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资源遥感, 2019, 31(2): 196-203 doi: 10.6046/gtzyyg.2019.02.27

技术应用

InSAR技术地铁沿线建筑物形变监测

朱茂1, 沈体雁,1, 黄松2, 白书建3, 葛春青3, 胡琼3

1.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北京 100871

2.深圳市城市公共安全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深圳 518048

3.北京东方至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 100081

Research on applications of InSAR technology to the deformation monitoring of buildings along the subway

ZHU Mao1, SHEN Tiyan,1, HUANG Song2, BAI Shujian3, GE Chunqin3, HU Qiong3

1.School of Government, Peki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1, China

2.Shenzhen Urban Public Safety and Technology Institute, Shenzhen 518048, China

3.Beijing Vastitude Technology Co., Ltd., Beijing 100081, China

通讯作者: 沈体雁(1971-),男,教授,主要从事风险评估方面的研究。Email:tyshen@pku.edu.cn

责任编辑: 陈理

收稿日期: 2018-02-7   修回日期: 2018-05-4   网络出版日期: 2019-06-15

基金资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双边匹配理论的企业区位配置模型与区位市场设计”资助.  71473008

Received: 2018-02-7   Revised: 2018-05-4   Online: 2019-06-15

作者简介 About authors

朱茂(1988-),男,博士,主要从事InSAR技术应用方面的研究。Email:zhumaowork@126.com。 。

摘要

作为一种缓变的地质灾害,地面沉降会对建筑物的安全状况产生严重影响。尤其是地铁施工给周边目标引入的沉降风险,已经成为政府管理部门和社会热点关注问题之一。星载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InSAR)技术能全天时、全天候、大范围获取地表高精度形变信息,为受地面沉降影响后城市建筑物的风险评估提供技术支持。以深圳市某地铁站周边建筑群为研究对象,利用PSP-InSAR技术,获取了深圳市2013年9月—2016年9月的形变数据。在数据分析的过程中,首先结合地铁站施工方案、地质资料和建筑物自身属性,对不同时间段建筑物的形变趋势变化及其对建筑物的影响开展了相应研究; 然后,选取研究区域内某栋建筑物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不同部位PS点的差异形变和倾斜量,并结合相应标准,初步评估了该栋建筑物受沉降灾害影响的风险; 最后,通过与水准数据对比,验证了InSAR形变测量结果的精度。实地调研也在形变量较大的建筑物上发现了相应危险征兆。实际案例分析证实了InSAR技术有能力在未来城市建筑物风险评估及综合治理的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关键词: 地面沉降监测 ; 建筑物形变分析 ; InSAR技术 ; 地铁施工监测

Abstract

As a slow onset geological hazard, ground subsidence could damage buildings. In particular, the settlement risk induced by subway construction on building structures has become a matter of concern to governmental authorities and the public. Spaceborne 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InSAR) technology could acquire high-precision surface deformation information and provide technical support to evaluate the risk level of urban buildings caused by ground subsidence hazards. Based on the deformation data acquired from September 2013 to September 2016 by PSP-InSAR algorithm, the authors selected the buildings near a subway station in Shenzhen as the study object. In data analysis process, first of all, combined with the construction scheme of subway station, geological information and the property of the building, the authors carried out the corresponding research on the change of the deformation trend in different periods and the risk assessment of the settlement disaster. Then, one building in the study area was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d the differential deformation and inclination were analyzed based on the deformation of PS at different locations. Combined with the corresponding standards, the risk of building subsidence disaster was preliminarily evaluated. Finally, by comparing with the leveling data, the precision of the InSAR measurement results was discuss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field investigation, it is verified that the corresponding risk symptoms have been found on the buildings whose deformation values were identified as relatively high in the analysis process. The comparison between data analysis and field investigation results confirms that InSAR technology is capable of playing an important role in urban building risk management process in the future and the methodology can be widely applied beyond the case study area.

Keywords: ground subsidence monitoring ; building deformation analysis ; InSAR ; subway construction monitoring

PDF (7323KB) 元数据 多维度评价 相关文章 导出 EndNote| Ris| Bibtex  收藏本文

本文引用格式

朱茂, 沈体雁, 黄松, 白书建, 葛春青, 胡琼. InSAR技术地铁沿线建筑物形变监测. 国土资源遥感[J], 2019, 31(2): 196-203 doi:10.6046/gtzyyg.2019.02.27

ZHU Mao, SHEN Tiyan, HUANG Song, BAI Shujian, GE Chunqin, HU Qiong. Research on applications of InSAR technology to the deformation monitoring of buildings along the subway. REMOTE SENSING FOR LAND & RESOURCES[J], 2019, 31(2): 196-203 doi:10.6046/gtzyyg.2019.02.27

0 引言

地面沉降是地铁隧道施工给周围环境带来的一个重大问题,可能导致管道破裂,建筑物和桥梁倒塌等灾难事件发生,故而备受关注。它具体表现在3个方面: ①对建筑物基础的影响; ②地基的承载能力减弱; ③对房屋上部结构的伤害与影响。因此,为了降低地面沉降的影响,在地铁建设全生命周期内,对沿线周边建筑物开展形变监测至关重要[1]

相比于传统的接触式测量技术(水准仪测量和GPS测量等),星载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InSAR)技术属于非接触测量范畴,具有其他技术所不具备的优势[2,3,4,5,6]。星载InSAR技术不受光照和天气条件的限制,能全天时、全天候获取地表信息。InSAR技术的引入使得人们能在大空间范围内,针对每栋单体建筑物的形变监测成为可能[7,8,9,10,11,12]。在传统的InSAR大数据分析过程中,主要依据整个监测时间段内的平均形变速率来评估目标形变。但是,考虑到地铁施工分不同阶段,其对周边建筑物的影响会随施工过程在空间维度和时间维度发生动态变化,仅仅依据平均形变速率来分析空间目标形变可能会损失较多信息。

本文将以COSMO-SkyMed数据为输入,利用PSP-InSAR技术获取了深圳全市2013年9月—2016年9月的形变数据库[13,14]。在针对深圳地铁9号线某地铁站周边的形变分析过程中,首先结合地铁站施工方案,针对不同的时间区间,在空间维度与时间维度重点分析了地铁站周边建筑物形变演化规律的动态变化; 然后,选取研究区域内一栋建筑物为研究对象,计算其不同部位PS点的差异沉降和倾斜量,并结合相应的标准,初步评估了该栋建筑物的风险; 最后,将InSAR数据与水准数据进行对比,分析InSAR形变测量结果的精度。

1 PSP-InSAR技术原理

图1显示了InSAR形变测量技术的几何模型。MS分别为形变发生前后SAR卫星的位置。一般情况下,2颗卫星不完全重轨,存在空间基线B。在形变发生前,目标点位于位置 A,形变发生后,目标点移动到位置 A'

图1

图1   InSAR形变测量技术的几何模型

Fig.1   Geometric model of InSAR


当从干涉相位中剔除模拟的地形相位后,目标点在视线(line of sight, LOS)方向的形变量 Δr与形变相位 φdef的关系可以表示为

φdef=-4πλΔr,

式中 λ表示雷达信号的波长。InSAR技术的形变测量精度与雷达波长相关。

在传统InSAR技术的基础上,Ferretti等[15,16]提出了永久散射体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persistent scatterer 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PS InSAR)方法。PS InSAR方法首先在SAR图像中选出那些在长时间范围内能保持高相关性的目标点,并定义为PS点; 然后,依据相位和形变量的转换关系,获取PS点处的形变信息。同时,对由外部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DEM)不精确引入的误差相位项 Δφtopo进行估计,进而获取外部DEM的误差信息。

永久散射体对(persistent scatterer pair,PSP)方法是传统PS InSAR算法的进一步升级,其核心思想是定义和分析PS点对。PS点对的联合分析能够降低空间相关性误差(如大气相位误差)对形变反演结果的影响。因此,这种方法也能够克服传统PS InSAR算法的限制,并且获取密度更高的PS点对[13,14]

PSP算法的核心步骤是迭代建立PSP网格,并估计PS点对之间的相对形变速率和相对高程差。由于形成PS点对的2个PS点距离较近,在干涉相位中的大气相位项 Δφatmo和轨道误差相位项 Δφtrack基本相同,那么这2个PS点的干涉相位差可以建模为

δφa,i=4πλTiδva+Biδharsinθ+εa,i,

式中: Ti表示第 i幅SAR图像相对于参考SAR图像的时间; δva表示第 a个PS点对中2个PS点的相对形变速率; Bi表示第 i幅干涉图的有效基线; δha表示第 a个PS点对中2个PS点的相对高程差; r表示目标点的斜距; θ表示下视角; εa,i表示噪声和未建模的误差。一般来说,如果 εa,i较小,那么这个像素点对就可以被认为是PS点对,并称之为PSP。

为了从数学模型上判断PSP,可以先定义第 a个PSP的时间相关系数,即

γa=maxδva,δhaiωa,iexp(jεa,i)=maxδva,δhaiωa,iexpjδφa,i-4πλTiδva+Biδharsinθ,

式中: ωa,i表示第 a个像素点在第 i幅干涉图像中所对应的权重值,简单情况下可全设置为1; j表示虚数符号。在处理过程中,先对未知参数 δvaδha进行最佳估计,然后计算 γa。同时,设定时间相关系数阈值 γThreshold,当 γa>γThreshold时,这个像素点对可以被判定为PS点对。

2 研究区地铁建设概况及数据源

深圳市是中国大陆地区第五个拥有地铁系统的城市。截至2017年1月1日,深圳地铁共有8条线路、199座车站、运营线路总长285 km,居全国第四。根据深圳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2016—2030)规划方案,深圳市共规划城市轨道线路32条,总规模约1 142 km(含弹性发展线路约53 km),由市域快线和普速线路2个层次构成。其中,市域快线8条,总规模约412 km,普速线路24条,总规模约730 km。高速密集的地铁施工势必会对沿线周边建筑物造成安全隐患。

为了对研究区开展形变监测,基于意大利COSMO-SkyMed系统获取的深圳西部51景3 m空间分辨率条带模式下的SAR干涉图像序列,本文利用PSP-InSAR技术[13,14],获取了2013年9月—2016年9月3 a内研究区所有PS点的三维位置信息,形变速率信息和形变历史信息。一般来说,COSMO-SkyMed系统每次观测的覆盖范围可达上千km2。空间分辨率最高可以达到1 m,形变测量精度可达mm量级[7]。同时,由于该星座系统包含4颗同轨运行的SAR卫星,形变测量的时间分辨率最高可达16 d重访4次[17]。因此,基于该系统的InSAR数据特别适合对地铁沿线大面积范围内的建筑物开展定期形变监测。

本文所用的数据信息如表1所示。

表1   研究区InSAR数据基本参数

Tab.1  Basic parameters of InSAR data in study area

参数参数值
拍摄模式条带模式
空间分辨率/ m3
升\降轨模式降轨
极化方式HH
中心下视角/(°)32.23
影像数量/景51
监测起始时间20130914
监测终止时间20160825
InSAR处理算法Enhanced PSP

新窗口打开| 下载CSV


研究试点区域位于深圳市9号线某地铁站周边,如图2所示。在地铁站南侧为老旧城中村,该区域内建筑物密度大,且房屋较为老旧。在地铁站的北侧为新建小区,经过新一轮的规划和重建,该区域建筑物分布较为合理,且房屋使用年限不长。

图2

图2   深圳地铁9号线试点地铁站周边WorldView卫星图像

(拍摄时间2015年4月14日)

Fig.2   WorldView image around the study area


3 试点地铁站周边形变监测分析

3.1 试点地铁站主体施工方案

根据《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9号线BT项目9103标段XX地铁站主体施工方案》,试点地铁站主体结构采用盖挖逆作法进行施工,其结构型式为双层岛式结构。其施工方案如表2所示。为了保证施工过程中梅林路能通车,如图3所示,在顶板施工的过程中分为2个工期,一期对应于梅林路南侧部分顶板施工; 二期对应于梅林路北侧部分顶板施工。

表2   试点地铁站施工方案

Tab.2  Construction scheme of the subway station

任务名称工期/d开始时间结束时间
一期顶板施工302014032820140426
二期顶板施工302014090120140930
中板施工602014081820141016
底板施工602014110120141230
负二层侧墙施工452014123120150213
负一层侧墙施工302015021420150315

新窗口打开| 下载CSV


图3

图3   试点地铁站施工期间光学图像

Fig.3   Optical images during the subway station construction


3.2 试点地铁站周边地层分布分析

依据深圳市地质资料,试点地铁站周边地层分布如图4所示。在目标区域的范围内,主要是第四系全新统冲积层(Qhal)。一般而言,深圳市内的冲积层由砂及黏土夹泥炭组成,厚度大于3 m。根据详细的钻孔资料,该区域土层由下而上分别为: 杂色砾石层、含角砾黏土质砂、砾石层、含卵石砂质黏土、细砂黏土。由基础地质资料可知,因为地层结构较为松软,当受到施工影响后,目标区域较易发生地面沉降。

图4

图4   试点地铁站周边的地层分布

Fig.4   Stratigraphic distribution around the subway station


3.3 试点地铁站周边建筑物形变分析

3.3.1 地铁不同施工阶段对建筑物的影响

InSAR技术在目标区域内共获取4 517个PS点,大部分PS点都位于建筑物之上。在2013年9月—2016年9月3 a内研究区域PS点的年平均形变速率如图5所示。参考点位于地铁站南侧约220 m的位置。PS点形变值为负(红色),表示该点沿远离雷达方向形变; PS点形变值为正(蓝色),表示该点沿朝向雷达方向形变。通过图像分析可以看出,在地铁站沿线,部分建筑物存在形变现象,尤其是在地铁站沿线南侧,形变现象较为明显。

图5

图5   试点地铁站周边2013年9月—2016年9月期间年平均形变速率

Fig.5   PS velocity around subway station from Sep. 2013 to Sep. 2016


图5中显示的是PS点在3 a内的平均形变速率,能反映目标点在整个监测时间段内整体的形变趋势,却不能直接反映目标点在不同时间段内的形变趋势变化信息。如果具体分析每个PS点的形变监测序列,则能研究每个目标在不同时间段的具体形变细节情况。其中2个PS点A和B的形变演化历史分别如图6所示。

图6

图6   A和B点的形变演化历史

Fig.6   Deformation evolution history of A and B


通过对比,并结合表2所示的地铁站施工方案,可以归纳出2个重要的时间区间(紫色虚线范围)。第一时间区间为2014年2月—2014年5月,A点有较为明显的形变,而B点则几乎没有明显的变化。这与地铁站的施工进程有明显关系,在此期间,地铁站南侧部分正在进行基坑开挖及一期顶板浇筑施工,基坑开挖不深。考虑到A点距基坑较近,因此存在明显的形变; 而距基坑较远的地铁站北侧B点,形变则不明显。第二时间段为2014年9月—2015年8月,A点和B点均存在较明显的形变。在此期间内,地铁站北侧部分基坑开挖,B点也随即开始出现形变。同时,地铁站的地下主体结构也逐渐开始施工,地下空间施工较深,因此地铁站南侧的A点也依旧存在非常明显的形变。同时,在2015年8月之后,A点和B点均出现一定程度朝向雷达方向的形变,依据地铁施工方案初步分析,该现象与地铁施工后井位回灌相关,具体原因需结合当地水位变化数据进一步开展研究。

图7分别显示了在2个不同时期内该区域所有PS点的形变速率。通过对比,可以分析地铁站施工不同阶段对周边建筑物的影响。在第一时期(2014年2月—2014年5月),只有地铁站南侧临近基坑的建筑物存在明显形变,这是因为这个阶段只有地铁站南侧基坑正在施工,且基坑开挖不深,沉降现象对周边影响的空间范围较小,仅分布在基坑周围。在第二时期(2014年9月—2015年8月),由于地铁站北侧基坑开始施工,其北侧的建筑物开始出现形变。同时,由于该时期也正在对地铁站地下空间部分进行施工,开挖深度较大,对周边的影响范围也较大,在地铁站东侧和南侧的建筑物均出现大范围的形变现象,尤其是在地铁站南侧城中村的西北部,沉降现象特别明显,最大形变速率超过20 mm/a。

图7

图7   PS在2个时期内的形变速率

Fig.7   PS velocity during the two periods


同时,对比第二时期地铁站南北两侧建筑物的形变情况,地铁站南侧存在明显形变的建筑物数量较多,而地铁站北侧则相对较少。综合当地建筑物与地质资料的联合分析可知,由于研究区地铁站南北两侧的地层结构相同,都是第四系全新统冲积层,均属于较易发生沉降的地层。并且地铁站南侧为老旧城中村,建筑物使用年限较长,地基也相对不牢固,而在地铁站北侧为新建小区,经过新一轮的重建,建筑物相对较新,地基更为牢固,其抵抗沉降风险的能力也更强,进而形变相对较小。因此地铁站南北侧出现形变差异的现象主要与建筑物结构相关。考虑到当前目标的详细资料不足,具体原因需要结合更多数据开展深入分析。

3.3.2 建筑物差异形变分析

为了更详细地分析建筑物不同部位的差异性形变,选择地铁站南侧的一栋建筑物作为重点目标,位于图5中蓝色矩形范围。该栋建筑物上PS点形变速率如图8所示。考虑到地面上的PS点可能会影响形变分析结果,在数据处理过程中已经将高程值与地面高程值之差在5 m范围内的PS点剔除。

图8

图8   目标建筑物PS点的形变速率

Fig.8   PS velocity on the target building


在目标建筑物PS点集合中选出累积形变量最大和最小的PS点,在图中分别用C和D标识,它们在空间位置上的水平距离为17.2 m。为了更好地分析建筑物的倾斜信息,先将PS点的形变投影到垂直方向,并利用2个PS点间的沉降差来分析倾斜量 TCD,计算公式为

TCD=(dC,ver-dD,ver)/lCD,

式中: dC,verdD,ver分别表示C点和D点投影到垂直方向上的沉降量; lCD表示2点的水平距离。图9分别显示了2点的差异沉降序列和倾斜演化序列。

图9

图9   C点和D点的差异沉降序列和倾斜演化序列

Fig.9   Differential subsidence evolution and tilt evolution between C and D


图9(a)可以看出,以2013年9月14日为时间基点,在2016年8月22日,2点的累积差异沉降为30.6 mm,倾斜量为1.8‰,目标建筑物朝向D点倾斜。依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11》,该栋建筑物的累积倾斜值虽未超过2‰的危险标准,但也说明已经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同时,依据倾斜演化曲线,在第一时期(2014年2月—2014年5月)和第二时期(2014年9月—2015年8月),建筑物的倾斜速率明显增加。

3.3.3 InSAR形变测量数据与水准数据对比验证

为了验证InSAR技术的形变测量精度,在研究区域内选取了1个水准测量点(图8五角星位置),从2014年9月—2015年7月期间共获取31次水准测量数据。为了对比InSAR与水准数据的偏差,需要首先将InSAR形变测量结果投影至垂直方向。图10显示了水准点与附近PS点形变监测结果的对比。

图10

图10   InSAR数据与水准数据对比

Fig.10   Comparison between the InSAR data and the leveling data


从结果上看,InSAR测量结果与水准测量结果在趋势上是一致的,且两者形变速率仅相差0.7 mm/a。通过与水准测量数据的比较,验证了InSAR技术的形变测量精度。

3.3.4 现场实地调研

实地调研照片分别如图11所示。试点地铁站南侧建筑物照片可以明显看出,该区域的老旧建筑物较多; 在2栋建筑物的墙角分别发现了明显的横向和纵向裂缝,说明沉降现象已经对这2栋建筑物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安全隐患。同时,依据研究区域实地踏勘结果,在大部分形变测量较大的建筑物上也都发现了相应的裂缝和裂纹。实地调研也从一定程度上验证了基于InSAR形变测量数据初步评估建筑物风险结果的正确性。未来,需要针对这些建筑物的不均匀沉降及倾斜程度进行地面精确测量,进一步评估建筑物的安全等级。

图11

图11   实地调研照片

Fig.11   Field survey photos


4 结论

基于PSP-InSAR技术获取的2013年9月—2016年9月期间深圳市形变数据(SAR数据源来自COSMO-SkyMed系统),以深圳市地铁9号线某地铁站周边建筑物为研究试点,对其开展了详细的形变分析及初步风险评估,成果总结如下:

1)结合地铁站施工过程,详细分析了研究区在2个重要时间段内形变趋势的变化情况。在第一时间段(2014年2月—2014年5月),仅地铁站南侧紧邻基坑的少量建筑物存在明显形变。主要是因为在此时间段内,只有地铁站南侧基坑施工,且基坑开挖不深,进而只有邻近基坑的目标出现形变。在第二时间段(2014年9月—2015年8月)地铁站北侧的建筑物及地铁站南侧的大量建筑物均出现明显的形变。其原因是在该时间段内,地铁站北侧基坑及地下空间开始施工,开挖深度较大,地铁站南北两侧的建筑物均出现形变。尤其是在地铁站南侧城中村的西北部,形变现象特别明显,最大形变速率超过20 mm/a。经过进一步分析,研究区域地层相同,都是第四系全新统冲积层,属于较易发生沉降的类型。而在地铁站南侧为老旧城中村,北侧为新建小区,形变幅度的区别可能与建筑物自身地基及其抗形变能力相关。

2)选择研究区域内一栋建筑物为研究对象,依据建筑物不同部位PS点的差异沉降量计算其最大倾斜量,在监测时间段内累积倾斜量达1.8‰,接近《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中规定的2‰。同时,在上述地铁施工的2个主要阶段,倾斜速率明显增加。

3)与当地水准数据对比后可知,InSAR与水准测量结果在形变趋势上一致,形变速率也仅相差0.7 mm/a,验证了InSAR技术形变测量的准确性。

4)对研究区域开展实地踏勘,在大部分形变测量结果较大的建筑物上都发现了相应的裂缝和裂纹。实地调研也从一定程度上验证了基于InSAR形变测量数据初步评估建筑物风险结果的正确性。

基于COSMO-SkyMed数据的InSAR形变测量技术能在观测区域内获取高密度的测量点,形变测量精度能达到mm量级,完全有能力对目标进行大面积范围、较长时间段、高精度的形变监测,但是InSAR数据时间分辨率较低,获取的信息也存在一定局限性,且已获取水准测量的数据量也偏少。因此,下阶段的工作需要结合多重监测技术对建筑物的形变状态开展深入分析和研究。在未来的应用过程中,实现对整个城市内所有建筑物开展安全普查,并与传统测量手段相结合,针对整个城市进行风险评估及灾害预警。

志谢:

感谢北京东方至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的PSP-InSAR形变数据库(基于COSMO-SkyMed数据源)。

参考文献

高飞 .

城市地铁隧道施工引起的地面沉降

[J].城市建筑, 2016(18):338.

[本文引用: 1]

Gao F .

Ground surface settlement due to urban tunnel construction

[J].Urbanism and Architecture, 2016(18):338.

[本文引用: 1]

Bamler R, Hartl P .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interferometry

[J]. Inverse Problems, 1998,14(4):1-54.

DOI:10.1088/0266-5611/14/1/002      URL     [本文引用: 1]

廖明生, 王腾 . 时间序列InSAR技术与应用[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14.

[本文引用: 1]

Liao M S, Wang T. Time Series InSAR Technology and Its Application[M]. Beijing: Science Press, 2014.

[本文引用: 1]

朱建军, 李志伟, 胡俊 .

InSAR变形监测方法与研究进展

[J]. 测绘学报, 2017,46(10):1717-1733.

[本文引用: 1]

Zhu J J, Li Z W, Hu J .

Research progress and methods of InSAR for deformation monitoring

[J]. Acta Geodaetica et Cartographica Sinica, 2017,46(10):1717-1733.

[本文引用: 1]

葛大庆, 殷跃平, 王艳 , .

地面沉降-回弹及地下水位波动的InSAR长时序监测——以德州市为例

[J]. 国土资源遥感, 2014,26(1):103-109.doi: 10.6046/gtzyyg.2014.01.18.

Magsci     [本文引用: 1]

<p>过量开采地下水是诱发地面沉降的主要原因。以山东省德州地区季节性地面沉降-回弹为例,研究了利用相干目标(coherent target,CT)时序分析技术的地表形变InSAR监测技术。通过对该地区ENVISAT卫星ASAR数据的时序分析,获取了2004年1月&mdash;2010年10月近7 a间地面沉降场的时空演变过程。针对德州市地面变形表现出的季节性特征,综合地下水开采、水准监测和降水量等资料的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地面沉降主要受地下水季节性开采以及年降水量变化的控制,形成了每年3&mdash;8月快速下降,9月&mdash;翌年2月逐步回弹的变化特征,因此认为该区地面沉降与地下水位变化密切相关。</p>

Ge D Q, Yin Y P, Wang Y , et al.

Seasonal subsidence-rebound and ground water level changes monitoring by using coherent target InSAR technique:A case study of Dezhou,Shandong

[J]. Remote Sensing for Land and Resources, 2014,26(1):103-109.doi: 10.6046/gtzyyg.2014.01.18.

Magsci     [本文引用: 1]

刘一霖, 张勤, 黄海军 , .

矿区地表大量级沉陷形变短基线集InSAR监测分析

[J]. 国土资源遥感, 2017,29(2):144-151.doi: 10.6046/gtzyyg.2017.02.21.

[本文引用: 1]

Liu Y L, Zhang Q, Huang H J , et al.

Monitoring and analyzing large scale land subsidence over the mining area using small baseline subset InSAR

[J]. Remote Sensing for Land and Resources, 2017,29(2):144-151.doi: 10.6046/gtzyyg.2017.02.21.

[本文引用: 1]

赵亿, 钱乐, 杨魁 .

探讨InSAR技术在城市建筑物沉降监测中的精度

[J].城市勘测, 2015(3):115-119.

[本文引用: 2]

Zhao Y, Qian L, Yang K .

The discussion of InSAR accuracy in the urban building subsidence monitoring

[J].Urban Geotechnical Investigation and Surveying, 2015(3):115-119.

[本文引用: 2]

Gernhardt S, Bamler R .

Deformation monitoring of single buildings using meter-resolution SAR data in PSI

[J]. ISPRS Journal of Photogrammetry and Remote Sensing, 2012,73(9):68-79.

DOI:10.1016/j.isprsjprs.2012.06.009      URL     [本文引用: 1]

Bianchini S, Pratesi F, Nolesini T , et al.

Building deformation assessment by means of persistent scatterer interferometry analysis on a landslide-affected area:The Volterra (Italy) case study

[J]. Remote Sensing, 2015,7(4):4678-4701.

DOI:10.3390/rs70404678      URL     [本文引用: 1]

Tapete D, Fanti R, Cecchi R , et al.

Satellite Radar interferometry for monitoring and early-stage warning of structural instability in archaeological sites

[J]. Journal of Geophysics and Engineering, 2012,9(4):10-25.

DOI:10.1088/1742-2132/9/4/S10      URL     [本文引用: 1]

陈蓓蓓, 宫辉力, 李小娟 , .

基于InSAR技术北京地区地面沉降监测与风险分析

[J].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11,27(2):16-20.

[本文引用: 1]

Chen P P, Gong H L, Li X J , et al.

Monitoring and risk analysis of land subsidence in Beijing based on 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InSAR) technique

[J]. Geography and Geo-Information Science, 2011,27(2):16-20.

[本文引用: 1]

秦晓琼, 廖明生, 杨梦诗 , .

应用高分辨率PS-InSAR技术监测上海动迁房歪斜形变

[J].测绘通报, 2016(6):18-21.

[本文引用: 1]

Qing X Q, Liao M S, Yang M S , et al.

Monitoring Shanghai relocation housing skew deformation using high resolution PS-InSAR technolo-gy

[J].Bulletin of Surveying and Mapping, 2016(6):18-21.

[本文引用: 1]

Costantini M, Falco S, Malvarosa F, et al.

A new method for identification and analysis of persistent scatterers in series of SAR images

[C]//IEEE International 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 Symposium (IGARSS).Boston:IEEE, 2008: 449-452.

[本文引用: 3]

Costantini M, Falco S, Malvarosa F , et al.

Persistent scatterer pair interferometry:Approach and application to COSMO-SkyMed SAR data

[J]. IEEE Journal of Selected Topics in Applied Earth Observations and Remote Sensing, 2014,7(7):2869-2879.

DOI:10.1109/JSTARS.2014.2343915      URL     [本文引用: 3]

Ferretti A, Prati C, Rocca F .

Nonlinear subsidence rate estimation using permanent scatterers in differential SAR interferometry

[J]. IEEE Transactions on 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 2000,38(5):2202-2212.

DOI:10.1109/36.868878      URL     [本文引用: 1]

Ferretti A, Prati C, Rocca F .

Permanent scatterers in SAR interfero-metry

[J]. IEEE Transactions on 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 2001,39(1):8-20.

DOI:10.1109/36.898661      URL     [本文引用: 1]

Covello F.Battazza F.Coletta A , et al.

COSMO-SkyMed an existing opportunity for observing the Earth

[J]. Journal of Geodynamics, 2010,49(3-4):171-180.

DOI:10.1016/j.jog.2010.01.001      URL     [本文引用: 1]

/

京ICP备05055290号-2
版权所有 © 2015 《自然资源遥感》编辑部
地址:北京学院路31号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 邮编:100083
电话:010-62060291/62060292 E-mail:zrzyyg@163.com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