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感实验型向应用型过渡阶段。二十多年来,遥感方法在区域地质调查、矿产勘查、水工勘察等方面的应用已取得不少成功经验。随着遥感地质向应用型转变,并逐渐转化为生产力,需要解决一系列问题,谨就几个问题提出粗浅的看法。正确评价遥感地质工作正处于由地质方法的作用──目前,遥感地质仍是地质工作中的技术方法性学科。一方面要充分肯定其在推动地质工作现代化,并建立智能化的专家系统、信息系统中的重要作用。同时也要实事求是地承认遥感信息仅是揭示地质体及其演化规律的多种信息中的一种,加上目前对遥感地质信息形成的机理,有效地提取地质专题信息的技术方法的研究仍有待深化。
本期刊载了杨光庆和丁家瑞的两篇短文,探讨了遥感信息(图像、磁带)产品和科研成果等技术产品如何进入市场?如何商品化的问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各种产品都需进入市场,都面临着优胜劣汰的竞争,那么,如何进入市场?如何扩大销售,欢迎大家讨论。
任何一项产品能否进入市场,并打开销路其关键在于有没有用户,而有没有用户的关键又在于能否取得效益(包括社会、生活效益),也可以说有效益的产品就有用户,没有用户的产品必将被淘汰。评价遥感信息(图像、磁带)及技术产品也是要看其能否取得效益,因此,要使遥感产品(信息和技术)商品化,在产品形成前必须进行下述评估。
本文简要介绍利用TM6波段能反映地物辐射温度差异这一特点为基础,通过IHS彩色变换等处理,快速而全面地展示出南京市夏季热量的空间分布状况,为研究城市热岛效应、评估城市环境质量提供了一种有广泛应用前景的新方法。
本文讨论了应用NOAA-AVHRR资料进行植被生态变化的监测方法,提出了制作植被指数分布图的方法和步骤,并利用植被指数分布图对全省植被手相变化进行了监测。以绍兴县为例,通过几个典型季节的植被指数图,进行了定量和定性的分析,获得了有实际意义的结果。
本文报导运用航片综合判读法原理,进行一级水浇地。二级水浇地,三级水浇地判读的方法,及其彩红外航片影像标志的研究,并依据1980和1987两年拍摄的航片,以具有代表性的定襄县为。例,分析该盆地七年间盐碱地的消长变化情况。
本文叙述了应用遥感技术发现新疆北部恰奔布拉克金矿区的过程以及该区遥感影像特征和成矿地质信息识别在找矿中的作用。在没有前人找矿地质资料的地区,从遥感分析开始,再结合遥感与其它资料综合分析研究,选择靶区最后经工程验证,达到了求出一定规模远景预测储量的程度。说明了以遥感解译为基础,综合应用地质学、矿床学等有关知识及物化探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可以取得快速高效的找矿效果。
经对1947年青海达日73/4级地震区多时相航空、航天遥感资料研究发现:该区北西西向线性构造对达日73/4地震起主导作用,另外在经增强处理的陆地卫星图像上也反映出达日县桑日麻盆地存在近东西向隐伏断裂,结合航磁资料分析,平顶山环形影像是一巨大隐伏岩体的反映。据此推断的达日地震构造,较好地解释了孕震过程,为确定宏观震中提供了依据。
笔者以京西王平村地区作为评价区,对多种遥感图像在地质上的解像能力进行了比较和评述。指出了彩红外像片,侧视雷达像片和陆地卫星图像的应用条件,并分析了各种图像在解译中的优势和不足。
辽宁连山关地区是我国一个重要产铀区,在该区进行过详查找矿和长期地质研究工作。但应用我们开拓的“以航放为主的多源地学信息数字图像综合技术”进行找矿,即使在这个工作程度较高的老矿区,仍然取得了显着的效果。首先是对航空伽玛能谱数据利用数字图像系统进行成矿有利多参数的“假彩色合成,”“均方差复合”和“加权叠加”等处理,提取航放最有利的多参数复合异常,并结合从遥感图像上提取的成矿地质构造环境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再综合地质及重、磁等数据,进行找矿靶区的初选。
“七五”期间,根据部、局统一规划部署,局属地调队、区调队、研究所、地质六队、水文二队、物探队等单位,先后在龙首山地区和祁连山区(北段)开展了以1/5万区调及矿产普查为主,物化探异常查证及水文电测深综合研究等多项地质工作。众所周知,龙首山地区和北祁连山区的自然地理条件很差,海拔高,切割深,交通极为不便,因而地质矿产调查及物化探异常查证等地质工作难度很大,进展缓慢。
本文通过对桂西北地区遥感解译的177个环形构造的统计分析,研究了环形构造的数值特征和环形构造与金矿成矿的关系,计算了环形构造的信息量,用“概率模型”估算了环形构造对寻找金矿的贡献。环形构造和成矿关系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有环形构造地区的找矿概率为无环形构造地区的找矿概率的50倍。故认为,在桂西北地区,环形构造是寻找金矿的有利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