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数据 | 2011—2021年的相关土地利用数据; 历年能源消耗标准煤数量、各产业产值 | 《北京统计年鉴(2011—2021年)》 |
规划数据 | 耕地红线、生态空间约束等规划信息 |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年)》等相关文件 |
土地利用数据 | 2010年和2020年2期土地利用遥感数据 | 来自GlobeLand30(全球地理信息公共产品),在ArcGIS软件中对原始数据进行镶嵌、裁剪,并将土地类型重分类为耕地、林地、草地、建设用地、水域和其他用地 |
驱动因子数据 | 自然地理 | 高程、坡度、坡向 | DEM数据由地理空间数据云平台获得,并在ArcGIS软件中对原始DEM数据进一步处理得到坡度、坡向数据 |
交通可达性 | 到河流、主要道路、国道、高速、铁路的距离 | 路网数据来自OSM地图,在ArcGIS软件中采用欧氏距离工具进行处理得到可达性驱动因子 |
社会经济 | GDP、人口密度 | 来源于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与数据中心,在ArcGIS软件中进行重采样处理 |
POI大数据 | 餐饮服务密度、政府/社会机构密度、住宅密度、酒店密度、科教文化服务密度、金融保险服务密度、公共交通设施密度、购物商超密度、公司企业密度、公共设施密度 | 采用北京大学开发研究数据平台于2018年发布的POI数据作为数据源,并于2021年9月通过高德开放平台API接口抓取POI数据作为进一步补充,将其分为10类,使用ArcGIS软件的核密度分析工具对其进行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