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多源地学信息数字图像综合处理技术在我国已有近10年的发展历史。“六五”和“七五”期间,我国地质科技人员开发出了这套新的地学信息处理技术,并将其推进到了实用阶段。但该技术在我国目前的发展现状如何?已取得哪些重要进展,存在哪些问题:为摸清这方面情况,以便制定进一步发展规划,1989年,全国遥感地质工作协调小组组织实施了一项《我国遥感及其它多种地学信息图像综合处理研究的现状、问题及立项建议》课题的调研本文是对该调所结果的介绍。
笔者运用不同波段组合的遥感比值图像的主成份复合技术进行热液蚀变信息增强,研制了一 种利用陆地卫星TM数据在有植被覆盖的湿润亚热带火山岩区自动提取矿化蚀变信息的新方法,并 在浙东新昌拔茅金银多金属矿区的试验研究中获得了成功,不仅有效地显示了矿区内已知蚀变岩 的展布,还揭示出了一些前人未知的热液蚀变岩区、硅化石英脉、控矿物造及火山机构等对成矿 预测极有价值的信息。
本文主要介绍如何利用航空像片和航片整群抽样法,并借助计算机统计计算、辅助制图进行 土地资源动态监测的方法。并以山西省三川河流域土地资源调查为试点,说明该地土地资源近30 年的动态变化情况。
本文提出了一种反映TM资料的亮度、绿度、湿度等信息特征,有利于区分不同土地利用类型 的亮度指数BI、植被指数VI及TM5数据组合的数字处理新方案,介绍了利用该方案处理数据及图 像,进行计算机自动分类及目视解译,编制1:5万土地利用现状图的方法。在对江苏省射阳县中部 三个乡的研究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后,本文对计算机自动分类和目视解译方法在1:5万土地利用现状 图编制过程中的实际效果作出了综合评价。
成像雷达微波遥感探测的主要信息是目标与微波波段电磁波相互作用后反射的微波信息。人们正是根据不同目标与电磁波间的不同相互作用特征,对雷达图像进行解译,以解决生产、科研中的问题。与其它的遥感图像不同,雷达图像的特点与雷达成像的工作参数和图像质量参数有关。 ‘一、雷达图像参数 雷达图像的参数可分成两类;一类是表示形成图像的条件数据,与雷达成像工作参数及雷达图像的解译有关;另一类是表示图像质量的数据,与雷达图像的可解译性有关。 1、目达成像工作拜救 (1)波长雷达使用的波长对电磁波与目标相互作用特征的影响主要示现在下述两方面:其一为目标的等效表面粗糙度;其二为电磁波穿透目标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