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地块现场测量方法与应用
董士伟1, 孙丹峰2, 张微微1, 李红1, 周连第1
1.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农业综合发展研究所, 北京 100097
2.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北京 100193
通讯作者:李红(1973-),女,博士,研究员,主要从事农业资源利用与管理研究。E-mail:lihsdf@sina.com

第一作者简介: 董士伟(1984-),男,硕士,主要从事遥感与GIS在农业资源中的应用研究。E-mail:dshiwei2006@163.com

摘要

在农户尺度下,精确的地块空间信息是进行土地集约利用、调查和流转的基础与关键。为了解决目前农村土地问题研究中普遍存在的地块边界测量问题,首先详细阐述了农户尺度下各种土地承包经营地块现场测量方法,指出了常规测绘仪器测量、GPS-RTK测量、移动GIS测量和遥感勾绘测量等方法的优缺点; 然后通过北京市平谷区镇罗营镇大庙峪村的示范研究,具体分析了地块测量方法的应用模式; 最后讨论了地块测量中需要注意的目的和用途、精度与成本、数据库建设与更新以及应用推广等方面的问题。该研究成果不仅为农村土地问题的相关研究提供技术方法,也为农村土地资源管理决策的信息化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3S; 土地制度; 农户尺度; 地块信息; 测量方法
中图分类号:F301P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070X(2013)04-0155-05 doi: 10.6046/gtzyyg.2013.04.25
Field survey method and application of rural land management parcel
DONG Shiwei1, SUN Danfeng2, ZHANG Weiwei1, LI Hong1, ZHOU Liandi1
1.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Integrated Development, Beijing Academy of Agriculture and Forest Science, Beijing 100097, China
2. College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193, China
Abstract

Accurate parcel space information at the farm household scale constitutes the basis and key of land intensive use, land survey and land transfer. In order to solve the land boundary survey problem commonly existent in recent researches,this paper elaborated field survey methods of rural land management parcel at the farm household scale and pointed out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various methods such as conventional surveying and mapping instruments survey, GPS-RTK survey, mobile GIS survey and remote sensing drawing survey. The application mode of parcel survey method was specifically analyzed by experiments and demonstration research conducted in Damiaoyu Village. Several aspects that deserve attention such as purpose and use, accuracy and cost, database construction and update, application and popularization in parcel survey were also discussed. The research results can afford a technical approach to related researches on rural land issues and als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information development of rural land resource management decision-making.

Keyword: 3S; land system; farm household scale; parcel information; survey method
0 引言

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中国农村土地的基本经营制度。一系列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先后出台, 依法确认了农民对承包土地的占有、使用和收益权利, 使广大农民获得了长期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1], 充分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在很长一段时期内给中国的农村、农业发展带来了巨大活力[2]。近年来, 随着城乡一体化的发展, 土地规模化、集约化和产业化经营的要求日益迫切, 土地流转日益活跃[3]。农村土地流转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农业效率的同时, 也带来了一系列尖锐的社会和资源环境问题[4]。要解决这些问题, 不仅需要研究土地权属转移、土地利用类型变更等属性数据的变化, 还要研究包括地理位置、地块分割与合并、面积等空间数据的变化[5]; 另一方面受特殊历史条件的限制, 多数地区土地承包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地块不实、四至不清、面积不准等问题, 导致了不少争议和纠纷。因此, 精确获取农户尺度下的地块空间信息非常关键。

国内外研究者对农村土地经营地块的测量方法是不同的。经济发达国家以土地私有制为主[6, 7], 3S(GPS, GIS和RS)等现代信息技术应用比较成熟, 大部分土地实行规模化和集约化经营, 地块边界形状相对比较规则, 使得地块边界的测量相对简单; 国内的相关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 现行的土地制度使得大部分地块更加零碎, 加大了测量的难度, 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土地调查[8, 9]和土地流转方面[10, 11]。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在3S技术的支持下, 构建了以航空、航天正射影像图等土地利用基础图件与数据更新的技术方法体系[12]。张微微等提出了一套农村土地经营权属与流转空间调查的技术方法体系[4], 为解决土地流转出现的问题和实现土地制度设计提供了动态的空间信息。但该方法在高分辨率遥感数据覆盖不足的情况下, 如何保证土地权属边界调查的精度和效率、以及如何克服人为操作干预性强等方面还存在不足。

本文针对国内目前研究中普遍存在的地块边界测量问题开展了系统研究, 首先详细阐述了目前农户尺度下各种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地块现场测量的几种方法, 指出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 然后通过北京市平谷区大庙峪村的示范研究具体分析了地块测量方法的应用模式; 最后讨论了在地块测量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1 地块测量方法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地块现场测量方法主要有常规测绘仪器测量、GPS-RTK测量、移动GIS测量和遥感勾绘测量等。

1.1 常规测绘仪器测量

目前, 应用于地块测量中的测绘仪器主要有皮尺、经纬仪及全站仪等。中国绝大多数农村基本采用以小队或小组为单位、利用皮尺测量每个农户的土地承包经营确权范围(俗称农村分地)。这是一种农户自组织行为, 主要利用简单的测量工具和经验知识来估算地块面积。该方法的缺点在于测量精度低, 人为干预性强。但由于大部分农村地块比较零碎、边界错综复杂, 地形起伏变化较大, 这种测量方法符合中国基层农村的现状, 在一定时期内还将占据主导地位。以三角板、半圆仪和皮尺为主的图版作业, 由于操作复杂, 费时费力, 基本不适合农村地块测量。经纬仪在农村地块测量中应用较少, 而全站仪测量精度高、操作简单、数据处理精确, 在农村地块测量中得到了较好的应用, 其缺点是测量时限制因素较多(比如, 要求测站点与被测的地物点之间通视, 测量距离短), 因此, 一般适用于1 km以内的测量作业。

1.2 GPS-RTK测量

全球定位系统GPS可以实现全天候、连续性和实时性的导航定位; RTK是以载波相位观测量为依据的实时差分GPS测量, 能够提供测量点在指定坐标系中精密的三维坐标。传统GPS测量使用多台GPS接收机长时间接受GPS信号, 之后进行相应的内业处理来获取测量点坐标, 这种作业方式需要多台仪器多人同时观测, 费时费力, 成本较高; RTK测量只需把一台GPS接收机架设在已知坐标的控制点上, 并不断发射无线电信号, 另一台GPS接收机就可以即时接受基站的信号, 并和其构成一条基线, 从而进行实时观测, 这种作业方式测量速度快, 精度能达到厘米级, 成本较低。然而, 当GPS-RTK测量信号受到电线、水体、山体或树木等物体的干扰时, 数据精度会大大降低。

1.3 移动GIS 测量

移动GIS是一种应用服务系统, 可集成定位技术, 用于实时确定目标的当前位置和相关信息, 可以嵌入到不同的移动终端上, 如手机、掌上电脑、车载终端等, 适合于不同形式的各种用户使用[13, 14, 15]

图1是北京市农林科学院针对北京郊区土地经营现状和承包管理特点, 利用嵌入式GIS技术研发的郊区地块信息采集机(PDA)。它是3S技术的集成产品, 是一个典型的移动GIS[16]。PDA利用GPS的定位、导航和GIS的一般数字地图操作功能, 通过地理位置的变化实现野外地块和遥感影像的实时联动, 对地块信息进行实时采集与更新。移动GIS可以提高农村地块测量的质量和效率, 简化操作流程, 使复杂的现场测量工作变得更高效、更主动。但它同GPS-RTK测量方法一样, 容易受到GPS信号质量的控制。

图1 郊区地块信息采集机(PDA)系统和界面Fig.1 System and interface of PDA

1.4 遥感勾绘测量

遥感勾绘测量是指利用遥感或GIS软件(如ArcMap), 在数字正射影像图、土地利用现状图、农村地籍图、地块边缘提取图和调查合同地块矢量图等图层的辅助下, 由指界人根据农村土地承包合同和遥感影像纹理、位置、大小、色调、及形状等特征指认判读合同地块界址点, 专业技术人员根据判读结果在遥感图像上勾绘地块边界, 形成具有经营权属合同类型、经营现状等属性拓扑关系明确的空间地块斑块。该方法操作简单快速, 但判读结果容易受到遥感图像空间分辨率、指界人的先验知识和对研究区的熟悉程度、地块边界的复杂程度等因素的影响。

2 应用示范
2.1 研究区概况

以北京市平谷区镇罗营镇大庙峪村为例, 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地块测量方法应用示范研究。大庙峪村位于镇罗营镇西北部, 属于山体垮塌、洪水及泥石流易发区域。聚落沿谷口台地散落分布, 地势北高南低, 海拔240 m左右。现有村民67户, 户籍人口242人, 2009年人均收入8 397元, 主要收入来源为有机林果种植及果品运销产业, 占总收入的85%。2011年初, 大庙峪村作为试点单位之一开始实施北京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试点工作。

2.2 材料与方法

采用2010年9月22日WorldView-2影像数据产品。该数据经过几何纠正、正射校正、数据融合等处理, 空间分辨率为0.5 m。PDA的定位精度为亚米级, 在北京市昌平区马池口镇的试验应用结果表明, PDA定位精度可以达到60 cm左右, 满足地块采集要求。

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试点要求把承包地块、面积、合同及证书落实到户, 标明承包地块的空间位置。大庙峪村地块主要分为两部分, 一部分位于村前平坦地区, 地块相对比较规整, 基本为水浇地; 另一部分位于村后小山坡上, 地势起伏较大, 地块相对比较零碎, 多为果园。常规测绘仪器(皮尺、经纬仪等)显然无法满足要求; 全站仪测量容易受到果园的影响, 其通视条件无法保证; GPS-RTK测量、移动GIS 测量、遥感勾绘测量方法可行, 但单纯采用某种方式, 无法精确测量所有地块。多种技术的综合应用与有效集成能够取长补短。为此, 针对大庙峪村的实际情况和现有数据及资料情况, 同时在考虑成本与花费的前提下, 采用WorldView-2影像室内遥感勾绘, 移动GIS-PDA室外实地核查相结合的测量方法; 对于小部分GPS信号不稳定或受到干扰的地块, 采用传统的测量手段来辅助完成。这种作业方式充分考虑了研究区的实际情况和各种地块现场测量方法的优劣, 形成了一套针对大庙峪村土地承包经营地块测量的技术方法体系。

2.3 结果与分析

以大庙峪村村前平坦地区的“ 菜园子地块” (图2)为例作简要说明。该区域土地经营权属合同包括确权的确地合同和未确权的大户承包合同两种类型。由于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试点要求确权, 为此只考虑将土地分包到户的确地合同地块。室内遥感勾绘主要是利用ArcMap软件, 在WorldView-2图像上进行, 由大庙峪村指界人(分地责任人)指认判读合同地块界址点, 专业技术人员在遥感图像上勾绘地块边界(图3)。室外移动GIS-PDA测量在现场进行, 测量者走到指界人指认的地块界址点, 利用GPS定位获取坐标点生成地块边界(图4, WorldView-2影像作为工作底图供参照)。图3图4中地块从西向东依次顺序编码, 不同编码地块代表不同农户。

图2 菜园子地块区域图Fig.2 Location of Caiyuanzi parcel

图3 遥感勾绘测量Fig.3 Remote sensing image drawing survey

图4 移动GIS-PDA测量Fig.4 Mobile GIS-PDA survey

利用相对误差方法对上述测量精度进行评价。具体计算公式为

P=1- X-TT× 100%, (1)

式中: P为测量精度; X为测量值; T为真实值(指政府发布、农民认可的分地合同数据)。

分地合同是分地责任人或小组在丈量了全村土地面积后根据人口进行平均分配, 并征求农户认可后签订的合同。大庙峪村分地合同面积测量方法是先将地块大致划分成一系列形状相对规则的四边形或三角形, 用皮尺丈量出各边长度, 绘制地块形状草图, 排除田坎(≥ 60 cm)和公共沟渠(宽度2 m左右)后, 再计算出地块面积。该计算方式和结果得到了大庙峪村全体村民的接受和认可, 签订分地合同后逐级上报各级政府相关部门。以该分地合同面积为真实值, 对室内遥感勾绘测量和室外PDA测量结果进行精度评价, 其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地块面积及精度对比 Tab.1 Comparison of parcel area and accuracy

结合图表分析说明如下:

1)采用遥感勾绘和PDA测量得到的面积均比农村分地合同面积要大, 这是由于测量结果未排除部分沟渠或田坎。

2)在进行最终面积确权时, 测量结果需要扣除公共沟渠和宽度大于60 cm的田坎面积。“ 地块4” 遥感勾绘和PDA测量精度都较低, 这是由于在“ 地块4” 中存在一条公共沟渠, 长度约为78.3 m, 宽度2 m左右。扣除该沟渠面积0.016 hm2后, 遥感勾绘测量精度达到89.4%, PDA测量精度达到98.5%。

3)从表1可以看出, PDA测量精度要高于遥感勾绘测量精度。这是由于遥感勾绘人为干预性较强。

4)遥感勾绘测量需要的时间为15 min左右, PDA野外实测需要45 min左右。建议在满足精度要求的前提下, 尽量减少作业时间和费用, 节约成本。

3 讨论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地块现场测量还应该注意目的和用途、精度与成本、数据库建设与更新以及应用推广等问题。

1)目的和用途。由于目的和用途不同, 中国现行的农村土地承包确权(农村分地)与土地测量是不同的。农村分地基于传统简单的测量仪器还是以分地责任人的经验估算为主, 但考虑到不同的地块质量和零碎程度, 相同合同面积分到的实际地块面积或许存在很大差距, 这种方式精度较差, 但它符合中国基层农村现状, 可以被农户接受。然而, 土地测量的精度还是要严格控制, 农村分地中的这种估算模式不可能长期存在。伴随着农村土地经营信息化水平的提高, 土地集约利用和土地流转日益活跃, 需要精确的地块空间信息。传统农村分地模式面临着巨大挑战, 因此, 在农村地块测量中应该综合考虑地块的质量、破碎程度、距离、交通、地势和用途等各个因素, 合理选取测量的最佳尺度和标准。

2)精度与成本。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地块测量不仅要保证精度, 还应该考虑成本。不同的测量方法各有利弊, 应该针对研究区的实际情况, 合理选取作业模式。实际作业时, 在满足精度的前提下, 应该尽量减少作业时间和费用, 注意节约成本。

3)数据库建设与更新。在地块测量前应该考虑不同测量方法对后期数据库建设与更新的影响。野外采集与室内数据库建设必须统一, 还要保证数据库建成以后数据更新与维护的效率和成本。常规测绘仪器测量、GPS-RTK测量、单一的移动GIS测量, 野外采集和相应内业处理工作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 数据更新速度较慢, 但精度较高, 比较适合小区域尺度的地块测量; 航空影像图解勾绘测量、遥感勾绘与移动GIS测量, 数据采集与更新速度快, 工作效率高, 比较适合于大区域尺度的地块测量。

4)应用推广。开展应用推广时, 不能机械照搬某一区域的技术方法体系, 应该因地制宜, 根据实际应用需求综合考虑研究目的、研究尺度、数据类型、仪器设备及方法的可操作性等因素, 选取适宜的测量方法和作业模式, 尤其在多部门合作时, 还应该处理好数据安全与开放共享的矛盾。

4 结论

1)以3S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是解决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地块现场测量工作的最有效手段。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地块现场测量必须采用多项技术整合与集成创新的思路, 多种技术的综合应用与有效集成能够取长补短, 提出研究区的最佳测量方案。

2)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地块测量不仅应该综合考虑工作目的、测量尺度、数据类型、仪器设备、方法的可操作性等因素, 而且还应该注意测量用途、精度与成本、数据库建设与更新、应用推广等问题。

3)应用示范研究表明, 该研究成果能为目前中国正在开展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工作提供可供参考的技术方法和作业模式, 也为农村土地资源管理决策的信息化发展提供参考。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参考文献
[1] 刘同, 李红, 孙丹峰, . 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对区域景观的影响——以北京市昌平区为例[J]. 生态学报, 2010, 30(22): 6113-6125.
Liu T, Li H, Sun D F, et al. Effect of agricultural land management right transfer on regional land scape: A case in Changping district, Beijing[J]. Acta Ecologica Sinica, 2010, 30(22): 6113-6125. [本文引用:1]
[2] Lin J Y. Rural reforms and agricultural growth in China[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92, 82(1): 34-51. [本文引用:1]
[3] 郝海广, 李秀彬, 田玉军, . 农牧交错区农户耕地流转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农业工程学报, 2010, 26(8): 302-307.
Hao H G, Li X B, Tian Y J, et al. Farmland use right transfer and its driving factors in agro-pastoral interlaced region[J]. Transactions of the Chinese Society of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2010, 26(8): 302-307. [本文引用:1] [CJCR: 2.121]
[4] 张微微, 孙丹峰, 余军, . 基于“3S”技术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属与流转调查[J]. 农业工程学报, 2011, 27(10): 125-130.
Zhang W W, Sun D F, Yu J, et al. Rural land management right and its transfer survey based on 3S technologies[J]. Transactions of the Chinese Society of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2011, 27(10): 125-130. [本文引用:2] [CJCR: 2.121]
[5] 陈龙高, 杨小艳, 陈龙乾. 基于GIS的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研究[J]. 农机化研究, 2006, 28(12): 60-62.
Chen L G, Yang X Y, Chen L Q. Research on rural land circulation based on GIS[J].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Mechanization Research, 2006, 28(12): 60-62. [本文引用:1] [CJCR: 0.585]
[6] Bojorquez-Tapia L A, Diaz-Mondragon S, Ezcurra E. GIS-based approach for participatory decision making and land suitability assessment[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cience, 2001, 15(2): 129-151. [本文引用:1] [JCR: 1.479]
[7] Kalogirou S. Expert systems and GIS: An application of land suitability evaluation[J]. Computers, Environment and Urban Systems, 2002, 26(2/3): 89-112. [本文引用:1]
[8] 刘玲, 赵牡丹. P5和SPOT5影像在全国土地调查中的应用[J]. 农业工程学报, 2009, 25(9): 269-273.
Liu L, Zhao M D. Application of P5 and SPOT5 images in national land investigation[J]. Transactions of the Chinese Society of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2009, 25(9): 269-273. [本文引用:1] [CJCR: 2.121]
[9] 陈乐书, 侯琪.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中数字正射影像图和GIS技术的应用[J]. 测绘通报, 2007(6): 65-68.
Chen L S, Hou Q. The application of DOM and GIS technology in land utilization survey[J]. Bulletin of Surveying and Mapping, 2007(6): 65-68. [本文引用:1] [CJCR: 0.943]
[10] 刘巧芹, 潘瑜春, 张清军, . 基于GIS 的北京市城郊农村土地利用格局分析[J].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09, 30(4): 457-460
Liu Q Q, Pan Y C, Zhang Q J, et al. Land use patterns analysis based on GIS in suburban area of Beijing City[J]. Research of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2009, 30(4): 457-460. [本文引用:1] [CJCR: 1.445]
[11] 赵留军, 景海涛, 周复旦, . 基于GIS的农村土地流转信息系统的研究与开发[J]. 水土保持通报, 2009, 29(4): 119-121
Zhao L J, Jing H T, Zhou F D, et al. Design and development of rural land circulation information system based on GIS[J]. Bulletin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2009, 29(4): 119-121. [本文引用:1] [CJCR: 0.667]
[1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 TD/T 1014—2007,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S]. 北京: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 2007.
Ministry of Land and Resource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TD/T 1014—2007, Technical Regulation for the Second National Land Survey[S]. Beijing: Ministry of Land and Resource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2007. [本文引用:1]
[13] 贾文涛, 刘峻明, 于丽娜, . 基于GPS和GIS的土地整理现场调查技术开发与应用[J]. 农业工程学报, 2009, 25(5): 197-201.
Jia W T, Liu J M, Yu L N, et al.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field survey technology based GPS and GIS for land consolidation[J]. Transactions of the Chinese Society of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2009, 25(5): 197-201. [本文引用:1] [CJCR: 2.121]
[14] 刘海新, 刘惠德, 何虎军, . 移动GIS 的发展及其应用[J]. 地理空间信息, 2005, 3(4): 41-42.
Liu H X, Liu H D, He H J, et al.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mobile GIS[J]. Geospatial Information, 2005, 3(4): 41-42. [本文引用:1] [CJCR: 0.61]
[15] 李成名, 王继周, 刘勇. 移动GIS的方法、原理与实践[J]. 武汉大学学报: 信息科学版, 2004, 29(11): 990-993.
Li C M, Wang J Z, Liu Y. Theory and application of moving GIS[J]. Geomatics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of Wuhan University, 2004, 29(11): 990-993. [本文引用:1] [CJCR: 0.797]
[16] 董士伟, 李红, 孙丹峰, . 北京郊区农业土地承包信息管理系统的构建及应用[J]. 中国农学通报, 2011, 27(23): 169-173.
Dong S W, Li H, Sun D F, et al. Construction and application of Beijing suburban agricultural land contract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J]. Chinese Agricultural Science Bulletin, 2011, 27(23): 169-173. [本文引用:1] [CJCR: 0.8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