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东半岛北部海岸线时空变迁及驱动分析
赵连杰, 吴孟泉, 郑龙啸, 栾绍鹏, 赵贤峰, 薛明月, 刘佳燕, 刘晨曦

Temporal-spatial changes and driving analysis of the northern shorelines of Jiaodong Peninsula
ZHAO Lianjie, WU Mengquan, ZHENG Longxiao, LUAN Shaopeng, ZHAO Xianfeng, XUE Mingyue, LIU Jiayan, LIU Chenxi
表2 海岸线、海岸带分类类别构建
Tab.2 Construction of coastline and coastal zone classification
分类对象 分类类别 类别特征 影像解译标志
海岸线 砂质岸线 主要在海风、海浪、潮汐、洋流的共同作用下堆积而成的海岸线 海岸线较为平直,退潮后露出的沙滩在影像上的亮度较低,没有被海水淹没过的沙滩亮度较高,主要表现为高低亮度沙砾间的分界线
淤泥质岸线 位于淤泥质或粉砂质泥滩的海岸线 滩面坡度平缓,向陆一侧通常有植物呈条带状生长
基岩岸线 通常由海岬和海湾组成,底部会长期受到海浪、潮汐的影响而不断侵蚀 光谱反射率偏低,影像上较为平直,干湿线表现较为明显
人工岸线 主要由混凝土、石头修筑而成,包括港口码头、近海养殖、构筑物、堤坝等建设用地的海岸线 在影像上具有较高的反射率,与具有较低反射率的海水形成鲜明的对比,地物形状规则,多为线状或块状
海岸带 农田 以种植作物为主的土地 具有规则的几何形状,整体分布较为集中
居住地 用于居住和商业区等的土地 分布较为密集,多呈块状聚集分布
道路 用来供各种车辆和行人通行的基础设施用地 整体呈网状分布,交错分布,多邻近建筑区
林草 主要包括林地、草地等植被类型覆盖的土地 颜色较深,呈不规则的块状或条带状分布
水域 指江河、湖泊、运河、渠道、水库、水塘及其管理范围和水工设施 反射率较低,在影像上颜色较深,表现明显
裸地 主要包括空闲地、荒地和未利用的裸地 基本无植物覆盖,反射率低于沙漠,颜色呈灰色
建设用地 主要包括临海港口建设、盐田建设、人工堆掘地等临海建设用地 反射率较高,建筑物色调呈白色,地物构成多样化,码头处凸出的构筑物多呈白色,细长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