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指标 | 计算公式或模型 | 注释 | 标准化公式 | 植被覆盖度指数 | VFC= | VFC为植被覆盖度指数[16,17],值越大,风险越小; NDVImin和NDVImax分别为归一化植被指数的最小值和最大值 | 逆向标准化 PVFC= | 降水距平百分比指数 | Si=·100% | Si为第i年降水距平百分比指数[18,19],值越大,风险越小; Ri为第i年年降水量; 为多年平均降水量 | 逆向标准化 PS= | 土地利用结构风险指数 | ERI=·Wi·100% | ERI为土地利用结构风险指数,值越大,风险越大; Bi为第i类土地利用类型面积; B为研究区总面积; Wi表示第i类土地利用类型生态风险权重,借鉴臧淑英[7]和马彩虹[8]的研究成果,采用AHP法确定。林地、草地、水体、耕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的风险权重分别为0.035,0.055,0.06,0.314,0.402和0.134 | 正向标准化 PERI= | 土壤侵蚀风险指数 | A=R·K·C·LS·T | A为土壤侵蚀风险指数,t·hm-1,值越大,风险越大; R为降雨侵蚀力因子; K为土壤可蚀性因子; C为覆盖与管理因子; LS为坡长坡度因子; T为土壤保持措施因子,依据坡度范围: ≤6°,(6°,15°],(15°,25°],﹥25°分别取值为0.20,0.35,0.65和0.80; C,LS和T为无量纲因子,采用相应的经验公式模型计算得到[20,21,22] | 正向标准化 PA=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