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精度建设用地变化自动提取技术在土地督察中的应用
孙飞1,2, 徐世武1,2,3, 吴信才1,2,3, 徐世鸿4
1.中国地质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武汉 430074
2.国家地理信息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武汉 430074
3.武汉中地数码科技有限公司,武汉 430073
4.国家土地督察武汉局,武汉 430077
通信作者:徐世武(1973 -),男,副教授。Email: xushiwu1973@126.com

第一作者简介: 孙 飞(1989-),女,博士生,主要从事遥感应用研究。Email: fei20712@126.com

摘要

为提高土地督察线索获取的快捷性和准确性,提出了一种基于稳定地物样本库的建设用地变化监测方法。首先,利用先验知识结合本底影像选取土地利用类型未发生变化的对象,形成稳定的地物样本库; 然后,关联最新影像,动态筛选训练样本,实现建设用地变化自动监督分类; 最后,基于先验知识对分类结果自动甄别,进行双重辅助变化信息提取,并利用相隔4个月的资源3号卫星数据开展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提取的建设用地变化位置准确率达72.82%(常规矢量监测法仅为33%),大大提高了违法用地位置信息发现的准确率,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精度。

关键词: 土地督察; 建设用地; 变化提取; 高精度
中图分类号:TP 7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070X(2015)04-0131-07 doi: 10.6046/gtzyyg.2015.04.20
Application of high reliability and automatic construction land change detection to land supervision
SUN Fei1,2, XU Shiwu1,2,3, WU Xincai1,2,3, XU Shihong4
1. Faculty of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Wuhan 430074, China
2. National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for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Wuhan 430074, China
3. Wuhan Zondy Cyb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Ltd, Wuhan 430073, China
4. Wuhan Burean of State Land Supervision, Wuhan 430077, 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rapidity and correctness of the clue acquisition method for land supervision, this paper proposes a method of automatic construction land change detection based on stable sample database. Stable sample database was constructed by using historical land inventory data. Then the images were associated to dynamically sieve training data so as to tremendously reduce human intervention for the sake of automatic supervised classification. Before change detection, the classification results were discriminated by land inventory data. ZY-3 data obtained 4 months apart were used to carry out comparative experiments. The accuracy of construction land change detection using the method proposed in this paper was 72.82%, while that of the traditional method only reached 33% on equal term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ecision of illegal construction land change detection is highly improved.

Keyword: land supervision; construction land; change detection; high reliability
0 引言

土地督察工作的重点是监管督察范围内土地管理、调控和落实情况, 对发现的问题责令限期整改, 以体现国家对土地整治管理的威慑力[1]。长期以来, 建设用地审批项目中未批先用的违法行为十分普遍。在日常审核工作中, 要发现所审批的新增建设用地早于审批时间动工的违法用地行为, 主要有2种途径: ①通过督察人员将本年度审批的新增建设用地与上一年末人工判读的结果进行对比[2]; ②依靠群众举报和网络信息甄别[3]。前者由于基础遥感数据的滞后性和对人工的依赖性, 发现问题的及时性和效率都较低, 不能达到实时监测的要求, 且导致违法查处、整改成本大大增加; 而后者只能达到局部实时督察的效果, 难以实现大范围督察, 不能真正做到“ 主动出击” 。为了提升督察线索获取的快捷性和准确性, 实现例行、审批、专项和巡回督察中及时、高效、精准的目标, 亟待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及时准确地发现违法用地的位置信息。

遥感方法为土地督察工作提供了很好的技术支撑[4], 影像数据的高时间分辨率和大范围成像使多省市实时土地督察成为可能。但传统的基于遥感分类的变化监测手段难以有效地满足实时土地督察的要求: ①样本直接决定了目标是否能被成功识别[5]。传统方式的样本选取、分类设置及后处理均需人工参与[6], 对于大范围、高频次的土地督察工作显然无法满足要求。②分类方法需要改进。目前的分类方法在定量化方面显得不足[6], 对建设用地变化的正确判别必须保证分类的准确性, 这对不确定性较高的遥感分类是一大挑战[7]

本文提出的高精度建设用地变化自动提取技术是基于遥感影像、土地调查数据等先验知识进行的。通过引入历年土地调查数据(多年份卫星遥感和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审批数据(用地审批、供地备案和土地开发整理)以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数据作为先验知识, 将多年份、多源数据中未发生变化的对象作为目标, 建立稳定地物样本库[8]; 利用样本库, 结合当前影像分割结果, 动态筛选训练样本, 实现自动化的面向对象分类; 对分类结果辅以现状数据、规划数据进行自动甄别, 以减少人工判读的工作量和误差, 提高效率和准确性; 通过自动对比分析, 提取建设用地变化信息, 以保证提供及时、准确的督察线索。全自动化处理便于开展不定期、任意区域建设用地的实时督察, 及时发现问题, 利于对违法用地进行拆除、复垦等处理, 真正实现“ 发现在初始, 解决在萌芽” [2]的目标。

1 高精度建设用地变化的自动提取
1.1 技术路线

基于遥感影像、先验知识的建设用地变化信息自动提取方法的关键要求是快速、及时、自动和准确, 图1示出其技术流程。

图1 技术流程Fig.1 Technical flow chart

1)建立稳定的地物样本库。利用历史土地调查成果、结合本底影像进行稳定地物样本库的建立。

2)几何精纠正/配准。将当前区域的正射影像与历史土地调查数据进行几何精纠正, 以保证影像与样本库数据的精确配准。

3)影像分割。

4)自动筛选训练样本。对当前区域的样本库进行检索, 同时关联影像评分, 动态、自动地筛选训练样本。

5)分类。利用训练样本对当前区域前后时相影像分别进行面向对象的分类

6)分类结果甄别。利用现状调查成果数据、规划数据对分类结果进行甄别, 去除错误的分类。

7)变化监测。去除碎小图斑(面积在3亩(①1亩=0.066 7 hm2)以下), 提取与建设用地密切相关的图层(建设用地图层以及裸地等); 利用变化矢量分析法[9]得到建设用地变化图斑信息, 作为土地例行、审批、专项和巡回督察等外业调查的目标。

1.2 关键技术

实现快速、及时、自动、准确的建设用地变化提取, 有3个关键技术: 稳定地物样本库的建立与更新、训练样本的动态自动化筛选和分类结果的自动甄别。

1.2.1 稳定地物样本库的建立与更新

1.2.1.1 稳定目标的选取与样本库的构建

本文提出利用多时相、多源先验知识进行稳定地物样本的选取和建库:

1)制定耕地、建设用地、河流以及林地等典型地物的稳定目标选取规则。例如, 对于基本农田数据, 国家规定其应长期稳定存在, 故在基本农田数据中选择耕地数据; 将桥梁、主干道路、政府所在地以及建制镇等中心点作为建设用地候选点; 对于水体, 则选择土地利用调查成果中的河流、水库及湖泊中心; 而林地主要选取土地利用调查成果中的有林地。依据上述稳定地物选取规则, 由计算机自动抽选区域内面积较大的各类图斑。

2)基于本底影像(多年份遥感数据)人工对上述自动选取的稳定目标进行补充和校验。一方面补充计算机自动选取较少的类别(如乡村区域的房屋等建设用地); 另一方面检查计算机自动抽选目标的正确性(因土地利用调查数据中并非全是严格的土地覆盖情况)。

3)经过1)和2)得到了稳定地物样本的初步目标, 对照空间查询审批数据作进一步筛选, 去除处于用地审批、供地备案、开发整理中的目标, 以保证所选目标不会在短期内发生变化。

4)利用当年卫星遥感数据库中的研究区最新遥感影像(现多为2013年国家下发数据)对所抽选的目标进行区域样本可分性计算, 提取满足可分性要求的目标图形中心点。

5)采取人机交互方式, 对比目标图斑在多年份遥感数据中的表观性质, 结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对目标图形中心点进行人工辅助再筛选, 以保证入库样本的正确性。其具体过程如图2所示。

图2 稳定地物样本选取流程Fig.2 Stable object sample selection

为提高数据库的通用性, 对所选图斑取其图形中心点作为主要记录信息, 按照数据库设计的字段统一存储管理。数据库的属性结构设计见表1

表1 样本库属性结构 Tab.1 Attribute structure of sample database

1.2.1.2 样本库的自动更新

地物样本的稳定性是相对的, 库中样本并不能保证长期有效, 因此在固定更新年限(如3 a)的情况下, 需具备自动更新机制。样本库以使用频率(由使用频数(SYPS)和访问次数(FWCS)计算得到)字段作为自动更新的依据。鉴于每次分类使用的训练样本均需通过样本可分性检查, 通过检查的样本, 使用频数累加, 得到该样本作为训练样本用于分类的次数, 即使用频数(SYPS)。同时, 访问次数(FWCS)记录主程序对该区域样本库的访问次数, 亦即当前区域督察次数。由使用频数和访问次数得到当前区域每个样本作为训练样本的使用频率。低频样本说明其未被经常使用, 可能已经发生变化, 这样的样本会在样本库自动更新中去除。

稳定地物样本库的建立主要是为了提高变化图斑信息提取的自动化程度, 一旦影像数据更新, 在没有人工参与的情况下可自动完成变化分析。

1.2.2 训练样本的动态自动化筛选

稳定地物样本库提供候选样本。在分类前, 结合当前影像, 经过动态自动筛选得到用于分类的训练样本。

对训练样本一般从3个方面评价其优劣: ①数量是否合适; ②种类是否完备; ③可分性是否良好[10]。薄树奎等[11]指出, 面向对象分类方法的样本数量在2~3倍于波段数目(N)时, 分类精度即能达到较高的水平并进入平稳阶段。为保证特征学习的充分性, 本文每类选择9 N的训练样本进行分类。故构建样本库时, 要求各个类别样本数量至少达到15 N, 以保证训练样本自动筛选程序的正常运行。

为了正确发现建设用地的变化信息, 本文参照土地利用分类系统, 结合研究区具体情况[12, 13], 将主要地物类别分为建设用地(包括房屋等人工建筑和道路)、水面(坑塘、河流、水库等)、林地、耕地和其他(裸地、沙地等未利用地)共5类。

训练样本在特征空间的可分性是样本质量的表征。良好的可分性要求各个类别在特征空间中有比较明显的界限[14]。一般用Jeffries-Matusita(J-M)距离和转换分离度(transformed divergence, TD)衡量类间分离度, 要求J-M距离大于1.38, 转换分离度大于1.9[7]

由于训练样本在数量、种类和质量上有上述要求, 动态自动训练样本筛选首先在数据库中查询该区域稳定地物的位置, 随机选每类9 N的点, 同时套合当前区域分割影像, 得到原始训练样本; 然后关联影像数据计算样本可分性, 如不满足要求, 则替换部分样本, 直到找到满足质量要求的训练样本为止。而稳定地物样本库中存储对象中心点的位置信息是为了关联新影像, 动态自动选择训练样本; 通过中心点位置找到分割影像中对应的对象, 避免由于数据原因造成的分割差异导致的训练样本与分割影像无法套合及辐射环境不同导致的训练样本无法拓展[15], 提高数据库的通用性。

1.2.3 分类结果的自动甄别

为了达到高精度的建设用地变化图斑自动化提取的要求, 本文提出使用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和规划数据对建设用地变化图斑进行甄别, 以提高发现建设用地变化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遥感分类的结果不可避免地会出现部分错分, 为了保证大范围的高可靠性自动化精准督察, 在不可能人工对全区域结果进行全面解译和审查的情况下, 引入最新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和规划数据实现计算机对错误分类结果的有效甄别, 以提高建设用地变化信息提取的可靠性。

本文对上述方法的有效性设计了对比实验, 在所有实验条件(样本、参数、分类器等)都相同的情况下, 分析是否引入先验知识进行分类结果甄别对于变化信息提取的影响, 以验证辅以土地利用调查成果数据对提高建设用地变化信息提取可靠性或精度的作用。

2 实验结果与分析
2.1 实验数据

以2013年8月2日和2014年1月23日获取的资源三号卫星正视全色TDI CCD数据为实验数据, 其空间分辨率为2.1 m, 并融合了同时获取的6 m分辨率的多光谱数据。

2.2 分类参数与分类器

通过对多组分割参数的实验比较, 本文确定影像分割采用的边界尺度的经验值为36。图3示出局部影像的分割效果。

图3 影像分割Fig.3 Image segmentation

本文以建设用地变化为例, 在特征选择时, 除常用的光谱和纹理特征[16]外, 还针对建设用地的特征适当增加了形状信息[17]。所选特征包括光谱均值、光谱标准差、光谱最大值和最小值、纹理范围、纹理均值、纹理方差和信息熵、紧密性、凹凸性、形状指数、延伸性以及类矩形性。分类器均使用K近邻分类器(K-nearest neighbor), 利用以上特征, 设置权重为5, 进行最近邻分类。

2.3 实验结果分析

为了验证样本库样本的可重复使用性及辅以土地利用调查数据对提高变化信息提取的可靠性, 本文按照图1所示的技术流程和传统分类后变化监测(无土地利用调查数据辅助的监测)分别实验, 研究建设用地变化图斑的提取效果。在无人工后处理的情况下, 分别得到如下实验结果(图4)。

图4 实验数据与结果Fig.4 Experiment data and results

图4可以看出, 2景影像在数据质量和成像效果上均有很大差别, 但对于利用稳定地物样本库自动筛选出的训练样本, 不论是从可分性还是分类效果上, 训练样本均有效, 说明自动选取训练样本的模式可行。事实上, 笔者在多个时相、多个研究区的实验中发现, 这种训练样本自动选取机制均有效, 大大提高了监督分类的自动化程度。因植被与耕地在影像上有相似之处, 两者之间的可分离度偏低, 因此, 对于具有相似特征地物的分离标准有待进一步研究。2个时相的训练样本可分性如表2所示。

表2 样本可分性 Tab.2 Sample separability

为了评估分类结果, 本文将土地利用现状图(图4(c))分别与2个时相的分类结果(图4(d)和(e))叠置, 结合目视解译, 选择了5 920个检查点(图4(f), 其中, 建设用地1 678个, 耕地1 115个, 水体537个, 植被2 553个, 其他类型地物37个), 建立混淆矩阵, 评估分类精度(表3)。

表3 分类精度 Tab.3 Classification accuracy

利用样本库动态自动筛选训练样本直接对2014年遥感数据进行分类, 仍然能保证80%以上的总体分类精度以及0.7以上的内部一致性(Kappa系数), 说明训练样本的自动化选取可行。笔者在多个实验区实验均得到了相同结论。需要说明的是, 2013年建设用地的生产者精度偏低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图像上有云层覆盖所致。

辅以土地利用现状和规划数据对2个时相影像的分类结果进行甄别, 去除碎小图斑, 得到变化图斑493个。对变化图斑进行人工判断, 其中真实变化的有225个(占45.64%), 疑似变化的(如耕地种植变化导致的土壤裸露、冬季加盖大棚等不属于建设用地的变化)134个(占27.18%)。即建设用地变化图斑的正确率达72.82%, 新增建设用地变化图斑的正确率达45.64%(表4图5)。

表4 辅以土地利用现状数据的建设用地变化提取正确率 Tab.4 Accuracy of construction land change detection aided with land-use data

图5 辅以土地利用现状数据的建设用地变化提取Fig.5 Construction land truly changed area extraction aided with land-use data

从采用传统方法提取的建设用地变化结果中取出900个变化图斑进行人工判释发现, 其中真实变化图斑148个(占16.44%), 而77%的变化图斑均为伪变化; 变化监测提取的正确率仅为33%, 不足新方法的一半, 且新增建设用地的检测正确率不足新方法的1/3(表5图6)。

表5 传统建设用地变化提取正确率 Tab.5 Accuracy of construction land change detection using traditional method

图6 传统方法提取的建设用地真实变化区域Fig.6 Construction land truly changed area extraction using traditional method

通过对比分析可知, 本文方法对建设用地变化信息提取的可靠性有了大幅度提高。另外, 利用本文方法得到的靶区, 在其他研究区开展了外业调查, 违法用地的正确查出率达95%以上(3处外业调查中, 正确建设用地变化图斑数目与外业调查目标总数之比分别为40:42, 8:9和5:5)。

特别要指出的是, 在具备稳定地物样本库的情况下, 由于减少了对新时相影像样本选取的时间, 对单个县市的自动化建设用地变化提取平均耗时仅需2 h左右。因此, 保证影像数据的更新频率, 可大大提高土地督察的实时性。

3 结论

本文通过利用土地利用调查成果建立稳定地物样本库, 动态自动筛选训练样本, 有效甄别分类结果, 实现了多时相建设用地变化信息的高效、自动提取。

1) 利用多源土地调查成果, 制定规则, 由计算机抽选、结合人工辅助的方式可方便地建立稳定地物样本库。

2) 通过样本库定位, 关联当前影像的训练样本动态自动筛选机制, 能够满足高精度、自动化监督分类对样本的要求。

3) 辅以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对分类结果的甄别, 可有效降低因错误分类结果引起的建设用地变化的误判率。

4) 部分地物由于光谱的相似性, 导致其类别间可分离性不高, 若采取统一的可分离性标准, 可能直接影响训练样本筛选的自动化程度。如何界定相似地物类别间的可分离性有待进一步研究。

5) 本文采用相隔4个月(2013年8月和2014年1月)的资源3号卫星影像, 但未就数据时相的不一致性、植被生长周期对训练样本自动筛选和建设用地变化自动提取的影响等问题做深入研究, 这也是本文后续的研究方向。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参考文献
[1] 国家土地督察局. 国家土地督察督察职责[EB/OL]. [2006-07-13]. http: //gjtddc. mlr. gov. cn/zzjg/.
Supervisor of State Land . Inspector duties of state land supervisor[EB/OL]. [2006-07-13]. http://gjtddc.mlr.gov.cn/zzjg/. [本文引用:1]
[2] 国家土地督察局武汉局. 武汉督察局利用在线土地督察系统三期建设成果提高审核督察效用[EB/OL]. [2014-05-19].
Wuhan Bureau of State Land Supervision. Wuhan Burean of state land supervision improved the effectiveness of land audit inspector by using the achievement of online land supervision system III[EB/OL]. [2014-05-19]. http://whdc.mlr.gov.cn/dcyw/dckx/201405/t20140519_1317387.htm. [本文引用:2]
[3] 国家土地督察局武汉局. “科技之眼”助推土地督察发现机制创新[EB/OL]. [2013-01-21]. http: //www. whdc. mlr. gov. cn/dcyw/dckx/201301/t20130121_1176883. htm.
Wuhan Bureau of State Land Supervision“ Eye of Technology”impels the innovation of clues discovering mechanism for state land supervision[EB/OL]. [2013-01-21]. http://www.whdc.mlr.gov.cn/dcyw/dckx/201301/t20130121_1176883.htm. [本文引用:1]
[4] 雒燕飞, 徐泮林, 李英成, . 3S技术在土地督察中的应用[J]. 国土资源遥感, 2010, 22(3): 12-15. doi: DOI: 106046/gtzyyg. 201003. 03.
Luo Y F, Xu P L, Li Y C, et al. The application of 3S technology to land supervision[J]. Remote Sensing for Land and Resources, 2010, 22(3): 12-15. doi: DOI:10.6046/gtzyyg.2010.03.03. [本文引用:1]
[5] 朱秀芳, 潘耀忠, 张锦水, . 训练样本对TM尺度小麦种植面积测量精度影响研究(Ⅰ)——训练样本与分类方法间分类精度响应关系研究[J]. 遥感学报, 2007, 11(6): 826-837.
Zhu X F, Pan Y Z, Zhang J S, et al. The effects of training samples on the wheat planting area measure accuracy in TM scale(Ⅰ): The accuracy response of different classifiers to training samples[J]. Journal of Remote Sensing, 2007, 11(6): 826-837. [本文引用:1]
[6] 李石华, 王金亮, 毕艳, . 遥感图像分类方法研究综述[J]. 国土资源遥感, 2005, 17(2): 1-6. doi: DOI: 106046/gtzyyg. 2005. 02. 01.
Li S H, Wang J L, Bi Y, et al. A review of methods for classification of remote sensing images[J]. Remote Sensing for Land and Resources, 2005, 17(2): 1-6. doi: DOI:10.6046/gtzyyg.2005.02.01. [本文引用:2]
[7] 张华. 遥感数据可靠性分类方法研究[D]. 徐州: 中国矿业大学, 2012.
Zhang H. Study on Reliable Classification Methods Based on Remotely Sensed Image[D]. Xuzhou: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 2012. [本文引用:2]
[8] 李雪, 舒宁, 刘小利, . 基于特征映射模式分析的对象级变化检测方法[J]. 国土资源遥感, 2013, 25(3): 51-55. doi: DOI: 106046/gtzyyg. 2013. 03. 09.
Li X, Shu N, Liu X L, et al. The change detection method based on object-oriented characteristic mapping pattern analysis[J]. Remote Sensing for Land and Resources, 2013, 25(3): 51-55. doi: DOI:10.6046/gtzyyg.2013.03.09. [本文引用:1]
[9] 陈宇, 杜培军, 唐伟成, . 基于BJ-1小卫星遥感数据的矿区土地覆盖变化检测[J]. 国土资源遥感, 2011, 22(3): 146-150. doi: DOI: 106046/gtzyyg. 2011. 03. 26.
Chen Y, Du P J, Tang W C, et al. Land cover change detection in coal mining area using BJ-1 small satellite remote sensing data[J]. Remote Sensing for Land and Resources, 2011, 22(3): 146-150. doi: DOI:10.6046/gtzyyg.2011.03.26. [本文引用:1]
[10] Richards J A, Jia X. Remote Sensing Digital Image Analysis: An Introduction(4th Edition)[M]. Berlin Heidelberg: Springer, 1999. [本文引用:1]
[11] 薄树奎, 丁琳. 训练样本数目选择对面向对象影像分类方法精度的影响[J]. 中国图象图形学报, 2010, 15(7): 1106-1111.
Bo S K, Ding L. The effect of the size of training sample on classification accuracy in object-oriented image analysis[J]. Journal of Image and Graphics, 2010, 15(7): 1106-1111. [本文引用:1]
[12] 张景华, 封志明, 姜鲁光.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分类系统研究进展[J]. 资源科学, 2011, 33(6): 1195-1203.
Zhang J H, Feng Z M, Jiang L G. Progress on studies of land use/land cover classification systems[J]. Resources Science, 2011, 33(6): 1195-1203. [本文引用:1]
[13] 张磊, 吴炳方. 关于土地覆被遥感监测的几点思考[J]. 国土资源遥感, 2011, 23(1): 15-20. doi: DOI: 106046/gtzyyg. 2011. 01. 03.
Zhang L, Wu B F. A discussion on land cover mapping[J]. Remote Sensing for Land and Resources, 2011, 23(1): 15-20. doi: DOI:10.6046/gtzyyg.2011.01.03. [本文引用:1]
[14] Guo Q H, Li W K, Liu D S, et al. A framework for supervised image classification with incomplete training samples[J]. Photogrammetric Engineering and Remote Sensing, 2012, 78(6): 595-604. [本文引用:1]
[15] 任广波, 张杰, 马毅, . 基于半监督学习的遥感影像分类训练样本时空拓展方法[J]. 国土资源遥感, 2013, 25(2): 87-94. doi: DOI: 106046/gtzyyg. 2013. 02. 16.
Ren G B, Zhang J, Ma Y, et al. Extending method of remote sensing image training sample based on semi-supervised learning in both time and spatial domain[J]. Remote Sensing for Land and Resources, 2013, 25(2): 87-94. doi: DOI:10.6046/gtzyyg.2013.02.16. [本文引用:1]
[16] 王东广, 肖鹏峰, 宋晓群, . 结合纹理信息的高分辨率遥感图像变化检测方法[J]. 国土资源遥感, 2012, 24(4): 76-81. doi: DOI: 106046/gtzyyg. 2012. 04. 13.
Wang D G, Xiao P F, Song X Q, et al. Change detection method for high resolution remote sensing image in association with textural and spectral information[J]. Remote Sensing for Land and Resources, 2012, 24(4): 76-81. doi: DOI:10.6046/gtzyyg.2012.04.13. [本文引用:1]
[17] 张茜, 刘顺喜, 陈戈, . 面向新增建设用地发现的地块特征构建[J]. 国土资源遥感, 2013, 25(4): 98-103. doi: DOI: 106046/gtzyyg. 2013. 04. 16.
Zhang X, Liu S X, Chen G, et al. Block feature usage in new construction land change detection supplemented by land use data[J]. Remote Sensing for Land and Resources, 2013, 25(4): 98-103. doi: DOI:10.6046/gtzyyg.2013.04.16. [本文引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