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评价指标 |  计算公式 |  参数及含义 |       | 均值(U),表示影像像素灰度的平均值 |   |  i和j分别为同一波段影像中各像元的行列号; M和N分别为影像行列数; Z(i,j)为像元的灰度值 |     | 标准差(),反映图像各像元灰度离散情况 |   |  为像元的灰度平均值 |     | 平均梯度(),反映图像对微小细节变化的表达能力 |   |  和分别表示x和y方向的一阶差分 |     | 信息熵(H),表示偏离影像直方图高峰灰度区的大小 |   |  L为图像的最大灰度级; Pi为图像像元灰度值为i的概率 |     | 联合熵(CE),用于评价多波段影像总信息量 |   |  表示图像X和Y的像元灰度值i1和i2的联合分布概率 |     | 空间频率(SF),反映影像的总体活跃程度,可通过行频率和列频率计算 |   |  HF为水平方向频率; VF为垂直方向频率 |     | 结构相似性(SSIM),是符合人眼视觉系统特性的图像质量客观评价指标 |   |  L(X,Y),C(X,Y)和S(X,Y) 分别为亮度比较、对比度比较和结构比较; ,,,和分别为影像X和Y的均值、方差和协方差; C1,C2和C3为常数; C1=(K1×L)2; C2=(K2×L)2; C3=C2/2; K1=0.01; K2=0.03; L=255 |     | 峰值信噪比(PSNR),衡量图像失真或噪声水平的客观指标 |   |  X(i,j)为原始多光谱影像像素值; Y(i,j)为融合影像像素值; Max[Y(i,j)]为融合影像最大值 |     | 光谱扭曲度(Di),用于评价多光谱信息的保持程度 |   |   |     | 评价指标 |  计算公式 |  参数及含义 |     | 偏差指数(D),表示融合影像和原始影像灰度值的偏差 |   |   |     | 相关系数(g),反映2幅影像的相关程度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