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源数据的郯庐断裂带安徽段遥感解译及其空间分布特征
赵卫东, 郑勇, 章浩南, 姜琼, 卫佳佳

Remote sensing interpretation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nhui segment of Tanlu fault zone based on multi-source data
Weidong ZHAO, Yong ZHENG, Haonan ZHANG, Qiong JIANG, Jiajia WEI
表1 郯庐断裂带安徽段断裂构造解译标志(据文献[20]修改)
Tab.1 Interpretation marks of fracture structures in the study area
断裂解译标志 主要内容
水平解译标志 色调 由于断裂两侧地层、构造不同而形成不同色调分界线,2种不同色调分界面呈线状延伸,如在地貌单元上表现为平原与丘陵、平原与山地的分界线等
水系 水系局部河段出现异常,如直角状急转弯、直线和折线河段,长而直的峡谷,水系呈现串珠状排列或呈线状分布
植被 植被稀少带、茂盛带或生长异常带,有规律分布
垂直解译标志 山脊线 山脊线等地貌要素的错动呈线状排列
低洼地形 低洼地形如线状沟谷等呈线状分布,且具有明显方向性
断层三角面 一系列断层三角面整齐排布,断层三角面在影像上常表现为暗色调阴影
综合景观 断裂两侧的色调、地貌、水系、纹理、植被以及DEM等综合景观存在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