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STER数据的蚀变矿物信息提取——以哈密黄山铜镍矿区为例
张志军1,2, 甘甫平2, 李贤庆1, 徐延峰3, 梁树能2
1.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测绘工程学院,北京 100083
2.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对地观测技术工程实验室,北京 100083
3.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 100083

第一作者简介: 张志军(1986-),男,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遥感地质。E-mail: zhangzhijun-0001@163.com

摘要

在分析哈密黄山铜镍矿区典型地物波谱特征的基础上,设计了基于ASTER数据的蚀变信息提取流程,详细论述了对4组含不同离子或基团的常见蚀变矿物应用主成分分析(PCA)进行蚀变信息提取、采用光谱角制图法(spectral angle mapper,SAM)进行干扰异常筛选的“SAM去干扰异常主分量门限技术”。4组(9种)蚀变矿物包括: 含Fe离子的矿物(针铁矿、赤铁矿)、含CO32-基团的矿物(方解石、白云石)、含Al-OH基团的矿物(白云母、蒙脱石、高岭石)以及含Mg-OH基团的矿物(绿泥石、绿帘石)。蚀变矿物信息提取结果表明,“SAM去干扰异常主分量门限技术”方法可行,对ASTER数据的应用效果与实际情况比较吻合,充分证明ASTER在短波红外范围内具有很强的矿物刻画能力。

关键词: ASTER; 黄山铜镍矿; 主成分分析; 光谱角制图
中图分类号:TP75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070X(2012)02-0085-07 doi: 10.6046/gtzyyg.2012.02.16
The Extraction of Altered Mineral Information Based on ASTER Data: A Case Study of the Huangshan Copper-Nickel Ore District in Hami
ZHANG Zhi-jun1,2, GAN Fu-ping2, LI Xian-qing1, XU Yan-feng3, LIANG Shu-neng2
1.College of Geoscience and Surveying Engineering,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 Technology, Beijing 100083, China
2.Laboratory of Earth Observation Technology, China Aero Geophysical Survey and Remote Sensing Center for Land and Resources, Beijing 100083, China
3.School of Earth Sciences and Resources,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 Beijing 100083, China
Abstract

Choosing the Huangshan copper-nickel ore district as the study area and ASTER data as the data source,the authors analyzed the spect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ypical features in ASTER bands,designed the process of extraction of alteration information, and discussed in detail “de-interfered anomalous principal component thresholding technique based on spectral angle mapping (SAM)”,which was applied to the four groups of common altered minerals containing different ions or groups,and the technique included the extraction of the alteration information by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PCA)and de-interfered anomaly by SAM. The four groups of common altered minerals are as follows:minerals containing Fe ion(goethite and hematite),minerals containing CO32- group(calcite and dolomite),minerals containing Al-OH group(muscovite,montmorillonite and kaolinite) and minerals containing Mg-OH group(chlorite and epidote).The results of extraction show that the way of “de-interfered anomalous principal component thresholding technique based on SAM” is feasible and the result is consistent with the reality. It is proved evidently that ASTER data have great capability of depicting minerals in the short wave infrared range.

Keyword: ASTER; Huangshan copper-nickel ore;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 spectral angle mapping(SAM)
0 引言

不同的岩石矿物受岩矿物质组分、晶体结构、表面形态和外部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在可见光、近红外及短波红外波段表现出不同的光谱特征, 这是进行岩矿、蚀变信息遥感识别的基础。随着遥感技术的发展, 在不断细分波谱、增强微弱信息的基础上, 遥感蚀变信息提取的方法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国内外许多学者基于蚀变带中所含的离子基团开展了多种遥感蚀变信息提取方法研究(如比值分析、主成分分析、光谱角制图、Crosta等方法), 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果。根据提取的围岩蚀变信息发现的金属、非金属矿床很多, 这些实例均证明了蚀变矿物提取是找矿预测、圈定靶区的一种重要方法。

在矿物蚀变信息提取方面, 国外的研究较早, 1977年Abrams等[1]认为褐铁矿的蚀变围岩具有在0.5~1.1 μ m谱段由Fe3+产生的强吸收光谱特征, 据此在内华达州金场根据陆地卫星图像的波段比值对褐铁矿化蚀变进行了填图; 1989年Crosta等[2]成功地使用TM数据圈定了巴西Minais Germais半干旱地区的铁染和羟基异常; 2001年Tangestani和Moore[3]利用不同的主成分分析对伊朗Meiduk地区的斑岩铜矿进行了蚀变信息提取; 2003年Crowley等[4]利用AVIRIS和ASTER数据对成层火山的热液蚀变进行了研究。

国内在矿物蚀变信息提取方面的研究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 1991年赵元洪等[5]提出了波段比值的主成分复合法; 1997年马建文[6]提出了“ TM掩模+主成分变换+分类识别” 提取矿化信息的方法; 2003年杨建民等[7]综合应用比值法、主成分法和光谱角法在东天山进行了遥感示矿信息提取研究; 2004年王永江[8]利用主成分法在西天山吐拉苏盆地成功提取了金矿化蚀变信息, 甘甫平等[9]系统进行了遥感示矿信息提取基础及技术方法研究, 提出了建立岩矿识别的技术集成、谱系集成和多源数据分层识别集成的思路和框架; 2009年吕凤军等[10]利用改进的“ 去干扰主分量门限技术” 在承德和太行山区进行了蚀变信息提取, 认为利用ASTER进行铁染、碳酸根和羟基提取是可靠的; 2011年程知言等[11]在云南东川播卡金矿利用ETM数据进行了构造解译和矿化蚀变信息提取, 并结合物化探信息进行了综合分析, 取得了比较好的成果。

前人的研究表明, 利用主成分法从遥感图像中提取矿化蚀变信息是有效、可靠的, 但存在“ 干扰异常” 的问题。过去的异常筛选都是通过与地质资料对比, 或直接进行实地验证, 工作量大。龙晓君等[12]提出采用光谱角方法进行干扰异常筛选, 并利用ETM数据在西藏羌多地区进行了遥感蚀变与构造信息提取研究。本文则利用短波红外波段分辨率较高的ASTER数据, 通过对哈密黄山铜镍矿区典型地物光谱特征分析, 选择合适的波段做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PCA), 进行了4组(9种)蚀变矿物信息提取; 利用光谱角制图(spectral angle mapper, SAM)进行干扰异常筛选, 实现了通过图像处理剔除部分干扰异常, 缩小了野外验证的范围, 提高了遥感蚀变矿物信息提取的精度。

1 研究区概况

黄山铜镍矿位于新疆哈密市东南105 km, 区内以低山丘陵为主, 南侧有312国道, 交通十分方便。该区属于荒漠戈壁景观区, 地貌单元相对单一, 基岩出露广泛; 常年干旱少雨, 夏季气候异常炎热, 冬季寒冷, 昼夜温差较大, 植被稀疏。

黄山铜镍矿是由于晚石炭世末的构造运动产生断裂、导致岩浆沿断裂上升、经中间岩浆房分异后侵位至浅部形成的铁镁— 超铁镁杂岩带。矿区中南部出露的地层为下石炭统干墩组, 由夹火山岩的浅变质沉积凝灰岩、含碳硅质板岩、变余砂岩、灰岩、片岩、浅粒岩及细碧岩、角斑岩、石英角斑岩、凝灰岩、硅质岩等组成。矿田位于觉罗塔格复背斜东段, 褶皱、断裂构造发育, 主要构造线的展布方向为NEE向, 其次为近EW向及NW向。该矿田包括黄山岩体、黄山东岩体、香山岩体和黄山南岩体[13]

岩体蚀变较强但不均匀, 蚀变分带不明显, 主要发育于相带、岩体的边缘。在热液成矿期, 岩浆演化的热液充填与岩相接触带, 造成强烈的围岩蚀变[14]。热液温度较高时, 云英岩化形成了石英和云母; 中、低温热液时, 造成绢云母化、绿泥石化、青磐岩化等, 生成了绿泥石、绢云母和碳酸盐(方解石、白云石)。绢云母化常伴有黄铁矿的生成。表生氧化阶段, 黄铁钾矾、褐铁矿化发育。蒙脱石、高岭石多是基性火山岩经后期风化形成的, 蒙脱石在遭受地表水的长期淋滤后会向高岭石转化。

研究区现有黄山、黄山东、黄山南及香山4个矿区, 以铜、镍矿为主, 与铜、镍伴生的还有少量金、银、钴等金属矿产。

2 ASTER数据及预处理
2.1 ASTER数据基本特征

ASTER是TERRA卫星携载的一种高级光学传感器, 包括了从可见光到热红外共14个光谱通道, 其中, 15 m分辨率的VNIR(可见光与近红外)与30 m分辨率的SWIR(短波红外)波段范围内记录的是地物光谱反射率, 90 m分辨率的TIR(热红外)波段范围内记录的是地物热辐射值; 每景图像的范围为60 km× 60 km。本文只使用了可见光、近红外及短波红外波段的数据(表1)。本文使用的ASTER图像的成像时间是2005年10月7日。

表1 ASTER VNIR和SWIR波段数据特征 Tab.1 Characteristic of ASTER data in VNIR and SWIR bands
2.2 数据预处理

2.2.1 辐射定标

本文使用的数据是ASTER L1B数据, 经过几何纠正及辐射校正。几何纠正的相对误差小于15 m(即在一个像元内), 达到了一般的误差要求; 大气校正的过程需要辐射亮度值, 因此需要对ASTER L1B数据进行辐射定标, 将DN值转换成辐射值。本文中蚀变异常提取涉及的波段范围是可见光、近红外及短波红外波段, 波长范围最大到2.5 μ m, 所以只用到ASTER数据的前9个波段。鉴于VNIR数据的分辨率是15 m, 需要对VNIR的3个波段的数据进行重采样, 以便与短波红外波段数据统一为30 m的分辨率。利用ENVI的layer stacking工具把上述9个波段数据整合在一起, 编辑头文件, 重新定义波长、中心波长、半极值宽、传感器的增益和偏差。利用preprocessing软件中的定标工具完成辐射定标。

2.2.2 FLAASH大气校正

大气校正的目的有两个: ①去除传感器接收地物反射光携带的大气干扰因素的影响; ②将辐射率转换为反射率, 以便于与参考光谱进行比较。

FLAASH(fast line-of-fight atmospheric analysis of spectral hypercubes)是目前精度较高的大气辐射校正模型。它是基于像素级的校正, 可校正漫反射引起的连带效应, 调整人为抑止导致的波谱平滑, 有效地消除大气、光照等因素对地物反射的影响, 获得地物较为准确的反射率、辐射率、地表温度等真实的物理模型参数。

通过FLAASH大气校正前、后波谱及实测波谱(图1)的对比可以看出, 校正后可见光范围的反射率降低, 短波红外范围的反射率升高, 曲线更接近地物的实际波谱; 特别是短波红外波段, 突出了ASTER的B6, B8波段的吸收特征, 有利于进行蚀变信息提取。

图1 FLAASH大气校正前、后波谱及实测光谱Fig.1 The spectrum before and after FLAASH atmospheric correction and field measurement

3 蚀变信息提取

为了充分利用ASTER数据在短波红外波段的信息, 本文采用“ SAM去干扰异常主分量门限技术” , 针对含不同离子或基团的矿物选择更合理的波段进行信息提取。按照此方法设计出蚀变信息提取流程(图2)。

图2 蚀变信息提取流程图Fig.2 Flow chart of alteration information extraction

3.1 典型地物波谱特征

岩矿的光谱特征取决于其所含离子与基团的晶体场效应与基团振动的结果。对红外光谱产生吸收的基团/分子主要有H2O, C O32-, NH4+, Al-OH, Mg-OH和Fe-OH, 所涉及的矿物主要有层状硅酸盐矿物(绿泥石、蛇纹石、绿帘石、闪石等)、碳酸盐矿物(方解石、白云石等)和硫酸盐矿物(明矾石、黄铁钾矾、石膏等)。上述矿物常出现于热液蚀变带中, 对找矿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文从USGS波谱库中选择上述矿物的光谱数据, 得到重采样到与ASTER波段一致的波谱曲线, 以观察ASTER数据的波谱特征, 便于对PCA分量的选择, 提高矿物识别精度。

3.1.1 Fe离子的波谱特征

由于电荷转移效应, Fe离子常常吸收较短波长的能量, 导致其反射率曲线在蓝光波段方向急剧下降, 形成陡峭的斜坡, 因此含铁矿物一般都表现为红色或接近红色。含铁矿物在ASTER的B1波段的反射率远低于其他波段, 在B2波段的反射率相对B1波段高。针铁矿、赤铁矿在B1— 4波段的反射率随波长的增加而变高, 而在B3波段的反射率远低于在B4波段的反射率, 主要是Fe3+的波谱特征。上述含铁矿物在B4波段都有较强的反射, 但在其他波段没有明显的吸收或反射特征(图3)。

图3 Fe离子的波谱特征Fig.3 The spectral characteristic of Fe ion

3.1.2 Al-OH基团的波谱特征

大多数矿物都含有Al离子, 特别是硅酸盐矿物(代表矿物有白云母、高岭石、蒙脱石等), 其特征吸收谷在2 170~2 210 nm附近。上述3种硅酸盐矿物在ASTER的B1— 4波段的反射率随波段号的递增而变高, 在B5— 7波段则相反呈递减趋势, 在B6波段形成吸收谷(这与2 170~2 210 nm的特征吸收谷是相符的); 只有白云母在B8波段还有一个微弱吸收谷(图4)。

图4 Al-OH基团的波谱特征Fig.4 The spectral characteristic of Al-OH group

3.1.3 Mg-OH基团的波谱特征

含有Mg离子的矿物也很常见(代表矿物有绿泥石、绿帘石), 其特征吸收谷在2 315~2 335 nm附近。上述两种含Mg离子矿物在ASTER的B1— 4波段的反射率随波段号的递增而变高, 在B5波段呈反射峰特征, 而在B8波段形成吸收谷(图5), 这是因Mg-OH基团的振动产生的。

图5 Mg-OH基团的波谱特征Fig.5 The spectral characteristic of Mg-OH group

3.1.4 CO32-基团的波谱特征

碳酸盐矿物的诊断特征是在2 335~2 386 nm附近形成吸收谷, 主要是因基团振动(即C O32-, H2O倍频或合频)产生的(代表矿物有方解石、白云石)。上述2种碳酸盐矿物在ASTER的B1— 3波段的反射率随波段号的递增而变高, 在B5波段有微弱吸收(反射率略低于B3波段), 在B8波段有强吸收谷(图6)。

图6 CO32-基团的波谱特征Fig.6 The spectral characteristic of CO32- group

3.2 蚀变矿物信息提取

PCA法是根据蚀变矿物的波谱特征选择主成分变换波段, 分析变换后的本征向量载荷因子的大小和符号, 确定每个波段对矿化蚀变矿物的光谱响应的贡献, 判别适合提取蚀变矿物异常的主分量图像, 根据蚀变矿物在主分量图像中的分布特征提取遥感异常信息。

通过分析对比上述离子、基团的波谱特征, 选择ASTER数据的合适波段进行PCA, 这是信息提取成功的关键。选择合适的PC分量进行中值滤波、密度分割, 从而得到信息提取的结果。下面以含Al-OH基团的蚀变矿物信息提取为例予以说明。

在含Al-OH基团的蚀变信息提取中, 为了突出该基团在B6 波段吸收、在B7波段反射的特征, 选择B3, 4, 6, 7波段做PCA来提取蚀变信息, 其实质是通过PCA扩展B6, 7波段的光谱反差, 以提取该组蚀变信息, 其本征向量必须满足具有相反的贡献值并有相对高的负载荷。从表2可以看出, PC4符合上述条件。

表2 Al-OH基团信息提取的主成分本征向量矩阵 Tab.2 Eigenvalue matrix of the PCA for extraction of Al-OH group information

对提取的含Al-OH基团的异常信息进行3× 3中值滤波增强, 分别以3.0, 2.5, 2.0倍标准离差提取1— 3级异常, 最后得到含Al-OH基团的白云母、高岭石、蒙脱石等矿物的蚀变信息(图7)。

图7 Al-OH基团蚀变信息提取图Fig.7 Map of alteration extraction of Al-OH group

图7可以看出, 含Al-OH基矿物分布不均, 除香山矿外, 在其他矿区均有集中分布, 在图东北角呈面状分布。由于PCA是对ASTER图像原始波段的线性组合分析, 各主分量中所包含的方差很小的面状异常信息, 大部分是由噪声引起的; 加上波谱分辨率和密度分割阈值的影响, PCA结果中常包含干扰异常。据地质资料, 在图7的东北角地区大量分布的是滑石和绿泥石, 只有零星的绢云母和风化成因的蒙脱石等Al-OH类矿物。

采用同样的方法, 通过对ASTER数据中典型地物的波谱特征分析, 选择出代表另外3组矿物光谱特征的波段, 并保证区分另外3组矿物: 用ASTER的B1, 2, 3, 4波段做PCA来提取Fe离子信息; 用B1, 3, 4, 5波段做PCA来提取C O32-基团信息; 用B1, 3, 4, 8波段做PCA来提取Mg-OH基团信息。

3.3 SAM异常筛选

用PCA方法提取的遥感蚀变信息常含有干扰异常, 因此有必要进行异常信息筛选。本文采用SAM进行干扰异常筛选。

SAM是以多波段遥感数据构成的多维矢量数据与从波谱库中得到的已知参考端元矢量的多维空间向量角作为基本依据, 从高光谱遥感数据提取信息的一种有效方法。

SAM分类用到的端元波谱通常可以来自ASCII文件、波谱库或从遥感图像中的感兴趣区提取。本文输入的端元波谱是USGS光谱库中的标准曲线重采样到ASTER的 9个波段的波谱(包括上述9种蚀变矿物的波谱)。

依据上述端元波谱, 分别进行含Fe离子矿物(针铁矿、赤铁矿)、含C O32-基团矿物(方解石、白云石)、含Al-OH基团矿物(白云母、蒙脱石、高岭石)和含Mg-OH基团矿物(绿泥石、绿帘石)等4组(9种)蚀变矿物的SAM异常填图。利用波段运算, 将同类矿物的PCA分类数据与SAM分类数据相乘, 进行干扰异常筛选。图8为上述4组蚀变矿物信息异常筛选前、后结果的对比。

图8 异常筛选前后结果对比Fig.8 Comparison between result of PCA and result after de-interfered anomaly

研究区含Fe离子矿物信息的PCA提取结果(图8(a))中明显具有条带状的噪声影响, 通过SAM筛选后可以看到, 含Fe离子矿物信息零星分布, 在香山矿附近稍有集中(图8(b)), 与实际情况吻合。碳酸盐矿物主要是方解石, 据地质资料得知, 方解石在香山、黄山、黄山东矿区附近有集中分布的含矿异常(图8(c)), 经SAM筛选后的结果(图8(d))与实际吻合。Al-OH类矿物的PCA结果(图8(e))中东北角分布的面状干扰异常, 通过SAM筛选后得到有效的剔除(图8(f))。研究区北部广泛分布有区域变质成因的绿片岩, 含有大量的绿泥石、滑石类Mg-OH矿物, 在黄山、黄山东矿区分布有带状、面状的热液蚀变形成的绿泥石, 黄山南矿区附近并无绿泥石蚀变发育。Mg-OH类矿物PCA的结果(图8(g))中北部有大面积的“ 非矿” 异常和矿区周边的热液成因的绿泥石, 与实际吻合; SAM筛选前、后图像变化不大, 但SAM筛选后的结果(图8(h))筛选掉了黄山南矿区附近的干扰异常。

4 结论

1)通过分析研究区不同矿化蚀变类型的发育特征和各类典型蚀变矿物的波谱特征, 综合比较已有各种遥感蚀变信息提取方法, 结合研究区实际情况采用主成分分析(PCA)和光谱角制图(SAM)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遥感蚀变信息提取。其中, 采用ASTER的B1, 2, 3, 4波段进行含Fe离子矿物(针铁矿、赤铁矿)信息提取, 采用B1, 3, 4, 5进行含C O32-基团矿物(方解石、白云石)信息提取, 采用B3, 4, 6, 7波段进行Al-OH基团矿物(白云母、蒙脱石、高岭石)信息提取, 采用B1, 3, 4, 8波段进行Mg-OH基团矿物(绿泥石、绿帘石)信息提取。

2)由于采用主成分分析初步提取的遥感蚀变信息中常含有干扰异常, 需要进行异常筛选。本文运用SAM 方法进行异常筛选, 其中输入的端元为USGS波谱库标准曲线重采样到与ASTER波段一致的光谱数据。经与地质资料对比分析, 证明该方法有效地剔除了干扰异常。

3)依据研究区地质资料与前人成果, 用本文方法提取遥感蚀变矿物信息的结果与实际情况吻合, 验证了“ SAM去干扰异常主分量门限技术” 的有效、可行。本文的研究结果突显了ASTER作为多光谱数据对具有特征谱带岩矿的很强的刻画能力, 也证明了利用遥感蚀变矿物信息提取技术服务于地质找矿工作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4)因条件所限, 本文未能获得研究区4组蚀变矿物的实际波谱, 提取的遥感蚀变矿物信息与实际情况尚有些偏差。研究区分布着大量的区域变质成因的矿物异常, 对于这些“ 非矿” 异常的处理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以利于更准确地圈定预测靶区, 为找矿工作服务。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参考文献
[1] Abrams M J, Ashley R P, Brown L C, et al. Mapping of Hydrothermal Alteration in the Cuprite Mining District, Nevada, Using Aircraft Scanner Images for the Spectral Region 0. 46 to 2. 36 μm[J]. Geology, 1977, 5(12): 713-718. [本文引用:1]
[2] Crosta A P, Moore J M. Enhancement of Land sat Thematic Mapper Imagery for Residual Soil Mapping in SW Minais Gerais State, Brazil: a Prospecting Case History in Greenstone Belt Terrain[C]//Proceedings of the 7th EBIM Thematic Conference: Remote Sensing for Exploration Geology, 1989: 1173-1187. [本文引用:1]
[3] Tangestani M H, Moore F. Comparison of Three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Techniques to Porphyry Copper Aleration Mapping: a Case Study, Meiduk Area, Kerman, Iran[J]. Canadian Journal of Remote Sensing, 2001, 27: 176-181. [本文引用:1]
[4] Crowley J K, Hubbard B E, Mars J C. Hydrothermal Alteration on the Cascade Stratovolcanoes: a Remote Sensing Survey[J]. Ge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 Abstracts with Programs, 2003, 35(6): 552-552. [本文引用:1]
[5] 赵元洪, 张福祥, 陈南峰. 波段比值的主成份复合在热液蚀变信息提取中的应用[J]. 国土资源遥感, 1991(3): 12-17. [本文引用:1]
[6] 马建文. 利用ETM数据快速提取含矿蚀变带方法研究[J]. 遥感学报, 1997, 1(3): 208-213. [本文引用:1]
[7] 杨建民, 张玉君, 陈薇, . ETM+(TM)蚀变遥感异常技术方法在东天山戈壁地区的应用[J]. 矿床地质, 2003, 22(3): 278-286. [本文引用:1]
[8] 王永江. 西天山吐拉苏盆地与火山岩有关的金矿遥感找矿研究[M]. 北京: 地质出版社, 2004. [本文引用:1]
[9] 甘甫平, 王润生. 遥感岩矿信息提取基础与技术方法研究[M]. 北京: 地质出版社, 2004. [本文引用:1]
[10] 吕凤军, 郝跃生, 石静, . ASTER遥感数据蚀变遥感异常提取研究[J]. 地球学报, 2009, 30(2): 271-276. [本文引用:1]
[11] 程知言, 赵培松. 云南播卡金矿遥感蚀变信息提取及成矿预测[J]. 国土资源遥感, 2011(2): 135-140. [本文引用:1]
[12] 龙晓君, 何政伟, 刘严松, . 西藏羌多地区遥感蚀变与构造信息提取及成矿预测[J]. 国土资源遥感, 2010(2): 63-68. [本文引用:1]
[13] 陈毓川, 刘德权, 唐延龄, . 中国天山矿产及成矿体系[M]. 北京: 地质出版社, 2008. [本文引用:1]
[14] 韩春明, 肖文交, 崔彬, . 新疆北部晚古生代铜矿床主要类型和地质特征[J]. 地质学报, 2006, 80(1): 74-89. [本文引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