高原北缘酒西盆地13Ma以来沉积演化与构造隆升[J]. 中国科学(D辑), 2001, 31(增刊): 155-162. [本文引用:1]
[14] 王国灿, 杨魏然, 马华东, . 东、西昆仑山晚新生代以来构造隆升对比[J]. 地学前缘, 2005, 12(3): 157-166. [本文引用:1]
[15] 吴珍汉, 江万, 吴中海, . 青藏高原腹地典型盆-山构造形成时代[J]. 地球学报, 2002, 23(4): 289-294. [本文引用:1]
[16] 李亚林, 王成善, 王谋, . 藏北长江源地区河流地貌特征及其对新构造运动的响应[J]. 中国地质, 2006, 33(2): 374-382. [本文引用:1]
[17] 吴中海, 张永双, 胡道功, . 藏南错那—沃卡裂谷的第四纪正断层作用及其特征[J]. 地震地质, 2008, 30(1): 144-160. [本文引用:1]
[18] 郑绵平, 刘喜方, 袁鹤然, . 青藏高原第四纪重点湖泊地层序列和湖相沉积若干特点[J]. 地质学报, 2008, 29(3): 293-305. [本文引用:2]
[19] 刘琦胜, 赵希涛, 叶培盛, . 长江上源布曲盆地晚更新世湖相沉积的发现及其古植被与古气候[J]. 地质学报, 2004, 25(4): 528-533. [本文引用:1]
[20] 朱大岗, 孟宪刚, 邵兆刚, . 西藏阿里扎达盆地上新世—早更新世河湖相地层层序地层分析[J]. 地学前缘, 2006, 13(5): 308-315. [本文引用:1]
[21] 李炳员. 青藏高原大湖期[J]. 地理学报, 2000, 55(2): 174-182. [本文引用:2]
[22] 孙延贵, 方洪宾, 王冬青, . 青藏高原上地壳物质运动状态遥感分析[C]∥庄逢甘, 陈述彭. 遥感科技论坛. 北京: 中国宇航出版社, 2005: 59-64. [本文引用:2]
[23] 方洪宾, 赵福岳, 路云阁, . 青藏高原生态地质环境调查研究[J]. 国土资源遥感, 2007(4): 61-65. [本文引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