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资源遥感, 2019, 31(2): 224-230 doi: 10.6046/gtzyyg.2019.02.31

技术应用

遥感技术在滇西南植被覆盖区地质填图中的应用

胡官兵1, 刘舫1, 党伟1, 杨坤2, 陈庆松2

1.云南省地质技术信息中心,昆明 650051

2.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黄金第十支队,昆明 650111

Application of remote sensing technology to geological mapping in the vegetation covered area of southwest Yunnan

HU Guanbing1, LIU Fang1, DANG Wei1, YANG Kun2, CHEN Qingsong2

1.Yunnan Center of Geological and Technical Information, Kunming 650051, China

2.No.10 Detachment of General Gold Party, Chinese People’s Armed Police Force, Kunming 650111, China;

责任编辑: 陈理

收稿日期: 2018-04-4   修回日期: 2018-06-21   网络出版日期: 2019-06-15

基金资助: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云南幸福展、南段、曼燕幅1∶5万区域地质矿产调查”资助.  DD2016008005

Received: 2018-04-4   Revised: 2018-06-21   Online: 2019-06-15

作者简介 About authors

胡官兵(1986-),男,硕士,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区域地质调查遥感地质方面工作。Email:huguanbing@126.com。 。

摘要

研究区地处我国西南热带雨林区,气候湿润多雨,土壤植被较发育、基岩出露少,给遥感地质解译带来了很大困难。为最大限度地降低热带雨林覆盖区所带来干扰因素的影响,采用高空间分辨率遥感数据、雷达遥感数据和高程数据等,在常规遥感地质解译方法的基础上,利用植被和土壤与下伏基岩的关联性、地形地貌与地质体的关联性和人类工程活动与岩性的关联性,总结出研究区内各地质体在色调、形态、地貌和人类工程活动等方面的解译标志,开展了热带雨林覆盖区遥感地质解译和地质填图,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可为类似区域地质调查提供较可靠的遥感地质解译方法参考。

关键词: 热带雨林覆盖区 ; 遥感地质解译 ; 区域地质调查 ; 西双版纳

Abstract

The research area is located in the tropical rainforest region in Southwest China, with a humid and rainy climate, and there are many soils and vegetation in this area and few exposed rocks. These factors have brought great difficulties to remote sensing mapping. In order to minimize the impact of disturbances caused by tropical rainforest coverage areas, the authors used high spatial resolution remote sensing data, Radar remote sensing data, and elevation data. On the basis of conventional remote sensing geological interpretation methods, the authors used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vegetation and underlying bedrock, soil and underlying bedrock, topography and geological bodies, human engineering activities and lithology to summarize the interpreting marks of various geological bodies in this region such as hue, morphology, geomorphology, and human engineering activities and develop remote sensing geological interpretation and geological mapping of tropical rainforest coverage areas, thus achieving good results and providing relatively reliable remote sensing geological interpretation methods for similar regional geological surveys.

Keywords: tropical rainforest coverage area ; remote sensing geological interpretation ; regional geological survey ; Xishuangbanna

PDF (4478KB) 元数据 多维度评价 相关文章 导出 EndNote| Ris| Bibtex  收藏本文

本文引用格式

胡官兵, 刘舫, 党伟, 杨坤, 陈庆松. 遥感技术在滇西南植被覆盖区地质填图中的应用. 国土资源遥感[J], 2019, 31(2): 224-230 doi:10.6046/gtzyyg.2019.02.31

HU Guanbing, LIU Fang, DANG Wei, YANG Kun, CHEN Qingsong. Application of remote sensing technology to geological mapping in the vegetation covered area of southwest Yunnan. REMOTE SENSING FOR LAND & RESOURCES[J], 2019, 31(2): 224-230 doi:10.6046/gtzyyg.2019.02.31

0 引言

研究区位于云南省西南边境西双版纳州勐海县和普洱市澜沧县境内,西南侧与缅甸接壤,地理坐标在N22°00'~22°20',E99°45'~100°15'之间。该区地处横断山系纵谷南段、怒江山脉向南延伸的余脉部分,区内山岭纵横交错,地形复杂,植被茂密,并分布有小范围原始森林。在这种热带雨林覆盖区进行野外地质调查难度很大,利用遥感技术辅助填图则可较好地降低野外工作强度,增强工作预见性,提高填图效率。

目前,国内针对遥感地质填图方面的研究,多集中在植被覆盖少、岩石裸露率高的西北干旱地区,并已探索出了一些较成熟的方法[1,2,3,4],而在西南高植被覆盖区开展遥感填图方法的研究还相对较少。现有研究成果主要可分为2个方面: 其一,利用ETM+(TM)或高光谱数据采用合适的样本进行监督分类,通过计算机自动提取岩类信息。陈圣波等[5]利用Hyperion高光谱数据采用一定的数学方法分离出植被和岩石-土壤组分,并将野外实测光谱作为参考光谱,进行光谱特征拟合,进而识别出不同岩石类型; 刘灿等[6]通过利用覆盖区内已有的地质资料建立高精度的训练区,并选择最大似然法进行监督分类,取得了较高的分类精度。其二,通过数据融合、比值分析和波段组合等影像处理方法增强地质信息,并进行目视解译。刘刚等[7]通过遥感数据类型选择、影像处理和遥感解译等方面进行东北森林覆盖区遥感地质调查; 刘超群等[8]总结了南方覆盖区遥感岩性识别的关键因素,包括消除表层土壤和植被的影响,直接提取岩性信息,或者通过研究土壤、植被与岩性的关联,达到识别岩性的目的,并认为高空间分辨率、高光谱分辨率和雷达遥感将成为植被覆盖区地质信息提取的发展趋势。

由于研究区处于我国西南热带雨林区,气候湿润多雨,土壤植被发育、基岩出露少,利用单一的遥感数据源,或者进行常规的计算机自动提取地质信息,精度低、局限性大。因此,本研究针对区内高植被覆盖的特点,从数据源选择和解译方法等方面来最大限度地降低高植被覆盖对遥感解译的干扰。在数据源选择方面,受热带雨林覆盖影响,区内基岩与土壤断续出露、不连续且出露范围较窄,利用一般中低空间分辨率遥感数据难于识别,而采用高空间分辨率遥感数据则能较好地揭示地质体的局部细节信息; 同时雷达遥感数据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消除植被影响、突出形态特征信息。一般遥感影像为平面视图,难以突出地形、地貌特征; 利用三维高程渲染图不仅可从多角度立体显示地形起伏和山体的基本形态(如山脊、沟谷、鞍部等),提高遥感影像对地貌形态的可读性,还可以不考虑地表植被覆盖的影响,专注形态信息,有助于地质信息提取尤其是构造分析[9]。在解译方法方面,通过采用以上多源数据,利用土壤与下伏基岩的关联性、地形地貌与地质体的关联性和人类工程活动与岩性的关联性等特点,总结出研究区内各地质体在色调、形态、影纹、地貌和人类工程活动等方面的解译标志,有助于植被覆盖区地质信息的提取,进而有助于热带雨林覆盖区遥感地质解译和地质填图。

1 区域地质地貌概况

研究区属热带山地季风气候区,温湿多雨; 在地貌上位于横断山系南部,属中高山区,河谷深切,地形复杂、相对高差大; 表层土壤厚、植被发育、岩石裸露率低,根据采用ETM+遥感数据提取的植被信息,研究区植被覆盖度高达53.65%,因而造成岩石光谱信息与植被、土壤光谱信息混合,难于通过基岩的光谱反射特征直接进行解译区分。

研究区属于西藏—三江造山系,横跨怒江—昌宁—孟连结合带之澜沧俯冲增生杂岩和扬子西缘多岛-弧-盆系之碧罗雪山—临沧陆缘弧带。区内地层缺失较多,仅出露中元古界(澜沧岩群)、泥盆系—石炭系、侏罗系、白垩系、新近系及第四系,各地层接触关系及层序清晰。晚古生代—三叠纪是该区火山岩活动最强烈的时期,二叠纪—三叠纪花岗岩分布于该区东部; 三叠纪后海相沉积基本消失,侏罗系、白垩系以红色碎屑沉积为主,第四系沉积类型多样,山间小盆地堆积、河流阶地广泛发育。地质构造较复杂,褶皱、断裂发育,断裂以NW向为主,并被NE向断裂切割改造[10]

2 遥感数据及其预处理

由于成像原理、相机参数等不同,不同的卫星遥感数据具有不同的空间分辨率、光谱分辨率等地物细节展示特性,对同一地物的反映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对于地质体的解译,单一遥感数据源难以满足要求,需根据解译对象、调查尺度的差异选用合适的遥感数据组合,在不同尺度下对地质体进行解译[11,12,13]。本文结合研究区热带雨林地貌景观区特点、解译地质内容以及前人研究成果和经验等综合考虑,采用SPOT6,Sentinel-1以及Landsat系列OLI和ETM+等多种遥感影像做为解译数据源(表1); 同时利用1∶5万地形图生成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DEM)数据,并制作出三维高程渲染图辅助解译。

表1   解译所用遥感数据源

Tab.1  Remote sensing data for interpretation in this paper

数据源数据轨道/行列号获取时间空间分辨率/m主要用途
SPOT6339075
336032
337185
20160215
20160510
20150505
1.5(全色)
6(多光谱)
大尺度精细地质解译,如不同岩石、土壤反映的色调差异、岩层局部展布形态与产状
Sentinel-12017120720不同形态地质体,尤其构造解译
OLI130/045
131/045
20150228
20150307
15(全色)
30(多光谱)
遥感地质宏观解译,如岩石整体形态、分布情况及大型构造解译; 综合矿物蚀变信息提取
ETM+130/045
131/045
20030219
20030226
15(全色)
30(多光谱)
60(热红外)

新窗口打开| 下载CSV


对Landsat系列OLI和ETM+数据,利用影像覆盖面积大、色调信息丰富等特点,对研究区及周边大范围进行中小尺度的遥感地质宏观解译,如所处大地构造遥感特征分析。该数据每景覆盖范围大,为34 225 km2,同时具有数据易获取且不同时相数据多等特点,数据预处理包括常规的大气校正、几何纠正、镶嵌和融合等。

对SPOT6数据,利用其高空间分辨率特征进行详细遥感解译,尤其是局部地层岩性解译。该数据共有5个波段,其全色波段空间分辨率为1.5 m,每景覆盖范围为3 600 km2。研究区共涉及3景SPOT6数据。数据预处理包括正射校正、融合和无缝镶嵌等,并采用B3(R),B2(G),B1(B)波段组合生成空间分辨率为1.5 m的真彩色融合影像。

对Sentinel-1数据,利用雷达数据具有一定的穿透性及形态探测能力,辅助进行地质体尤其是构造的解译。本文采用的Sentinel-1数据为C波段合成孔径雷达数据,参数特征如下: 成像模式为侧视成像,入射角为39.327°,极化方式为VV和VH。对雷达数据处理的方法不同于光学影像,根据传感器工作模式、成像机理,进行相应的数据处理,包括多视处理、单影像滤波、地理编码和地理定标等,获取研究区各地质体后向散射系数灰度图。

对三维高程渲染图,利用其形态结构信息丰富的特点进行辅助解译。基于等高线数据,通过ArcGIS软件三维分析模块制作出DEM栅格图及山体阴影图,并通过对DEM图层设置一定的透明度(本文采用30%透明度),叠加于山体阴影图之上,制作出研究区三维高程渲染图。

3 遥感地质特征分析与解译标志建立

对于遥感地质填图,岩性和地质构造识别是遥感地质解译的基础,其他地质解译都是在这两者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分别从色调、形态、地貌和人类工程活动等4个方面阐述岩性和构造在植被覆盖区的解译标志。

3.1 色调特征差异

在基岩裸露区,不同类型的岩石,由于其组成矿物大小、颜色等差异,具有不同的光谱反射特征,进而引起遥感影像中表现出不同明暗、不同颜色、不同色调饱和度等特征,是识别岩石类型的重要标志。在热带雨林覆盖区,色调差异更多是反映地表覆盖植被、土壤类型及其混合体的差异。

对于植被与下伏基岩的关联性,根据不同遥感影像上,植被、土壤在色调、纹理方面的差异,间接推断出其植被覆盖下的岩石类型。如区内的白云岩,因风化土层薄,大多仅十几cm厚,地表植被难于承载大型树种,多以灌木林为主,偶有乔木。ETM+ B7(R),B4(G),B1(B)波段假彩色合成影像上植被色调偏浅绿,相比周边碎屑岩分布区植被色调更淡。SPOT6高空间分辨率影像上,白云岩覆盖区域为植被、土壤和基岩混合色调信息,对比周边碎屑岩类密集的绿色区域,色调差异大。同时在研究中,采集了不同岩石覆盖区域地表植被信息,包括植被反射光谱信息、生长信息(种类、海拔等),对遥感数据中植被的光谱曲线与实际光谱曲线进行拟合,建立植被光谱特征与相应岩石的关联关系,以获取植被下伏岩石的类型信息。

对于土壤与下伏基岩的关联性,由于不同基岩风化产生的土壤形成不同的色调,通过SPOT6高空间分辨率卫星数据,能对这些零散出露的土壤颜色进行很好地区分。如研究区内的临沧花岗岩体,其岩性主要为二长花岗岩、花岗斑岩,其组成矿物斜长石、云母多强风化成高岭土或黏土,颜色多为灰白色,在遥感影像中多呈灰白、灰黄色; 而侏罗系花开左组(J2h)岩性多为灰紫色砂砾岩、砂岩、粉砂岩、泥岩等,风化后形成的土壤呈紫红色,在影像中的色调与花岗岩差异大(图1),较易区分。

图1

图1   花岗岩与侏罗系红层风化土壤色调差异

(SPOT6 B3(R),B2(G),B1(B)真彩色合成)

Fig.1   Difference of granite and Jurassic red rock formations


对于松散沉积物含量较多的第四系,其主要反映含水差异,如该区第四系沉积物的含水地段,因水体的反射率总体上比较低,从而在全色波段影像中相比其他地质体色调较深; 同时水体的反射率随着波长的增大逐渐降低,从而含水地段在ETM+ B7(R),B4(G),B1(B)假彩色合成影像中色调偏向于波长较短的B1波段,呈偏蓝色(图2)。

图2

图2   第四系不同含水量形成的色调差异

(ETM+ B7(R),B4(G),B1(B)假彩色合成)

Fig.2   Difference of Quaternary with different water content


对于断裂构造,可利用Landsat数据波段多、色调信息丰富的优势进行解译,在影像中表现为不同色调的界面呈直线状展布,或色调差异沿狭长线状或带状分布。直线状色调异常的清晰程度与断裂切割深度、断裂强弱有关,直线状色调异常弱可能是断裂埋藏深、活动弱的表现。

3.2 形态特征差异

不同性质地质体具有不同的形态特征。形态特征既是地质体物理化学特性的综合反映,也是地质体抗风化、抗剥蚀能力的具体表现。地质体形态包括整体形态和局部地质体形态。整体形态为地质体在区内整体的展布特点,中低空间分辨率遥感数据可宏观展现地质体的分布形态。如区内花岗岩侵入体多呈圆形、椭圆形、透镜状、肾状分布; 沉积岩多呈层状、条带状分布,带状纹理结构是其典型的解译标志,可在较大范围内呈条带状延伸。局部形态则在大比例尺度下反映地质体的细节形态,如在SPOT6高空间分辨率影像中,研究区内南段组(DCn)地层因岩性多为粗细相间的韵律层序,在影像中可见清晰的层理条纹或条带线; 同时因其地层产状多呈中等倾斜,在影像中表现出一系列“三角形”沿走向分布,根据岩层三角面可识别其产状(图3)。

图3

图3   南段组碎屑岩层理条带状影像特征

(SPOT6 B3(R),B2(G),B1(B)真彩色合成)

Fig.3   Strip image characteristics of clastic rock of NanDuan Formation


对于断裂,根据不同性质其表现出的整体形态特征也不一样,压性断层多表现为舒缓波状的形态特征; 张性断层多表现出锯齿状形态特征; 扭性断层多表现出平直光滑的线性特征。为消除地表覆盖干扰因素,采用三维高程渲染图和雷达数据消除地表高植被覆盖的影响,直接通过形态信息反映相应的地质体; 同时三维数据增加了山体的立体感,对断裂在山区表现的细节形态特征有较强的视觉效果,如区内断裂发育处往往表现出一连串呈线状排列的负地形,通过山的垭口处也表现出线性特征(图4)。

图4

图4   断裂在三维高程渲染图中的特征

Fig.4   Characteristics of fault displayed in three-dimensional elevation renderings


在Sentinel-1 VV极化雷达影像中,发展河断裂(F3)表现为线性异常特征,断裂两侧影纹为山体结构造成的树枝状影纹; 断裂通过处多为河谷、第四系松散沉积物,后向散射系数低,表现出光滑的带状影纹(图5)。

图5

图5   发展河断裂雷达影像

Fig.5   Radar image features of Fazhanhe Fault


在解译过程中,同时通过相关三维软件如Skyline和ArcScene等,将不同种类遥感影像、不同波段组合与三维高程模型相叠加,建立多种三维可视化遥感地面模型,从不同角度、不同尺度、不同地表纹理展示区内不同地质体的形态特征,提高地质解译精度。

3.3 地貌特征差异

不同岩性由于组成成分及内部结构不同,在物理和化学性质上存在差异,从而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地形地貌[8]。地貌形态包括山脊形态、水系类型、水系密度和植被覆盖程度等。本文利用不同遥感数据源在不同尺度下对地貌形态进行解译,从而间接关联下伏的地质体。如区内惠民岩组(Pt2h.)变质岩类,其原岩多为泥页岩、基性岩等,较易风化剥蚀,常形成低矮浑圆、波状起伏的丘岗,地形平缓; 由于透水性差,地表径流发育,常呈密集树枝状水系,横断面呈“U”形。而花开左组(J2h)底部岩性以砂岩夹砾岩为主,硬度较大,耐风化程度相对较强,在影像中表面粗糙,山势较陡,脊线明显,冲沟横断面一般为“V”形; 节理发育,对水系控制作用明显,水系密度较泥岩小,水系类型以树枝状-格状水系为主; 且研究区内花开左组(J2h)多呈不整合覆盖于惠民岩组(Pt2h.)变质岩之上,因此在地势上比惠民岩组(Pt2h.)更高; 同时花开左组(J2h)底部多为砂砾岩,相对难风化,在影像中两者界线则多为地势转变部位,能较好地圈定其界线(图6)。

图6

图6   惠民岩组变质岩与侏罗系红层地貌差异

(SPOT6 B3(R),B2(G),B1(B)真彩色合成)

Fig.6   Geomorphic differences between metamorphic rocks and Jurassic red strata


区内花岗岩类地貌形态多为低山丘陵,局部为中高山,山脊圆滑,水系发育,多呈树枝状及放射状等,冲沟为“U”型谷。碳酸盐岩中岩溶地貌发育,孤峰石林及溶洞普遍存在,在影像中呈孤立的圆泡状形态排列。

断裂构造在区域内表现出不同地貌单元分界线呈线状展布、河谷或冲沟异常平直、河谷或山脊呈直线状延伸或被切断等特征。

3.4 人类工程活动差异

人类工程活动包括居民点、耕地和矿业活动等人类活动。人类活动和产业活动与地形地貌关系密切,而地形地貌又是地质体的外在表现,与岩石地层、构造分布有紧密联系。区内第四系分布区地势较低,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便于农耕,人工活动形迹明显,居民点密布,道路纵横交错; 而山区尤其是岩性难于风化而形成的陡峭区域,人类活动受限制而分布较少。

区内矿业活动同岩石地层、构造分布关系密切,因此可通过对矿业活动的解译来间接提取所在岩石地层与构造信息。区内采石场多分布于花岗岩、碳酸盐岩区域,煤矿产于三营组(N2s)碎屑岩中,铁矿多分布于惠民岩组(Pt2h.)地层中,受地层控制明显; 金矿受深断裂带及热液活动影响,多产于临沧花岗岩体以西NW向断裂与NE向次级线性构造交汇部位上。对于露天开采的非金属矿、金属矿或能源矿,通过高空间分辨率遥感影像可解译出开采面、中转场地和厂房等设施。如区内某金矿(图7),解译出的露天采场多呈梯形或椭圆形,无植被覆盖,采矿专用道路沿采场呈阶梯状分布,且采场周边植被发育较好,两者影像特征差异明显。

图7

图7   研究区某金矿影像特征

(SPOT6 B3(R),B2(G),B1(B)真彩色合成)

Fig.7   Image characteristics of gold mine


4 遥感地质解译成果

根据以上建立的植被覆盖区各地质体的解译标志,结合野外调查情况,本研究进行了详细的遥感解译,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主要解译成果如下:

1)在岩石地层方面,较好地解译出区内华力西晚期花岗岩、第四系松散沉积物、侏罗系与白垩系红层、晚古生界碎屑岩、澜沧岩群变质岩之间的界线; 并根据地质填图单元,分析总结了区内各地层与岩浆岩的遥感影像特征、可解译程度及岩石地层分布情况等。

2)在构造方面,利用中低空间分辨率遥感数据对研究区及周边所处的大地构造背景进行解译和认定,搭建了构造格架,并解译出区内主要线性断裂构造; 同时根据岩层三角面,获取了大量的地层产状数据。

3)利用高空间分辨率遥感影像解译出区内所有露天开采矿山的相关信息,尤其是对开采面的解译,为矿山地质调查提供了实时性的基础资料。

4)将解译成果与以往地质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对有差异的地段进行了重点解译和野外验证,修改和补充部分地质界线,从而提高了遥感地质解译成果的实用性和可靠性。

5 结论

1)对于植被覆盖区地质填图中遥感数据源的选择,除常规Landsat系列卫星数据外,能较好识别与提取覆盖区中出露的小范围地质体的高空间分辨率遥感数据,能消除植被影响、突出形态信息的三维高程渲染图与雷达数据,都是较为理想的数据源。

2)在植被覆盖区能够直接提取的地质信息较少,更多的是利用与不同岩性相关联的土壤、植被、水系、地形地貌和人类工程活动等间接解译标志进行识别,如植被和土壤与下伏基岩的关联性、人类工程活动与岩性的关联性等,都能在一定程度上获取更多的地质信息。

但是,在植被覆盖区进行遥感地质解译,利用计算机自动提取地质信息的程度还相对较低,以人工目视解译为主,多与解译者的资料掌握情况、地质情况熟悉程度和解译经验等密切相关; 而且提取的地质信息较为零散、模糊,不利于快速全面地获取地质信息,如何突破这一瓶颈制约,仍需不懈的努力。

志谢:

在野外工作中,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黄金第十支队提供了大量的帮助和支持,在此表示感谢。

参考文献

杨金中, 陈薇, 王辉 .

西昆仑成矿带黑恰达坂温泉沟群含铁层位的圈定

[J]. 国土资源遥感, 2017,29(3):191-195.doi: 10.6046/gtzyyg.2017.03.28.

[本文引用: 1]

Yang J Z, Chen W, Wang H .

Delineation of iron formation in Wenquangou Group along Heiqia Pass in West Kunlun metallogenic belt

[J]. Remote Sensing for Land and Resources, 2017,29(3):191-195.doi: 10.6046/gtzyyg.2017.03.28.

[本文引用: 1]

史俊波, 康孔跃, 张辉善 , .

SPOT5数据在西昆仑麻扎构造混杂岩带填图中的应用

[J]. 国土资源遥感, 2016,28(1):107-113.doi: 10.6046/gtzyyg.2016.01.16.

Magsci     [本文引用: 1]

<p>为了加强高精度遥感图像数据在新疆西昆仑等自然地理条件极其恶劣的高海拔、艰险地区数字填图中的应用,提高填图的精度及质量,以麻扎构造混杂岩带填图为例,运用遥感图像预处理(大气校正、几何纠正、影像镶嵌、影像融合、影像裁剪、正射纠正等)、遥感图像增强处理(比值法、主成分分析法等)和地质信息综合分析等方法提取岩石、地层、构造等地质信息,并指导区域地质调查野外工作的开展;总结了SPOT5高精度图像数据在数字填图中的应用方法和效果,认为遥感技术在区域地质调查中起着事半功倍的作用。利用高精度遥感图像数据不仅提高了地质体(特别是构造混杂岩块)边界范围的勾绘精度,对部分非正式填图单位的勾绘也取得一定的成效。</p>

Shi J B, Kang K Y, Zhang H S , et al.

Application of SPOT5 data to geological mapping of Mazha tectonic melange belt in West Kunlun Mountains

[J]. Remote Sensing for Land and Resources, 2016,28(1):107-113.doi: 10.6046/gtzyyg.2016.01.16.

Magsci     [本文引用: 1]

张微, 金谋顺, 张少鹏 , .

高分遥感卫星数据在东昆仑成矿带找矿预测中的应用

[J]. 国土资源遥感, 2016,28(2):112-119.doi: 10.6046/gtzyyg.2016.02.18.

Magsci     [本文引用: 1]

<p>为研究高分辨率(简称&quot;高分&quot;)遥感卫星数据在东昆仑成矿带找矿预测中的应用,通过遥感地质解译与蚀变异常信息提取,从宏观和多角度开展大型矿集区快速预选和找矿有利地段圈定。以东昆仑成矿带红水河地区为研究区,以WorldView-2卫星图像为主要数据源,通过运用图像纠正、假彩色合成、图像增强、数据融合、遥感蚀变异常信息提取、野外验证、化学分析和地质信息综合研究等方法,对研究区进行了遥感地质解译和找矿预测。结果表明,以高分遥感卫星数据为主的数据源,能够快速圈定找矿有利地段,满足我国西部干旱&mdash;半干旱地区的矿产资源勘查和资源评价需求,并为当地矿产勘查工作部署提供基础资料和参考依据。</p>

Zhang W, Jin M S, Zhang S P , et al.

Application of high resolution remote sensing data to ore-prospecting prediction in East Kunlun metallogenic belt

[J]. Remote Sensing for Land and Resources, 2016,28(2):112-119.doi: 10.6046/gtzyyg.2016.02.18.

Magsci     [本文引用: 1]

易欢, 李健强, 韩海辉 , .

遥感技术在阿尔金贝壳滩地区矿产资源综合调查中的应用

[J]. 中国地质调查, 2016,3(4):1-5.

[本文引用: 1]

Yi H, Li J Q, Hai H H , et al.

Application of remote sensing in integrated survey on mineral exploration in Beketan,Altyn

[J]. Geological Survey of China, 2016,3(4):1-5.

[本文引用: 1]

陈圣波, 刘彦丽, 杨倩 , .

植被覆盖区卫星高光谱遥感岩性分类

[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2,42(6):1959-1965.

Magsci     [本文引用: 1]

植被高覆盖区岩石和土壤在遥感图像上表现为弱信息、小目标,如何利用卫星高光谱遥感提取岩性弱信息是目前遥感地质应用中的最大挑战之一。以黑龙江呼玛地区为例,选择美国EO-1卫星Hyperion高光谱数据。由于植被与下伏岩石-土壤的光谱混合,分别计算研究区含土壤因子和不含土壤因子的植被指数,并对两类不同的植被指数进行主成分分析,以此分离植被和岩石-土壤组分。在含土壤因子植被指数主成分分析的二维组分散点图上,明显区分出背景植被与异常岩石-土壤组分,证实了植被与岩石-土壤组分经主成分分析分离的效果。同时在不添加土壤因子植被指数的分析中,明显区分出植被覆盖信息。通过对实验区典型岩石进行野外光谱测试,然后对光谱进行连续统去除处理,将其作为参考光谱,与分离后的岩石-土壤光谱进行光谱特征拟合(SFF),从而成功地识别出研究区内不同岩石类型,特别是玄武岩、流纹岩、砂砾岩、安山质凝灰岩、大理岩和石英片岩识别效果较好。根据研究区内不同岩石地层单元内岩石组合特征,通过分离后的组分合成图像,成功地实现了岩性分类。与已知地质图叠加,证实通过卫星高光谱数据提取的不同岩石类型颜色边界与地质图岩性界线吻合较好。结果表明:通过植被与岩石-土壤光谱组分分离,结合高光谱遥感的光谱特征拟合,能够识别不同的岩石类型,实现植被覆盖区岩性分类。

Chen S B, Liu Y L, Yang Q , et al.

Lithological classification from hyperspectral data in dense vegetation cover area

[J]. Journal of Jilin University(Earth Science Edition), 2012,42(6):1959-1965.

Magsci     [本文引用: 1]

刘灿, 王宏伟 .

高植被覆盖区遥感岩性识别研究

[J].矿物学报, 2011(s1):966-967.

[本文引用: 1]

Liu C, Wang H W .

Study on remote sensing lithology identification in high vegetation coverage area

[J].Journal of Mineralogy, 2011(s1):966-967.

[本文引用: 1]

刘刚, 赵福岳, 段朋 , .

遥感技术在覆盖区区域地质调查中的应用

[C]//遥感科技论坛暨中国遥感应用协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南京, 2005: 46-50.

[本文引用: 1]

Liu G, Zhao F Y, Duan P , et al.

Application of remote sensing technology in geological survey of covered area

[C]//Remote Sensing Technology Forum and Annual Meeting of China Remote Sensing Application Association 2005.Nanjing, 2005: 46-50.

[本文引用: 1]

刘超群, 马祖陆, 莫源富 .

遥感岩性识别研究进展与展望

[J]. 广西科学院学报, 2007,23(2):120-124.

[本文引用: 2]

Liu C Q, Ma Z L, Mo Y F .

Progress and prospect of study on remote sensing lithologic identification

[J]. Journal of Guangxi Academy of Sciences, 2007,23(2):120-124.

[本文引用: 2]

刘小利, 李雪, 李井冈 , .

ETM+和DEM数据在断裂解译中的应用

[J]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2012,32(6):50-53.

Magsci     [本文引用: 1]

<FONT face=Verdana>基于ETM+、ASTER GDEM及其衍生坡度数据,通过影像增强处理和阴影、坡度与三维分析,有效增强了断裂影像,建立了博州地区断裂判读标志,解译出研究区存在北西、北西西、东西、北东等走向主要断裂20余条,其解译结果与地质资料基本一致。</FONT>

Liu X L, Li X, Li J G , et al.

Application of ETM+ and DEM data in fault interpretation

[J]. Geodesy and Geodynamics, 2012,32(6):50-53.

Magsci     [本文引用: 1]

陈庆松, 田翔, 李仕忠 , .

云南省幸福展、南段、曼燕幅1:5万区域地质矿产调查项目总体设计[R]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黄金第十支队, 2016.

[本文引用: 1]

Chen Q S, Tian X, Li S Z , et al.

1:50 000 Scale Overall Design of Geological and Mineral Comprehensive Investion Project of Yunnan Xingfuzhan Nanduan Manyan[R].No.10 Detachment of General Gold Party,

Chinese People’s Armed Police Force, 2016.

[本文引用: 1]

杨金中, 孙廷贵, 秦绪文 , . 高分辨率遥感地质调查[M]. 北京: 测绘出版社, 2013.

[本文引用: 1]

Yang J Z, Sun T G, Qin X W , et al. High Resolution Remote Sensing Technology on Geological Survey[M]. Beijing: Surveying and Mapping Press, 2013.

[本文引用: 1]

刘新星, 陈建平, 曾敏 , .

基于多源遥感数据的西藏羌多地区地质构造解译

[J]. 国土资源遥感, 2015,27(3):154-160.doi: 10.6046/gtzyyg.2015.03.24.

Magsci     [本文引用: 1]

多光谱遥感数据的空间分辨率通常是为解决资源和环境等特定问题而设置的,但是地质构造从区域到手标本可划分为不同尺度,因而单一遥感数据并不能满足多尺度的构造解译。为此,以西藏羌多地区为研究区,利用ETM<sup>+</sup>,ASTER,WorldView2及DEM等多源遥感数据的综合优势,从30 m空间分辨率的ETM<sup>+</sup>和15 m空间分辨率的ASTER到0.5 m空间分辨率的WorldView2这2个层次上解译研究区的构造,取得了显著成效。首先,基于传统的构造信息解译标志,用ETM<sup>+</sup>数据进行构造架构解译,同时运用ASTER数据的波段运算结果间接反映构造信息; 然后,开展WorldView2高空间分辨率数据的综合构造解译分析; 最后,在野外验证的基础上,对解译的构造信息进行室内修正。研究区的地质构造解译结果表明,综合多源遥感数据可以大大提高地质构造解译的准确率,并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较好的应用效果。

Liu X X, Chen J P, Zeng M , et al.

Geological structural interpretation of Qiangduo Area in Tibet based on multi-source remote sensing data

[J]. Remote Sensing for Land and Resources, 2015,27(3):154-160.doi: 10.6046/gtzyyg.2015.03.24.

Magsci     [本文引用: 1]

刘智, 黄洁, 孙小飞 , .

基于GF-1影像的西藏亚东地区构造解译研究

[J]. 中国地质调查, 2017,4(3):17-23.

[本文引用: 1]

Liu Z, Huang J, Sun X F , et al.

Study on interpretation of geological structure in Tibetan Yadong Region using GF-1 satellite images

[J]. Geological Survey of China, 2017,4(3):17-23.

[本文引用: 1]

/

京ICP备05055290号-2
版权所有 © 2015 《自然资源遥感》编辑部
地址:北京学院路31号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 邮编:100083
电话:010-62060291/62060292 E-mail:zrzyyg@163.com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