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在线办公
         下载中心
· 《自然资源遥感》对学术不端的认证和处理办法
· 《自然资源遥感》稿件处理流程
· 《自然资源遥感》论文模板
· 《自然资源遥感》撰稿须知
· 《自然资源遥感》版权和保密协议
· 《自然资源遥感》参考文献著录格式
· 《自然资源遥感》版权转让声明
更多>>  
         相关链接
· 维普
· ESRI中国(北京)有限公司
· 中国知网(CNKI)
· 万方数据
· 中国自然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
更多>>  
  • 当期目录
      2014年, 第26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14-04-08 上一期    下一期
    选择: 合并摘要 显示图片
    综述
    矿山遥感监测评估特点与指标体系
    周进生, 牛建英, 张旭, 于艳蕊
    国土资源遥感. 2014, 26 (2): 1-4.   DOI: 10.6046/gtzyyg.2014.02.01
    摘要   HTML ( 2 )   PDF (684KB)
    矿山遥感监测评估是通过遥感监测手段获得对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状况、矿山环境和矿产资源规划执行情况的评判,为改进矿产资源规划、整顿矿业秩序、治理矿山环境等提供依据。根据矿山遥感监测实施效果评估的对象多、内容多、应用面广及难度大等特点,提出了矿产资源监管效果、效率和效益3个一级指标,9个二级指标的评估体系,并根据实验性评估结论提出简化指标体系、侧重连续监测区动态评估等建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Landsat卫星图像用于大面积森林扰动监测的研究进展
    祝善友, 张莹, 张海龙, 曹云, 张桂欣
    国土资源遥感. 2014, 26 (2): 5-10.   DOI: 10.6046/gtzyyg.2014.02.02
    摘要   HTML ( 1 )   PDF (719KB)
    自然因素和人为原因使不同程度的森林扰动现象频繁发生,对森林资源管理、气候变化等产生了重要影响。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大面积森林扰动监测及其影响已成为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与前沿问题之一,Landsat系列卫星是最为常用的一类数据。在深入分析国内外相关方法的基础上,综述了Landsat卫星图像用于大面积森林扰动遥感监测的研究进展,主要方法包括全地面覆盖制图、抽样方法和与较低空间分辨率图像复合方法3大类,并对比分析了这些方法的优缺点,最后对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做出了展望。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森林湿地遥感信息提取方法研究现状
    严婷婷, 边红枫, 廖桂项, 盛连喜, 张吉顺, 高明辉
    国土资源遥感. 2014, 26 (2): 11-18.   DOI: 10.6046/gtzyyg.2014.02.03
    摘要   HTML ( 1 )   PDF (977KB)
    森林湿地是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群落结构复杂,从景观尺度上对其进行识别是湿地研究的难点之一。在分析国内外相关科学文献的基础上,从地理生态环境、影像特征及影像信息处理单元角度分析了森林湿地遥感信息提取方法的研究现状,总结了当前森林湿地遥感提取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初步预测未来森林湿地遥感信息提取方法的发展趋势。结果表明:以水文特征反演为依据,认为基于地理生态环境的提取方法包括基于水文地貌学方法、基于光学遥感和微波遥感的分类方法;基于影像特征提取方法包括基于雷达散射特征决策树、随机森林决策树及航片目视解译法;基于影像信息处理单元角度方法主要有基于像元和对象分类2种方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土壤水分的遥感监测方法概述
    吴黎, 张有智, 解文欢, 李岩, 宋静波
    国土资源遥感. 2014, 26 (2): 19-26.   DOI: 10.6046/gtzyyg.2014.02.04
    摘要   HTML ( 1 )   PDF (549KB)

    回顾了目前国内外土壤水分的遥感监测方法,介绍了反射率法、植被指数法、地表温度法、温度-植被指数法、作物水分胁迫指数法、热惯量法和微波法,并对各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详细比对;在总结国内外土壤水分遥感监测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对目前该研究领域的重点、难点和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评价。认为:热惯量法和植被温度指数法是较为成熟的方法;微波遥感因其独特的优越性,将是该领域的重点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技术方法
    植被覆盖区土壤水分反演研究——以北京市为例
    蒋金豹, 张玲, 崔希民, 蔡庆空, 孙灏
    国土资源遥感. 2014, 26 (2): 27-32.   DOI: 10.6046/gtzyyg.2014.02.05
    摘要   HTML ( 1 )   PDF (3355KB)

    以北京市为研究区域,联合使用光学遥感数据和雷达数据,对植被覆盖区地表土壤水分进行反演研究。在利用同期光学数据提取出归一化水分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tial water index,NDWI)之后,利用water-cloud模型去除植被层在土壤水分后向散射中的贡献,然后考虑到地表粗糙度,在构建后向散射数据库的基础上分别利用HH和HV极化方式的后向散射系数构建土壤水分反演模型,并对反演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采用HH极化方式反演土壤水分的均方根误差为0.044,相对误差为15.5%;采用HV极化方式反演土壤水分的均方根误差为0.057,相对误差为20.3%;相比而言,HH极化的反演效果更好。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资源三号卫星影像中线性目标的检测技术
    张国英, 程益钰, 李峰, 宋科科
    国土资源遥感. 2014, 26 (2): 33-37.   DOI: 10.6046/gtzyyg.2014.02.06
    摘要   HTML ( 1 )   PDF (1369KB)

    为了有效地进行高分辨率图像中线性目标的检测,提出一种基于Freeman链码的改进型Hough变换算法。首先,对图像进行增强和滤波处理,采用基于灰度一致化的方法对图像进行区域分割;然后,利用Freeman编码提取目标区域的边界;最后,对链码数据进行Hough变换,检测出平行线性结构。实验结果证明:该算法能有效地提取图像中平行线性目标,将其应用于资源三号卫星影像道路网目标的识别中,准确率高且实时处理性好。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小波变换的多聚焦图像融合算法
    孟强强, 杨桄, 童涛, 张俭峰
    国土资源遥感. 2014, 26 (2): 38-42.   DOI: 10.6046/gtzyyg.2014.02.07
    摘要   HTML ( 1 )   PDF (1490KB)

    针对多聚焦图像因聚焦点不同而产生的图像模糊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变换的新融合方法。该方法首先对图像进行小波分解,然后对图像的高频和低频系数分别采用区域梯度和能量加权平均法进行融合,再使用小波逆变换得到融合后图像。对实验结果进行主、客观评价的结果表明,该方法得到的融合图像具有较好的主观视觉效果和客观量化指标,效果优于传统融合方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资源一号02C星图像水体信息提取方法
    胡卫国, 孟令奎, 张东映, 樊志伟, 成建国, 李晓晖
    国土资源遥感. 2014, 26 (2): 43-47.   DOI: 10.6046/gtzyyg.2014.02.08
    摘要   HTML ( 1 )   PDF (1310KB)

    针对我国西部高原湖区资源卫星遥感监测与应用需求,开展资源一号02C星(ZY-1 02C)图像水体信息提取方法研究。用归一化植被指数和归一化差异水体指数进行龙羊峡库区水体信息提取,并将二者结合,提出决策树水体信息提取方法。以人工解译的水体区域为参考,对水体区域的整体提取结果、细节提取结果和误提取率进行统计和对比分析。实验结果表明,NDVI法易受到薄云的影响,但受冰雪和地形的影响较小;NDWI法在冰雪、薄云和山体阴影等成像条件下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决策树法虽然受山体阴影等地形的影响较大,但是能有效地消除冰雪和薄云等气候环境的干扰。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半约束条件下不透水面的遥感提取方法
    朱红雷, 李颖, 刘兆礼, 付波霖
    国土资源遥感. 2014, 26 (2): 48-53.   DOI: 10.6046/gtzyyg.2014.02.09
    摘要   HTML ( 1 )   PDF (2618KB)

    不透水面作为城市生态环境的一个重要指标,被广泛应用于城市扩张监测、热岛效应分析及人类活动影响等方面的研究中。线性光谱混合模型构造简单、物理含义明确,是估算不透水面的主要方法。但是全约束的线性光谱混合模型容易在不透水面覆盖较低的地区(0~20%)出现高估,而在不透水面覆盖较高的地区(80%~100%)出现低估。因此,以黑龙江省富锦市为实验区,利用Landsat5 TM图像,讨论了线性光谱混合模型在不同端元数目和约束条件下对不透水面的估算精度,发现三端元(高反射率地物、植被及土壤)半约束条件的线性光谱混合模型估算结果最优,其均方根误差为16.71%,并结合地表温度和植被覆盖度辅助分析,去除了水田对不透水面估算的影响,提高了不透水面的估算精度。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LiDAR点云与影像相结合的建筑物轮廓信息提取
    李云帆, 龚威平, 林俞先, 汪波
    国土资源遥感. 2014, 26 (2): 54-59.   DOI: 10.6046/gtzyyg.2014.02.10
    摘要   HTML ( 1 )   PDF (5333KB)

    分析机载LiDAR点云与影像数据特点,提出了一种建筑物点云与配准后影像相结合的建筑物轮廓信息提取方法。首先,采用α-shapes算法从点云中提取粗糙的建筑物轮廓多边形;然后,采用基于线支撑区域的直线段提取算法从影像中提取边缘信息,并利用投票机制,以点到直线的距离为因子,从中过滤出真实的建筑物边界;最后,提出一种建筑物轮廓精化的新方法,利用从影像中提取的边缘信息修正从点云中提取的粗糙轮廓,并对修正后的轮廓采用道格拉斯-普克算法去除冗余节点,采用强制相交方法恢复建筑物转角,最终得到了准确的建筑物外轮廓多边形,并通过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二次散射非线性混合模型的矿物填图方法
    余先川, 熊利平, 徐金东, 胡丹, 张立保, 李建广
    国土资源遥感. 2014, 26 (2): 60-68.   DOI: 10.6046/gtzyyg.2014.02.11
    摘要   HTML ( 1 )   PDF (9043KB)

    传统的遥感地质填图方法较少考虑到一个像元中多种地物共生存在的情况,因此所填图件难以反映矿物的分布特征。针对线性混合模型解混精度不高的问题,使用二次散射非线性混合模型对高光谱数据进行光谱解混,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kk≥2)类地物的填图规则。采用美国内华达州Cuprite地区AVIRIS数据进行填图实验,将其结果与Clark等的填图结果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与线性模型的矿物填图相比,基于二次散射非线性混合模型所填图件更加接近矿物的真实分布;使用kk≥2)类矿物填图规则的填图结果细节丰富,与Clark等人的填图结果吻合度高。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加权整体最小二乘法的无人机影像配准
    李政, 李永树, 楚彬, 唐敏
    国土资源遥感. 2014, 26 (2): 69-73.   DOI: 10.6046/gtzyyg.2014.02.12
    摘要   HTML ( 1 )   PDF (4064KB)

    在经典的遥感图像配准中,多项式回归模型一般假设参考控制点(RCPs)是没有误差的。然而,实际情况是RCPs含有误差,并且不同图像之间RCPs残差中误差也不尽相同。通常,最小二乘(LS)方法仅考虑观测向量中的误差,而整体最小二乘(TLS)方法则同时考虑观测向量和系数矩阵的误差,并假设它们具有相同的残差中误差。针对上述情况,引入更为合理的加权整体最小二乘(WTLS)方法对多项式回归系数进行估计。实验结果表明,与LS和TLS方法相比,WTLS方法能够更好地求取几何变换的多项式系数,其图像配准精度明显提高。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单频静态GPS在滑坡监测中的高程精度分析
    林昊, 范景辉, 洪友堂, 涂鹏飞, 郭小方
    国土资源遥感. 2014, 26 (2): 74-79.   DOI: 10.6046/gtzyyg.2014.02.13
    摘要   HTML ( 1 )   PDF (1943KB)

    GPS给测绘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其平面测量精度已达到亚mm级。但由于受电离层、多路径效应、几何精度因子和天线高量取等因素影响,GPS测得的高程数据很少被精密测量工作者采用。在三峡库区树坪滑坡合理布设形变监测网的基础上,经长期监测得出大量水准和GPS实测数据;以水准测量数据为基准,分析单频静态GPS测量高程在滑坡垂向形变监测中的应用精度。结果表明,单频静态GPS的垂向形变监测精度为±2 cm;依照滑坡监测规范,形变监测精度应大于其测量周期内形变量的1/5,因而可以得出单频静态GPS适用于监测周期内垂向形变在10 cm以上的滑坡的结论。对于树坪滑坡,第2期到第3期的垂向形变达到30 cm,GPS测量可以很好地提供监测数据,但不适用于其他处于缓变状态监测周期的滑坡。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SBDART辐射传输模型的夜间辐射雾自动检测及时间序列分析
    张伟康, 马慧云, 邹峥嵘, 何卓臣, 赵国庆
    国土资源遥感. 2014, 26 (2): 80-86.   DOI: 10.6046/gtzyyg.2014.02.14
    摘要   HTML ( 1 )   PDF (4155KB)

    如何确定合适的阈值来区分夜间辐射雾、晴空地表和中高云一直是雾检测研究的重点。圣巴巴拉DISORT 大气辐射传输模型(Santa Barbara DISORT atmospheric radiative transfer,SBDART)可模拟雾顶亮度温度。基于该模型获取MODIS B20与B31波段的亮温差(brightness temperature difference,BTD),将其用于夜间辐射雾检测。以MODIS卫星数据为可行性试验数据,用国家卫星气象中心提供的地面验证数据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使用该模型监测夜间雾的准确率达78.3%,误判率为21.7%,可靠性指标为0.643,Kappa系数为0.730。为进一步验证方法的稳定性,选取8景卫星序列图像进行时间序列分析,结果显示Kappa系数均值为0.744,说明应用当前阈值方法对MODIS夜间雾检测具有可适用性。该方法为夜间雾预报和夜间雾参数反演提供了有效的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随机森林算法的高维模糊分类研究
    张修远, 刘修国
    国土资源遥感. 2014, 26 (2): 87-92.   DOI: 10.6046/gtzyyg.2014.02.15
    摘要   HTML ( 1 )   PDF (3883KB)

    高光谱数据的空间分辨率普遍偏低,混合像元分布广泛,故模糊分类方法常用于此类型数据的信息提取。针对模糊分类的精度常受限于特征维数和模糊样本选取等问题,提出了基于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RF)算法的高维模糊分类方法。首先将RF算法用于特征选择和模糊样本获取,然后在低维特征空间中利用模糊样本进行模糊分类,通过2步分类、遵循假设前提一致原则,实现RF和模糊分类2种分类器的融合;并通过不同样本、不同实验区和分区优化前后的3个实验(包括20余次对比实验、60多次子实验),验证了该方法不仅提高了模糊分类的精度,具有分类的有效性和可推广性,而且具有可优化性和对原始样本质量的鲁棒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改进Hausdorff距离的图像配准方法
    李伟峰, 周金强, 方圣辉
    国土资源遥感. 2014, 26 (2): 93-98.   DOI: 10.6046/gtzyyg.2014.02.16
    摘要   HTML ( 1 )   PDF (5810KB)

    针对多尺度遥感图像灰度差异大的特点,利用特征集形状进行配准,提出了一种改进的Hausdorff距离及相应的图像匹配算法。首先采用基于尺度不变特征转换(scale-invariant feature transform,SIFT)的特征提取方法,提取多尺度图像间的尺度不变特征;然后利用Hausdorff距离作为适应度函数,通过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GA)寻求图像间的几何变换参数;最后将待配准图像经过几何变换以及重采样与参考图像匹配,实现多尺度遥感图像的配准。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的Hausdorff距离算法与传统的Hausdorff相比,具有较高的配准精度和较快的配准速度,且稳定性和抗噪性更高,更适合用于图像配准。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HJ-CCD数据的海面溢油提取方法研究
    盖颖颖, 周斌, 孙元芳, 周燕
    国土资源遥感. 2014, 26 (2): 99-104.   DOI: 10.6046/gtzyyg.2014.02.17
    摘要   HTML ( 1 )   PDF (1868KB)

    快速、准确地获取溢油污染信息,对海洋的动态监测、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星座一号(HJ-1)是我国针对生态环境污染和灾害监测发射的新型卫星平台,但HJ-1 CCD多光谱数据的光谱波段较少,仅依赖光谱信息获取海面溢油范围的精度较低。因此,以墨西哥湾溢油事件为研究对象,在分析不同地物光谱特征的基础上,采用灰度共生矩阵,选择合适的纹理结构因子,提取HJ-1 CCD图像中影响溢油识别的地物纹理特征;建立光谱特征和纹理特征相结合的决策树模型,提取海面溢油信息,并与只考虑光谱信息的传统分类方法进行精度对比。结果表明,与最大似然分类法相比,决策树方法的油膜提取用户精度和制图精度分别提高了11.85%和4.28%。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地面实测光谱的土壤有机质含量预测
    官晓, 周萍, 陈圣波
    国土资源遥感. 2014, 26 (2): 105-111.   DOI: 10.6046/gtzyyg.2014.02.18
    摘要   HTML ( 1 )   PDF (1900KB)

    以德兴铜矿尾矿坝附近的土壤为研究对象,在实验室内利用ASD便携式光谱仪对研究区内68组土壤样本进行了测定,并通过研究土壤反射光谱特征,选择了反射率的对数微分变换作为土壤有机质(soil organic matter,SOM)预测模型的因变量;通过对土壤有机质含量与土壤光谱特征的相关分析,将402 nm与2 312 nm波段反射率的对数微分变换结果参与模型建立;最终,从多元回归分析和模糊数学2个角度建立了有机质含量的预测模型。结果表明:基于模糊数学的研究方法优于多元线性回归方法,相关系数达到89.3%,平均相对误差较小。因此,地面实测光谱可以用于预测土壤的有机质含量。该方法具有周期短、成本低等特点。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技术应用
    江苏滨海湿地土地利用/覆盖变化与地表温度响应遥感监测
    杜培军, 陈宇, 谭琨
    国土资源遥感. 2014, 26 (2): 112-120.   DOI: 10.6046/gtzyyg.2014.02.19
    摘要   HTML ( 1 )   PDF (4381KB)
    以Landsat TM/ETM+图像为主要数据源,提取了江苏省盐城滨海湿地土地利用/覆盖信息;基于单窗算法反演了地表温度,综合分析了1992—2009年间湿地土地利用/覆盖变化(LUCC)及其对地表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992—2009年的17 a间,江苏省滨海湿地最主要的LUCC类型是人类主导型,且以自然类型向人工类型转化最为显著;互花米草、碱蓬和芦苇等自然景观总面积减少了385.52 km2,养殖场、盐田及建筑用地等人工景观总面积增加了376.97 km2;人为干扰是湿地LUCC最主要的驱动因素。在LUCC的影响下,湿地地表温度也有显著波动,多数湿地类型都有不同层次的升温。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Bayes决策的机载全极化SAR图像滑坡信息提取
    王兴玲, 胡德勇, 唐宏, 舒阳
    国土资源遥感. 2014, 26 (2): 121-127.   DOI: 10.6046/gtzyyg.2014.02.20
    摘要   HTML ( 1 )   PDF (1736KB)

    将雷达遥感技术应用于滑坡灾害调查是地学应用的一个重要方向,特别是在多云多雨地区。由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研发的高效能机载SAR系统(high-performance airborne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system,HASARS)具备X波段双基线干涉和P波段全极化观测的能力,是国内首家多频段多模式机载SAR系统。从多极化机载SAR数据的特征选择和信息提取等角度,评估了不同极化模式组合对滑坡信息提取精度的影响;并基于Bayes决策理论,提出了多极化SAR图像分类的特征选择方法。利用不同研究样区的特征选择结果提取了多个滑坡的范围,提取精度均在90%以上。HASARS的高空间分辨率及其获取的高精度DEM和P波段全极化观测,可以近实时、高精度地获取地表滑坡灾害专题信息,在滑坡等减灾救灾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海岛型城市森林景观格局效应及其生态系统服务评估
    尹锴, 赵千钧, 文美平, 花利忠, 吝涛, 石龙宇
    国土资源遥感. 2014, 26 (2): 128-133.   DOI: 10.6046/gtzyyg.2014.02.21
    摘要   HTML ( 1 )   PDF (2569KB)
    以海岛型城市厦门市为研究区,利用1987—2007年5个时期的TM/ETM+遥感数据,综合运用景观要素遥感解译、景观指数法、生态服务价值量法及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定量评价了景观格局效应对厦门城市森林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厦门岛城市森林面积自1987年以来一直趋于减少,在2002年达到最低值;其生态服务价值同样在2002年达到最低水平,为12.81亿元/a;2007年有所上升,为13.63亿元/a,其中,占城市森林总生态服务价值比重最大的是涵养水源功能,其次为固碳释氧功能;2厦门岛城市森林生态服务价值与斑块密度、斑块数和香农多样性指数具有较高的关联度;与建成区面积的关联度较低,表明厦门岛建设用地以侵占城市森林以外的其他景观为主,岛内城市森林得到了较好的保护。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城市不透水面及地表温度的遥感估算
    杨可明, 周玉洁, 齐建伟, 王林伟, 刘士文
    国土资源遥感. 2014, 26 (2): 134-139.   DOI: 10.6046/gtzyyg.2014.02.22
    摘要   HTML ( 1 )   PDF (3017KB)
    基于植被-不透水面-土壤模型和全约束最小二乘法混合像元分解模型,从探索城市热岛效应和城市不透水面关系出发,利用TM数据对北京市海淀区的城市不透水面丰度和地表温度进行估算,并在此基础上对二者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定性分析和定量评价。研究表明:城市不透水面的空间分布和变化趋势与地表温度之间存在明显的一致性,二者相关系数达到0.752 5,这说明城市不透水面信息可以很好地反映城市热环境的空间分布状况。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贵州弱矿化蚀变遥感信息的分布特征
    况忠, 黄欣欣, 况顺达, 芦正艳, 龙胜清
    国土资源遥感. 2014, 26 (2): 140-147.   DOI: 10.6046/gtzyyg.2014.02.23
    摘要   HTML ( 2 )   PDF (8551KB)
    为了对贵州省矿产资源潜力进行评价,以ETM+为数据源,采用“去干扰异常主分量门限化技术(deinterfered anomalous principal component thresholding technique,DAPCTT)”提取了贵州省弱矿化蚀变遥感信息(即羟基遥感异常和铁染遥感异常信息)。这些信息是大量的离散数据,并以栅格文件形式表现,故采用密度加权法对离散异常点进行了表面内插处理,并绘制成等值线图。从这些图可以看出,遥感异常的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与地层、构造和矿产资源分布均有较好的吻合度。结合部分元素的地球化学异常分布图、高分辨率遥感图像和野外实测蚀变带等地学资料对遥感异常进行比对和验证的结果表明,用上述方法提取的弱矿化蚀变遥感信息可靠,基本反映了它们与地质构造、岩石及采矿场的依存关系,为贵州省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提供了新的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小秦岭地区遥感线性构造密集带与金矿关系分析及找矿预测
    钟江文, 彭翼
    国土资源遥感. 2014, 26 (2): 148-153.   DOI: 10.6046/gtzyyg.2014.02.24
    摘要   HTML ( 1 )   PDF (5562KB)
    小秦岭地区地质构造格架为新太古界片麻岩穹窿,燕山期岩浆活动强烈,为岩浆热液型金矿密集分布区。金矿床的成矿与赋存与石英脉和蚀变糜棱岩的分布位置密切相关,在ETM+遥感图像中多表现为线性、平行线性密集带等韧性、韧-脆性剪切带构造特征。因此,开展小秦岭地区遥感线性构造、特别是线性构造密集带分布特征研究对该地区金矿找矿预测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基于以上认识,以ETM+图像为基础图像,对小秦岭地区线性构造密集带和燕山期环形构造进行遥感解译,分析了该地区金矿床(点)的分布位置、成矿背景和找矿规律,编制了该地区金矿成矿遥感特征条件有利度图,进行了该地区金矿的遥感找矿预测,为河南省矿产资源潜力评价中的小秦岭地区金矿找矿工作提供了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青海纳日贡玛斑岩型Cu-Mo矿床遥感蚀变异常提取与找矿预测
    邓会娟, 姚聿涛, 彭光雄, 夏浩东
    国土资源遥感. 2014, 26 (2): 154-161.   DOI: 10.6046/gtzyyg.2014.02.25
    摘要   HTML ( 1 )   PDF (10048KB)
    青海三江北段是我国重要的多金属成矿区带,具有形成大型、特大型金属矿床的赋存条件及地质背景。纳日贡玛矿床是该区带中最为典型的斑岩型Cu-Mo矿床。针对斑岩型矿床的典型蚀变分带特征,利用ASTER数据,采用Crosta技术和比值法进行高岭石化、青磐岩化、黄铁矿化和硅化等遥感蚀变异常信息的提取;通过对ASTER和QuickBird图像的遥感解译,获得花岗斑岩体和断裂构造的空间分布图;根据纳日贡玛矿床的成矿规律和控矿要素,利用遥感数据获得的找矿预测因子,圈定了8个具有良好找矿前景的遥感找矿预测区,并总结出纳日贡玛的遥感蚀变异常分带规律,可为三江北段成矿带中其他斑岩型Cu-Mo矿床的找矿勘查提供重要参考信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断裂构造遥感影像特征对比分析的花山岩体与姑婆山岩体成因关联性探讨
    郝敏, 吴虹, 贾志强, 黄大宁, 柳艳, 关震
    国土资源遥感. 2014, 26 (2): 162-169.   DOI: 10.6046/gtzyyg.2014.02.26
    摘要   HTML ( 1 )   PDF (7990KB)
    花山花岗岩体与姑婆山花岗岩体是广西桂东地区相邻的2个花岗岩体,与该地区多金属成矿的关系密切,探明它们的成因关系对扩大桂东地区有色金属矿产资源的找矿前景具有实际意义。由于花岗岩体断裂构造的形成与花岗岩体成岩地质作用关系密切,因而通过其空间分布特征来分析比较相邻岩体的断裂构造特征有助于对岩体成因关联性的探讨。以ETM+遥感图像为信息源,在对花山和姑婆山花岗岩体遥感图像开展了SN,EW,NE和NW这4个方向的线性构造信息提取基础上,对2个岩体的遥感线性构造进行了对比统计分析、对比玫瑰花图分析、对比等密度图分析以及对比趋势面模拟岩体断裂构造应力场分布分析,最后通过综合分析获得2岩体在成因上所具有的关联性及差异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近30年长江中下游平原典型区耕地覆盖变化
    常潇, 肖鹏峰, 冯学智, 张学良, 杨永可, 冯威丁
    国土资源遥感. 2014, 26 (2): 170-176.   DOI: 10.6046/gtzyyg.2014.02.27
    摘要   HTML ( 1 )   PDF (6428KB)
    以长江中下游平原苏皖边界的10个县市为研究区,利用1984,1990,1995,2000,2005和2010年6期的TM/ETM+图像提取土地覆盖信息,从时间和空间2个方面研究耕地覆盖变化。结果表明:1从时间变化来看,研究区近30 a耕地总体呈减少趋势,经历了快速减少、缓慢减少和急剧减少3个过程,1984—1990年、1990—2000年及2000—2010年耕地分别减少了374.10 km2,66.09 km2及1 724.33 km2,主要表现为城镇和水体侵占耕地,但林地开垦使耕地增加;2从空间变化上看,沿江城市周围大面积耕地转变为建设用地,以1984年的南京市区、马鞍山市区和芜湖市区为主,且城镇化速度在加快;1990年以来沿石臼湖和固城湖周边地区的部分耕地转变成养殖塘,其西部地区转换较频繁;1984—2000年耕地沿山体和耕地交界处增加,2000年之后又因实施退耕还林和营造经济林而有所减少。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南京市地表参数变化与热岛效应时空分析
    李昕瑜, 杜培军, 阿里木·赛买提
    国土资源遥感. 2014, 26 (2): 177-183.   DOI: 10.6046/gtzyyg.2014.02.28
    摘要   HTML ( 2 )   PDF (6550KB)
    利用南京市1989年TM和2001年、2010年ETM+卫星遥感数据,提取了3个时期的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改进的归一化水体指数(modified normalized difference water index,MNDWI)、归一化建筑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build-up index,NDBI)和归一化不透水面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impervious surface index,NDISI)等地表参数;利用热红外波段遥感数据反演地表温度,并从时间维对比分析了3个时期各个参数的变化和产生的原因;利用回归分析方法探讨了上述地表参数变化与城市地表温度之间的关系,即地表温度与NDISI和NDBI呈正相关,与NDVI呈负相关。进一步分析表明,南京市最近20 a来不透水面和建筑面积大幅增大,植被覆盖范围减少,城市热岛效应加剧,不透水面、建筑指数与地表温度的变化趋势和城市扩张趋势一致。该研究成果对于揭示南京市热岛效应、优化土地配置和推进生态城市建设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CA-Markov模型的秦淮河流域土地覆盖格局模拟预测
    陈爱玲, 都金康
    国土资源遥感. 2014, 26 (2): 184-189.   DOI: 10.6046/gtzyyg.2014.02.29
    摘要   HTML ( 1 )   PDF (5673KB)
    以秦淮河流域为研究区,以2006和2009年ETM+图像土地覆盖分类结果为输入数据,采用CA-Markov模型,模拟预测研究区未来的土地覆盖格局。在模型建立过程中,通过Markov模型求出转移概率矩阵和转移面积矩阵,确定CA模型转换规则,限制CA模型迭代次数。利用CA-Markov模型模拟预测研究区2012和2018年土地覆盖格局,并采用2012年实际土地覆盖分类结果验证预测精度,得到2012年各土地覆盖类型栅格数预测误差均小于等于6.5%,空间位置预测精度达到76.5%。预测结果表明,2018年研究区水田比例将降为33.3%,不透水面比例将达31.1%,其中多数水田转变成为不透水面,南京城区、禄口镇、句容市、溧水县等城镇地区的不透水面明显扩张。该方法可以对秦淮河流域的土地覆盖动态监测以及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地理信息系统
    灾害事件和灾害过程驱动下Charter数据获取机制研究
    和海霞, 陈伟涛, 吴玮, 李亚飞
    国土资源遥感. 2014, 26 (2): 190-195.   DOI: 10.6046/gtzyyg.2014.02.30
    摘要   HTML ( 1 )   PDF (811KB)
    通过回顾“空间与重大灾害”国际宪章(Charter)的发展历程、启动方式、运行机制及数据政策等情况,深入分析了Charter启动情况和中国应用案例。在此基础上,总结了目前Charter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多灾并发及重灾频发时,Charter机制中存在启动条件缺乏、专题数据服务范围有限、统一调度系统尚未建立以及智能空间数据库管理系统需要优化等问题,因此造成了遥感数据的获取时效低、类型单一和自动化程度不高等问题。据此,提出了一种灾害事件和灾害过程驱动下的针对特定目标、解除时间窗口约束的动态自动化数据获取优化方案。结果表明:该方案能统筹用户需求、加强卫星调度,保障了多源数据获取的时效性和准确性,避免了数据冗余。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京ICP备05055290号-2
版权所有 © 2015 《自然资源遥感》编辑部
地址:北京学院路31号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 邮编:100083
电话:010-62060291/62060292 E-mail:zrzyyg@163.com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