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资源遥感, 2018, 30(2): 154-161 doi: 10.6046/gtzyyg.2018.02.21

技术应用

青藏高原西部湖泊与构造背景关系遥感研究

刘刚,, 燕云鹏, 刘建宇

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北京 100083

Research on relationship between lakes and tectonic background in western Tibetan Plateau using remote sensing

LIU Gang,, YAN Yunpeng, LIU Jianyu

China Aero Geophysical Survey and Remote Sensing Center for Land and Resources, Beijing 100083, China

第一联系人:

第一作者: 刘 刚(1963-),男,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遥感地质研究工作。Email: lgang666@sohu.com

收稿日期: 2016-12-9   修回日期: 2017-04-27   网络出版日期: 2018-06-15

基金资助: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西北边境明铁盖地区基础地质遥感解译”.  编号: DD2016007602

Received: 2016-12-9   Revised: 2017-04-27   Online: 2018-06-15

Fund supported: .  编号: DD2016007602

摘要

利用遥感技术对青藏高原腹地湖泊的大小、形态、数量和空间分布进行了研究,发现大部分湖泊受张性断裂控制。湖泊的形态及空间分布具有非常强的规律性,且与GPS测量数据吻合,反映了区域应力场的现状。不同应力条件下,湖泊的形态和空间分布具有地域性,这种规律体现了各个区域构造背景的差异。青藏高原中部岩石圈物质向 SE 方向大规模逃逸是大量断陷湖泊形成的重要原因。湖泊分布规律是高原区域构造研究的一个窗口,对地下水的勘查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青藏高原 ; 遥感 ; 湖泊 ; 分布 ; 地下水勘查

Abstract

It appears that most lakes are controlled by tension faults, as shown by the study of the shapes,size,numbers and distribution of lakes in the hinterland of the Tibetan Plateau using remote sensing. The shapes and distribution of lakes have visible regularity and are in accordance with measurement data of GPS which reflect the conditions of regional stress field. The territorial characteristics of lakes on patterns and distribution in different stress fields constitute an embodiment of different tectonic backgrounds. The fact that the lithosphere matters in middle Tibetain Plateau escaped southeastward might have been an important factor for the formation of a large number of rift lakes. The distribution regularity of lakes is a window to research on tectonics of the Tibetan Plateau, and can be used to supervise the prospecting for groundwater.

Keywords: Tibetan Plateau ; remote sensing ; lakes ; distribution ; prospecting for groundwater

PDF (5946KB) 元数据 多维度评价 相关文章 导出 EndNote| Ris| Bibtex  收藏本文

本文引用格式

刘刚, 燕云鹏, 刘建宇. 青藏高原西部湖泊与构造背景关系遥感研究. 国土资源遥感[J], 2018, 30(2): 154-161 doi:10.6046/gtzyyg.2018.02.21

LIU Gang, YAN Yunpeng, LIU Jianyu. Research on relationship between lakes and tectonic background in western Tibetan Plateau using remote sensing. REMOTE SENSING FOR LAND & RESOURCES[J], 2018, 30(2): 154-161 doi:10.6046/gtzyyg.2018.02.21

0 引言

青藏高原西部地区是指E79°~92°,N28°~37°之间的我国境内高原区域。其北缘为昆仑山,南缘为喀喇昆仑山和喜马拉雅山,除雅鲁藏布江谷地等局部地区外,大部分属于平均海拔5 000 m左右的高原寒带、亚寒带的干旱、半干旱气候带,人畜饮水困难。为保障该区域经济、国防建设需要和人畜生活用水,中国地质调查局利用遥感技术宏观、快速的特点,部署了区域性1:25万水文地质背景调查,为后期水文地质普查提供基础数据和决策依据。

由于水具有非常好的迁移性,无论地表水还是地下水,其运移路径、储存空间都与所在地区的应力场和地貌有关。新近纪和第四纪的强烈隆升及地壳物质大规模水平运移[1],对高原地貌和构造进行了强烈改造[2,3,4]。遥感图像显示,遍布高原的湖泊在形态和空间分布规律上与区域构造关系密切,基本反映了区域应力场的现状。前人对高原湖泊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古湖泊的演化[5,6]或与某时期气候变化间的关系上[7,8,9],对湖泊与现代区域应力场的关系及其对地下水调查的意义论述不多。本文尝试利用遥感技术研究湖泊分布的规律性,探讨构造背景与湖泊成因的关系,为现代区域应力场分析和水文地质背景遥感调查提供一种新思路。

1 区域构造背景

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年轻的高原,在古近纪,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发生碰撞[1,10-12],之后印度板块持续向北挤压,并沿喜马拉雅和帕米尔2个构造结呈一巨大的“M”型挤入欧亚板块,在青藏高原的南北边缘形成了2个巨型走滑-剪切系统: 在青藏高原西南边缘喀喇昆仑山、冈底斯山和喜马拉雅山一带,形成以喀喇昆仑—雅鲁藏布断裂带为核心的巨型反“S”形右行走滑构造体系[13,14,15]; 在青藏高原东北边缘阿尔金山和昆仑山一带,形成以阿尔金—康西瓦断裂和东昆仑断裂为主的巨型左行剪切-走滑构造体系[16,17,18,19,20,21,22]。青藏高原中部岩石圈物质以2大走滑体系为边界向东运动[23,24]。虽然目前对该构造运动的开始时间和模式还存在争论[1,24-28],但这种现象在现代遥感图像中仍有清晰的反映,并被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crustal movement observation network of China,CMONOC)的GPS测量结果所证实[23-24,27](图1),说明强烈的构造作用仍在继续。岩石圈物质的大规模运移,对青藏高原的区域应力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形成了一系列活动性非常强的走滑断层[24]、剪切带[28,29]和拉分盆地,对现今地下水和地表水的运移路径、储存方式和空间分布等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

图1

图1   青藏高原整体固定框架下的高原内部水平形变速度场(修改自甘卫军等[23])

F1: 阿尔金—康西瓦断裂; F2: 海原断裂; F3: 东昆仑断裂; F4: 玉树—鲜水河断裂; F5: 日土—嘉黎断裂; F6: 喀喇昆仑—雅鲁藏布断裂

Fig.1   Horizontal movement rate field within Qinghai-Tibet Plateau under the overall fixed framework of Qinghai-Tibet Plateau


2 湖泊与构造背景的相关性

2.1 湖泊总体特点

青藏高原是千湖之源,大大小小的湖泊星罗棋布。一般情况下,湖泊的形态近于圆形,但由构造控制的湖泊往往呈长条形、多边形和椭圆形等,且湖泊的空间分布及变化与构造活动具有对应性[30]。遥感图像显示,青藏高原的大部分湖泊与构造背景高度相关: 湖泊形态、大小、数量及空间分布受制于区域构造应力场; 在不同构造部位,湖泊的发育程度、形态、排列方向和性质都有所区别; 性质相同的湖泊成带分布,在形态上也具有相似性。所以,利用遥感技术对湖泊形态、性质和分布等规律的研究,可以了解现代区域构造应力场方向及性质,对水文地质背景分析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通过遥感分析,发现喀喇昆仑—雅鲁藏布右行走滑构造体系和阿尔金、东昆仑左行走滑构造体系及其间地壳物质向东南地区的持续运动,形成了大量的拉分盆地、断陷盆地和部分凹陷盆地(图2)。

图2

图2   青藏高原西部湖盆分类及分布示意图

Ⅰ: 北部左行拉分湖盆区; Ⅱ: 南部右行拉分湖盆区; Ⅲ: 东部断陷湖盆区; Ⅳ: 中部断-凹陷湖盆区;F1: 阿尔金—康西瓦断裂; F2: 东昆仑断裂; F3: 玉树—鲜水河断裂; F4: 日土—嘉黎断裂; F5: 喀喇昆仑—雅鲁藏布断裂

Fig.2   Types and distribution of lakes in western Qinghai-Tibet Plateau


其中,走滑剪切应力场对现代湖泊(冰川湖除外)的形成、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湖泊在不同空间位置的集中成群发育,反映了湖泊群所在地区的构造特征。在喀喇昆仑—雅鲁藏布右行走滑构造体系所在的青藏高原南部区域和阿尔金—东昆仑左行走滑构造体系影响范围内的北部区域,大部分湖泊与走滑作用产生的拉分张力有关; 而在地壳物质向东南地区高速运移的中间部位,则以位于速度最快的前缘(东部)区域的断陷盆地和位于速度较慢的后缘(中部)区域的凹陷盆地为主。因此,我国境内青藏高原西部湖泊集中区(昆仑山以南,喜马拉雅山以北)大致可分为4个区域: 北部近EW向拉分湖盆区、南部NW—NWW向拉分湖盆区、东部断陷湖盆区和中部断-凹陷湖盆区。

鉴于大量的湖泊与走滑作用所形成的拉张作用有关,因此有必要将拉分盆地进行简单介绍: 拉分盆地(pull-apart basin)的概念最早由Burchfiel在研究美国圣安德列斯走滑断层控制的死谷中心地带时提出,是指走滑断裂系在局部地段形成的断陷盆地,具有特殊的构造背景和形成方式。左旋走滑断层的左阶部位或右旋走滑断层的右阶部位处于一种拉张应力状态,发育拉伸和断陷; 而左旋走滑断层的右阶部位或右旋走滑的左阶部位则处于一种挤压应力状态,发育挤压和断隆[31]。拉分盆地形似菱形,形态上可分为S型和Z型。左行左阶雁列式走滑断层控制下形成的拉分盆地为S型(图3(a)),右行右阶雁列式走滑断层控制下形成的拉分盆地为Z型(图3(b))。

图3

图3   走滑断裂系形成的S型和Z型拉分盆地模式

Fig.3   S and Z modes of pull-apart basins created by strike-slip faults


2.2 北部近EW向拉分湖盆区

北部近EW向拉分湖盆分布区(图2中Ⅰ)西起阿克塞钦地区的郭扎错,向东经可可西里,至青海境内的不冻泉一带。总体位于阿尔金山和东昆仑山以南、喀喇昆仑山以北,包括羌塘北部和可可西里地区,呈略向北突出的近EW向狭长带状,南北宽约120 km、东西长约1 000 km,属于阿尔金和东昆仑左行走滑断裂体系的影响范围。

遥感图像显示,本小区内分布有近EW向的中型、大型湖泊几十个,小型湖泊不计其数。经解译发现湖泊的大小、形态及分布具有如下规律: 在位移量很大的主干走滑断裂附近,常形成数量少但个体面积较大的拉分湖泊(盆地),湖泊形态一般为长条状或菱形,长边方向与主干断裂近于一致; 中小型断层一般形成小型湖泊,面积在数km2左右,形态大部分为菱形(图4),部分为长条状或多边形,边界多为断裂控制,长边走向与走滑断裂一致,或以小角度与之斜交; 在剪切带内,常形成数量众多但面积小于1 km2的微型湖泊(图5),其形态大部分为透镜状和椭圆状,湖泊长轴方向大部分以小角度与剪切带的走向(C面理)斜交。

图4

图4   左行走滑断裂系形成的雁列式拉分湖泊、S型褶曲及菱形洼地

Fig.4   En echelon pull-apart basins, S style fold and rhombus depression created by left-slip faults


图5

图5   受剪切带控制的透镜状微型湖泊群

Fig.5   Lentoid minitype lakes created by shearing zones


本小区内受断层和剪切带控制的典型湖泊(群)成因机制的遥感分析如下:

1)走滑断层形成的拉分湖泊。图4是一个受左行走滑断裂系控制的小型湖盆遥感影像。2个湖泊呈S型左阶雁列式分布,形态均为拉长的菱形,与图3所示左行S型拉分盆地模式极为相似。2个湖泊的边界严格受EW向主干走滑断裂及其派生的次级NE向左行走滑(张性)断裂控制。同时,在2个湖泊的北侧还发育EW向左行走滑作用形成的S型第四系褶曲(根据高空间分辨率遥感影像测量计算,第四系褶曲的地层缩短(位移)量为703 m),同时在褶曲内部亦发育长轴(对角线)NE向的菱形洼(盆)地,洼地中还残存干涸的微型湖泊。洼地形态、方位与外围的2个湖泊相似,说明洼地与湖泊成因一致。湖泊、褶曲、洼地三位一体,相互印证,说明EW向左行走滑作用产生的张性应力场是其形成的力学机制。

2)剪切带控制的微型湖泊。在本小区的北部东昆仑山西段区域,长达800 km的东昆仑左行走滑断裂直今仍在活动[18]。根据遥感图像中凹凸相间的微地貌(图5)和丝带状纹理特征等遥感解译标志,发现在该断裂带的两侧发育南北宽约40~50 km,东西长约400 km的左行韧/脆性剪切带和节理带,并伴有雁行状排列的褶皱束[18]。剪切带和节理带一般由系列微裂隙(脆性)或面理(韧性)组成,变形特点为局部地段位移量小,但总体累计位移量大。通过遥感图像显示,在剪切带内发育数量众多、长轴方向近于一致、个体面积很小(绝大部分在1 km2以下)的微型湖泊。湖泊形态大部分为椭圆形或透镜状(图5),长短轴比在3~5之间,长轴方位大都在NE60°左右,与剪切带拉伸应变轴正交,说明湖泊的形成与剪切应力场有关。湖泊的大小、数量、形态和排列方向,与剪切环境下的变形特点(微裂隙、小位移)和变形机制一脉相承,显示了大自然的奇妙玄机。

2.3 南部NW—NWW向拉分湖盆区

位于高原南部日土、措勤和拉萨一带的喀喇昆仑山及冈底斯山地区(图2中Ⅱ),处于喀喇昆仑—雅鲁藏布断裂和班公错—嘉黎断裂主导的右行走滑断裂系[19,23-24]控制之下。遥感图像显示,区内分布着长轴为NW向或NWW向的中大型湖泊十几个,在西部接近帕米尔构造结的NW向构造收敛区域,湖泊长轴方向以NW向为主,在东部构造发散区域则逐渐转向以NWW向为主,湖泊分布方向与构造线基本保持一致。

本次研究发现,与北部近EW向拉分湖盆分布区类似,本小区湖泊的大小、数量、形态和空间分布也有一定的规律性: 在靠近喀喇昆仑等主干右行走滑断裂附近,由于强烈的走滑-拉分效应,发育数量少但个体面积较大的湖泊,如著名的拉分盆地班公错[32]面积在600 km2以上,其东西2段拉分走滑距离有几十km[30]; 在位移量小的走滑断裂带上发育数量多但面积小的湖泊。图6中呈右行雁列式分布的森里错、杰萨错和打加错等3个小湖泊,便是局部应力场作用下小型湖泊群的典型代表,湖泊群的北侧和南侧分别是塔若错—措勤右行走滑断裂(F1)和雅鲁藏布右行走滑断裂(F2)。

图6

图6   雅鲁藏布右行走滑断裂系形成的雁列式拉分湖泊

Fig.6   En echelon pull-apart lakes created by Brahmaputra right-slip faults


受北部岩石圈物质快速东移[23,24]的影响,北侧的塔若错—措勤右行走滑断裂水平位移大、速度快,而南侧的雅鲁藏布断裂水平位移较小[13],在二者不对称的走滑应力作用下,夹在其间的地质体便遭受了右行(顺时针)旋转扭张作用,形成了具有拉张断陷性质的森里错、杰萨错和打加错3个湖泊(盆地)和同方向(NW)的张扭性断裂系。3个湖泊都呈Z型右行雁列式分布,均为长轴NW向的狭长形态,长短轴比大于6:1,是典型的构造湖。其排列样式、形态与图3所示右行右阶走滑Z型拉分盆地模式相符,说明是由右行走滑作用所派生的拉分张力形成的。另外,在打加错上部还发育相同性质的拉分盆地(图6中蓝色线条范围),也从另一个角度佐证了这个判断。

图4图6之中湖泊的长轴方向和排列方式完全相反,原因在于它们处于性质相同但运动方向相反的2个构造体系之中。这种规律性说明青藏高原湖泊与构造背景具有耦合关系。

2.4 东部断陷湖盆区

位于冈底斯山以北的尼玛、双湖一带(图2中Ⅲ),呈微向东突出的近SN向带状,区内集中发育长轴为NNE或SN向的中大型湖泊数十个。遥感图像显示湖泊大部分呈近SN向的长条状,东西边界一般受SN向的正断层控制,形成密集断陷湖泊群。湖泊形态、类型、长轴优选方位和总体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规律性。

图1中位于尼玛、双湖一带的近SN向断陷湖盆密集分布区,恰好处于GPS测量数据反映的日土—嘉黎断裂(F5)和玉树—鲜水河断裂(F4)之间“上地壳”物质向东高速运移的“流滑带”上[24,27],且具有东部快、西部慢的特点[1,24]。大部分近SN向断陷湖泊的长轴方向与物质东移的方向正交,据此推测湖盆的形成可能与地壳物质东向逃逸过程中因速度或时间上的不均一性所产生的近EW向张性应力有关。

图7所示的湖泊群是近SN向断陷湖盆的典型代表。

图7

图7   近SN向断陷湖盆影像

Fig.7   Image of near south-north strike rift lakes


遥感图像显示,该区在1 000 km2的小范围内密集分布着5个湖泊,累计面积超过100 km2。其中3个湖泊长轴方向为NNE向,1个为SN向,蓬错、懂错和达如错3个大湖盆的东西边界明显由断层控制,平均长短轴比大于5:1,属于典型的构造断陷湖泊,其他2个小型湖盆的部分边界也与断层有关。遥感图像显示,控制3个大湖盆东边界的近SN向断层规模大、延续性好、解译标志非常清晰; 而控制湖盆西边界的断层在规模和延续性上相对较差,推测湖盆可能首先从东部开始拉张断陷,逐步向西扩展。

2.5 中部断-凹陷湖盆区

位于研究区的中部(图2中Ⅳ),属于羌塘盆地及青藏高原的核心地带,集中分布着数十个中型湖泊。遥感图像显示本区湖泊具有以下特点: 大部分湖泊在青藏高原范围内属于中等规模,大型湖泊不发育; 形态一般近于圆形或不规则状,与上述几个湖区中的拉分断陷湖泊相比,湖泊的 “长宽比”要小得多,大部分长短轴比小于2:1(典型拉分断陷湖泊长短轴比一般大于等于6:1); 湖泊空间分布或个体的长轴方向均没有优选方位(图8)。根据遥感图像及区域地质资料分析,上述特点与大地构造位置有关: 本小区位于青藏高原腹地的羌塘盆地核心地带,没有大型断裂构造,属于高原内部相对“稳定”的地区。另外,图1显示本小区属于青藏高原内部地壳物质向东运移的“根带”,与东部地区相比,运移速度及位移量已经有很大的衰减[24],所以小区内的湖泊总体以凹陷为主,仅部分属于断陷成因,因此导致湖盆个体形态、规模及总体分布不像其他区域那样具有鲜明的规律性。

图8

图8   中部凹陷湖盆的谷歌地球影像

Fig.8   Screen copy on Google Earth of down-warped lakes in midland of Qinghai-Tibet Plateau


3 地下水勘查方向

地下水是一种特殊的资源,与油气相似,具有极好的迁移性。所以,地下水的运移路径和储存空间都与所在地区的现今应力场和地貌息息相关,而每个地区的应力场和地貌则受区域性物质运动产生的构造作用所控制。如前文所述,青藏高原的大部分湖泊属于拉张断陷成因,其形态和空间分布规律基本反映了区域应力场的现状。所以,可根据湖泊的性质及其空间分布规律指导地下水的勘查工作。一般情况下,含水断裂是比较新的或具有继承性活动的张性构造,与控制大部分湖盆边界的断层性质相同。对湖泊发育和分布规律的研究有助于确定地下水勘查的战略方向。在高原北部近EW 向拉分湖盆区,湖泊边界一般受近EW向主干走滑断裂及其派生的次级NE向左行走滑(张性)断裂控制,找水的重点是NE向左行走滑(张性)断裂; 在青藏高原南部的NW—NWW向拉分湖盆区,湖泊边界一般受NW向主干走滑断裂及其派生的次级NNW向右行走滑(张性)断裂控制,找水的重点是NNW或NWW向右行走滑(张性)断裂; 在青藏高原东部的断陷湖盆区,找水的重点是NNE或近SN向张性断裂; 在青藏高原中部断-凹陷湖盆区,应根据工作区的局部应力场选择近SN向,或NW和NE向的共轭张性断层系。

4 结论

1)青藏高原上的大部分湖泊属于构造成因,主要受张/扭性断裂控制。湖泊的大小、形态、数量及空间分布具有非常强的规律性,是区域构造环境的直接反映。

2)受构造控制的湖泊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分布特点,体现了不同地区构造背景的差异和区域应力场的现状。

3)根据成因及分布特征,研究区的湖泊在空间上可分为北部近EW向左行拉分湖盆区、南部NW—NWW向右行拉分湖盆区、东部近SN向断陷湖盆区和中部断-凹陷湖盆区。

4)记录区域微小变形的GPS测量数据和以开裂方式记录区域大变形的湖泊空间分布,均反映地表物质的相对运动方向和速度,因而可以互相印证本文研究结果的准确性。

5)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持续的挤压作用,导致岩石圈物质的大规模运移,可能是湖泊呈地域性有序分布的内因。

6)利用遥感技术对湖泊成因及其分布规律的研究,是对新构造运动强烈的高原艰险地区进行应力场分析的一条捷径,也是进行水文地质背景调查的一把钥匙。

参考文献

许志琴, 杨经绥, 戚学祥 , .

印度/亚洲碰撞——南北向和东西向拆离构造与现代喜马拉雅造山机制再讨论

[J]. 地质通报, 2006,25(1/2):1-14.

DOI:10.3969/j.issn.1671-2552.2006.01.003      URL     [本文引用: 4]

印度/亚洲碰撞形成的喜马拉雅增生地体由特提斯-喜马拉雅(THM)、高喜马拉雅(GHM)、低喜马拉雅(LHM)和次喜马拉雅(SHM)亚地体组成。通过喜马拉雅增生地体中变质基底和盖层的组成、变质演化、变形机制与形成时代的对比,确定高喜马拉雅(GHM)亚地体北缘的藏南拆离断裂(STD)向北延伸于特提斯-喜马拉雅(THM)亚地体之下,与形成在大于650℃温度、具有自南向北剪切滑移性质的康马-拉轨岗日拆离带(KLD)相连,深部地壳局部熔融、物质上涌造成的花岗岩侵位,使康马-拉轨岗日拆离带隆起,形成康马-拉轨岗日穹隆带。在高喜马拉雅(GHM)亚地体北部(普兰-吉隆-聂拉木-亚东-带)的变质基底与盖层之间发现EW向近水平的高喜马拉雅韧性拆离构造(GHD),以发育EW向拉伸线理、缓倾的糜棱面理及具有自西向东水平滑移为特征;而在GHM南部靠近主中央冲断裂(MCT)北侧发育具有挤压转换性质的韧性走滑-逆冲断层。高喜马拉雅亚地体从南到北具有由逆冲→斜向逆冲→EW向伸展→斜向伸展→SN向伸展的连续变形和转换的特征,是在现代喜马拉雅垂向挤出和侧向挤出的耦合造山机制下综合变形的响应。喜马拉雅地体中的东西向和南北向拆离构造的存在为喜马拉雅现代造山机制再讨论提供了基础。

Xu Z Q, Yang J S, Qi X X , et al.

India-Asia collision:A further discussion of N-S- and E-W-trending detachments and the orogenic mechanism of the modern Himalayas

[J]. Geological Bulletin of China, 2006,25(1/2):1-14.

[本文引用: 4]

王国灿, 张克信, 曹凯 , .

从青藏高原新生代构造隆升的时空差异性看青藏高原的扩展与高原形成过程

[J]. 地球科学, 2010,35(5):713-727.

[本文引用: 1]

Wang G C, Zhang K X, Cao K , et al.

Expanding processes of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during Cenozoic:An insight from spatio-temporal difference of uplift

[J]. Earth Science, 2010,35(5):713-727.

[本文引用: 1]

崔军文, 李朋武, 李莉 .

青藏高原的隆升:青藏高原的岩石圈结构和构造地貌

[J]. 地质论评, 2001,47(2):157-163.

[本文引用: 1]

Cui J W, Li P W, Li L .

Uplift of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Tectonic geomorphology and lithospheric structure of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J]. Geological Review, 2001,47(2):157-163.

[本文引用: 1]

徐祖丰, 刘细元, 罗小川 , .

青藏高原冈底斯当穹错—许如错一带新近纪—第四纪地堑的基本特征

[J]. 地质通报, 2016,25(7):822-826.

[本文引用: 1]

Xu Z F, Liu X Y, Luo X C , et al.

Basic characteristic of the Neogene-Quaternary graben in the Tangqung Co Xuru Co area, Gangdise,Qinghai-Tibet Plateau

[J]. Geological Bulletin of China, 2016,25(7):822-826.

[本文引用: 1]

朱大岗, 孟宪刚, 邵兆刚 , .

青藏高原古近纪—新近纪古湖泊的特征及分布

[J]. 地质通报, 2006,25(1/2):34-42.

DOI:10.3969/j.issn.1671-2552.2006.01.007      URL     [本文引用: 1]

通过野外地质调查,结合前人资料和遥感影像解译,对青藏高原古近纪—新近纪湖相地层进行了划分与对比,确定了湖相地层的地域分布。根据古近纪—新近纪湖相地层的展布范围,初步圈定出了63个古湖泊,划分出5个成湖阶段、13个成湖期,其统计总面积大于200×104km2。古湖泊的规模、形态、展布方向明显受构造和古地理的制约。研究表明,古近纪时期的古湖泊主要分布在高原的东北部地区,新近纪时期的古湖泊主要分布在高原的西南部地区,两者之间为过渡地带。青藏高原古近纪—新近纪古湖泊的演化,从时间上讲,有从老到新面积逐渐加大的趋势;从迁移方向上讲,有古湖泊的湖相沉积由东北向西南方向逐渐迁移、古湖泊的年龄由老变新的规律。

Zhu D G, Meng X G, Shao Z G , et al.

Characteristics and distribution of Paleogene-Neogene paleolakes on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J]. Geological Bulletin of China, 2006,25(1/2):34-42.

[本文引用: 1]

李炳元, 张青松, 王富葆 .

喀喇昆仑山—西昆仑山地区湖泊演化

[J]. 第四纪研究, 1991,11(1):64-71.

[本文引用: 1]

Li B Y, Zhang Q S, Wang F B .

Evolution of the lakes in the Karakorum-West Kunlun Mountains

[J]. Quaternary Sciences, 1991,11(1):64-71.

[本文引用: 1]

李炳元, 王苏民, 朱立平 , .

12 kaBP前后青藏高原湖泊环境

[J]. 中国科学( D辑), 2001,31(s1):258-263.

[本文引用: 1]

Li B Y, Wang S M, Zhu L P , et al.

12 kaBP lake environment on the Tibetan Plateau

[J]. Science in China Series D(Earth Sciences), 2001,44(s1):324-331.

[本文引用: 1]

闫立娟, 郑绵平, 魏乐军 .

近40年来青藏高原湖泊变迁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J]. 地学前缘, 2016,23(4):310-323.

DOI:10.13745/j.esf.2016.04.027      URL     [本文引用: 1]

湖泊对气候波动有敏感记录。本文以GIS和RS技术为基础,在野外实地考察的基础上,从20世纪70年代、90年代、2000年前后和2010年前后4期Landsat遥感影像中提取了青藏高原所有湖泊边界信息,建立了青藏高原湖泊空间数据库。分析表明的青藏高原面积大于0.5km2的湖泊总面积变化:(1)从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增加了13.42%;(2)从20世纪90年代至2000年前后增加了4.86%;(3)从2000年前后至2010年前后增加了13.04%。可见,近40年来,青藏高原湖泊个数和面积均呈增加的趋势。气象数据分析表明,青藏高原气候出现了由暖干向暖湿的转型,表现为气温升高、降雨量增加和蒸发量减小。笔者选取了研究区内面积大于10km2的时间上合适做比较的所有湖泊,逐一分析了其在4个时期的动态变化情况,并根据变化结果进行了分区。不同时期的湖泊变迁具有区域差异性:(1)从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西藏北部、中部、藏南、青海羌塘盆地和青海东部湖泊呈萎缩趋势;(2)20世纪90年代至2000年,青海北部湖泊萎缩;(3)2000年至2010年,除藏南外,青藏高原其余地区湖泊全面扩张。不同补给源的湖泊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模式不同:(1)气温主要影响以冰雪融水及其径流为主要补给源的湖泊,如色林错、赤布张错等;(2)降雨量主要影响以大气降雨和地表径流为主要补给源的湖泊,如青海羌塘盆地;(3)蒸发量直接影响湖泊水量的散失,在青藏高原总体蒸发量减小的大环境下,部分地区因升温引起的湖泊蒸发效应超过了降水和径流量增加,湖泊出现萎缩的现象,如羊卓雍错流域。总之,地质构造控制了湖泊变迁的总格局,而短时间尺度的湖泊变迁主要受气候因素的影响。此外,湖泊动态变化还受冰川、人类活动、湖盆形状、补给和排泄区等因素的影响。

Yan L J, Zheng M P, Wei L J .

Change of the lakes in Tibetan Plateau and its response to climate in the past forty years

[J]. Earth Science Frontiers, 2016,23(4):310-323.

[本文引用: 1]

朱大岗, 孟宪刚, 赵希涛 , .

西藏纳木错和藏北高原古大湖晚更新世以来的湖泊演化与气候变迁

[J]. 中国地质, 2004,31(3):269-277.

DOI:10.3969/j.issn.1000-3657.2004.03.005      URL     [本文引用: 1]

根据野外水准测量与室内实验分析,本文探讨了西藏纳木错和藏北高原古大湖晚更新世以来的湖泊 演化和气候变迁.在纳木错沿岸拔湖48m以下,发育了6级湖岸阶地,拔湖48~139.2m发育有高位湖相沉积.研究表明,纳木错湖泊发育与藏北高原东南 部古大湖演化可划分为3个阶段:①116~37 ka B.P.间的古大湖期;②37~30 ka B.P.间的外流湖期;③30kaB.P.以来的纳木错期.在古大湖阶段,包括纳木错、色林错和扎日南木错、当惹雍错等藏北高原东南部的一大批现代大、 中、小型湖泊,都是互相连通的一个古大湖,其范围可能超过了现代的藏北内、外流(怒江)水系的分水岭.它或许还与藏北高原南部和西部的其他古湖相连,成为 统一的藏北高原"古大湖".通过对纳木错湖相沉积形成时代与深海氧同位素对比,易溶盐、pH值、地球化学、介形类和孢粉分析等的综合研究发现,湖相沉积记 录了自晚更新世以来的湖泊演化和气候变迁信息.资料显示古大湖期湖面最高,气候温和清爽;外流湖期湖面急剧下侣降,气温和湿度较现今略高;纳木错期以来气 候经历了全新世最宜期的暖湿后日益干旱化,气温波动,湖面持续下降.表明自晚更新世以来该区气候在逐渐变干的总趋势的基础上,经历了多次明显的冷暖与干湿 波动.

Zhu D G, Meng X G, Zhao X T , et al.

Evolution and climatic change of Nam Co of Tibet and an ancient large lake in the northern Tibetan Plateau since the late Pleistocene

[J]. Geology in China, 2004,31(3):269-277.

[本文引用: 1]

许志琴, 杨经绥, 李海兵 , .

印度—亚洲碰撞大地构造

[J]. 地质学报, 2011,85(1):1-33.

URL     [本文引用: 1]

印度-亚洲碰撞是新生代地球上最为壮观的重大地质事件。碰撞及碰撞以来,青藏高原的广大地域发生了与碰撞前截然不同的变形,地貌、环境及其深部结构都发生了深刻地变化。根据青藏高原形成、周缘造山带崛起以及大量物质侧向逃逸的基本格局,作者从大陆动力学视角出发,将"印度-亚洲碰撞大地构造"与"前碰撞大地构造"区别开来进行研究,将印度-亚洲碰撞的大地构造单元划分为:青藏中央高原、冈底斯-喜马拉雅主俯冲/碰撞造山带、青藏高原周缘挤压转换造山带和侧向挤出地体群等,其中青藏中央高原即青藏腹地,"冈底斯-喜马拉雅主俯冲/碰撞造山带"包括冈底斯"安第斯山型"俯冲造山带和"喜马拉雅山型"主碰撞造山带,青藏高原周缘挤压转换造山带包括北缘"西昆仑-阿尔金-祁连"挤压转换造山带、东缘"龙门山-锦屏山"挤压转换造山带、东南缘"中缅"伊洛瓦底挤压转换造山带和西南缘"印-巴-阿"阿莱曼挤压转换造山带,侧向挤出地体群包括青藏高原东构造结东南部以大型走滑断裂:鲜水河-小江、哀牢山-红河、澜沧江、嘉黎-高黎贡、那邦和三盖断裂为边界的南松甘、兰坪、保山、腾冲等挤出地体群;以及青藏高原西构造结两侧的"甜水海、""兴都库什"、"喀布尔"和"阿富汗"侧向挤出地体群。本文探讨了上述各构造单元形成的主要制约因素,例如:楔形印度小板块与亚洲大板块的碰撞以及印度大陆东西拐角的构造作用,主碰撞和斜向碰撞的影响,大型走滑与侧向挤出地体的形成关系,挤压与走滑并重的挤压转换机制对整个青藏高原和周缘造山带形成的制约,碰撞大地构造单元的特性以及与前碰撞大地构造的区别和叠置或改造的关系等等。最后,本文还基于青藏高原地幔结构探讨印度-亚洲碰撞大地构造学及青藏高原大陆动力学的意义。

Xu Z Q, Yang J S, Li H B , et al.

On the tectonics of the India-Asia collision

[J]. Acta Geologica Sinica, 2011,85(1):1-33.

[本文引用: 1]

许志琴, 李海兵, 杨经绥 .

造山的高原——青藏高原巨型造山拼贴体和造山类型

[J]. 地学前缘, 2006,13(4):1-17.

DOI:10.3321/j.issn:1005-2321.2006.04.002      URL    

青藏高原是一个巨型碰撞造山拼贴体,它的形成与始特提斯、古特提斯和新特提斯洋盆的先后开启、消减、闭合以及古大陆的裂解、诸地体的移动、会聚和拼合有关。造山类型形成于不同时期海(洋)盆俯冲、地体碰撞和陆内会聚的不同阶段。多地体/多岛弧/多弧前海的构架表明,诸多的俯冲型山链可以产生在地体边界的活动陆缘一侧,古特提斯南、北两洋盆的双向俯冲构筑了双向俯冲型山链;碰撞型山链由于地体边界与块体驱动方向的几何学关系形成“正向碰撞型”和“斜向碰撞型”造山类型。“斜向碰撞型山链”与走滑断裂的形成、规模及其运动学直接相关。50~60Ma印度/亚洲碰撞不仅形成青藏高原造山拼贴体的最后成员———喜马拉雅山链,而且在拼贴体的北缘由于陆内俯冲作用使早期形成的山链在整修后又一次崛起。青藏高原的周缘山链铸成屏障与外侧的克拉通相隔。青藏高原巨型碰撞造山拼贴体的形成是亚洲大陆自北往南的增生和造山迁移的生长结果,其所反映的活动长期性、非原地性、俯冲/碰撞/陆内造山类型的多样性、碰撞造山的多期性以及造山的复合叠置性比世界上任何一个复合山链(或造山拼贴体)来得复杂、多彩。

Xu Z Q, Li H B, Yang J S .

An orogenic plateau:The orogenic collage and orogenic types of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J]. Earth Science Frontiers, 2006,13(4):1-17.

张培震, 张会平, 郑文俊 , .

东亚大陆新生代构造演化

[J]. 地震地质, 2014,36(3):574-585.

[本文引用: 1]

Zhang P Z, Zhang H P, Zheng W J , et al.

Cenozoic tectonic evolution of continental eastern Asia

[J]. Seismology and Geology, 2014,36(3):574-585.

[本文引用: 1]

彭小龙, 王道永 .

雅鲁藏布江断裂带活动构造特征与活动性分析

[J]. 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10(26):41-44.

URL     [本文引用: 2]

根据对雅鲁藏布江断裂带实地考察的情况,分析了断裂带活动构造表现特征,详细阐述了雅鲁藏布江断裂带活动构造总体特征与构造作用成因。研究表明,东段急剧偏转为NE向,中段呈EW向,但波状起伏特征明显;西段逐渐偏转为NWW向。雅鲁藏布江断裂总体向南倾斜,倾角较陡(60~70°);东段(朗县以东)倾向北一北西,断裂变形性质复杂多样。雅鲁藏布江断裂活动性明显,但不同地段其活动性差异较大,米林以东活动性较强,为全新世活动断裂;米林以西断裂活动性较弱,最新活动时代主要为中一晚更新世。

Peng X L, Wang D Y .

The active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and activity analysis of Yarlungzangbo fracture zone

[J]. Journal of Yangtze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 2013,10(26):41-44.

[本文引用: 2]

武长得, 朱红, 邓宗策 , .

雅鲁藏布江断裂带的构造特征

[J]. 中国地质科学院院报, 1990,21(s1):87-94.

[本文引用: 1]

Wu C D, Zhu H, Deng Z C , et al.

The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Yarlungzangbo fracture zone

[J]. Bulletin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Geological Sciences, 1990,21(s1):87-94.

[本文引用: 1]

李海兵, Valli F, 许志琴,.

喀喇昆仑断裂的变形特征及构造演化

[J]. 中国地质, 2006,33(2):239-255.

DOI:10.3969/j.issn.1000-3657.2006.02.002      URL     [本文引用: 1]

喀喇昆仑断裂的变形特征、形成时代、构造演化以及它的构造意义一直存在着争议。在喀喇昆仑断裂东南段阿伊拉日居山地区,沿断裂出露具右旋剪切应变的糜棱岩和糜棱岩化片麻岩-花岗岩,显微构造研究表明其存在高温右旋剪切变形特征,并伴随淡色同构造花岗岩的产生,同构造结晶锆石所记录的U-Pb同位素年龄,暗示了喀喇昆仑断裂的形成时代在23-25Ma以前,其连续变形作用持续到-12/Via,之后伴随阿伊拉日居山的快速隆升以及噶尔盆地开始形成。综合分析表明喀喇昆仑断裂生长过程可能是由南东向北西扩展的过程,是印度板块与欧亚大陆持续碰撞的结果。断裂的累积位移量至少为280km,其长期平均滑移速率约为11mm/a。通过块体间运动学分析,表明在-23-25/Ma以后青藏高原物质以约16.2mm/a的速率向-N108°方向挤出。

Li H B, Valli F, Xu Z Q , et al.

Deformation and tectonic evolution of the Karakorum fault,western Tibet

[J]. Geology in China, 2006,33(2):239-255.

[本文引用: 1]

刘刚, 李述靖, 赵福岳 , .

阿尔金—康西瓦剪切-推覆系统和帕米尔推覆构造的遥感解析

[J]. 地球学报, 2006,27(1):25-29.

DOI:10.3321/j.issn:1006-3021.2006.01.003      URL     [本文引用: 1]

通过对遥感图像的解译,发现了阿尔金康西瓦剪切推覆构造系统,并从宏观上阐述了它和帕米尔推覆构造的主要构造特征及两者间的复合关系。认为该系统使塔里木板块沿阿尔金左行平移断裂向WS仰冲于青藏地块之上,康西瓦断裂掩覆了阿什库勒、泉水沟等陆缘盆地和阿克赛钦隆起带,对研究区大地构造特征进行了全新的遥感构造解析。

Liu G, Li S J, Zhao F Y , et al.

A remote sensing analysis of Altun-Kangxiwa shear-thrust system and Pamir nappe structure

[J]. Acta Geoscientica Sinica, 2006,27(1):25-29.

[本文引用: 1]

胡旭莉, 陈文 .

东昆仑西段布喀达坂峰地区昆南断裂初步研究

[J]. 青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28(3):36-41.

DOI:10.3969/j.issn.1006-8996.2010.03.009      URL     [本文引用: 1]

通过空间展布特征、物质组成、运动学特征及构造年代学研究,确定东昆仑造山带西段布喀达坂峰地区东昆南断裂是由碎屑质糜棱岩构成的韧性剪切带,表现为左行平移的运动学特征,绢云母单矿物40Ar-39Ar坪年龄值为234~237兆年,从而确定东昆南断裂主期变形时代为中三叠世。

Hu X L, Chen W .

Pilot study of Southern Kunlun fracture at Bukedaban area of the west part of east Kunlun

[J]. Journal of Qinghai University(Nature Science), 2010,28(3):36-41.

[本文引用: 1]

李春峰, 贺群禄, 赵国光 .

东昆仑活动断裂带东段全新世滑动速率研究

[J]. 地震地质, 2004,26(4):676-687.

DOI:10.3969/j.issn.0253-4967.2004.04.013      URL     [本文引用: 3]

文中通过对东昆仑活动断裂带托索湖至玛曲段的实际野外测量,获得了该段上的1组断裂位错实测数据和14C及TL测年样品。通过室内分析研究,发现大体以阿尼玛卿山玛积主峰为界,东昆仑活动断裂带托索湖至玛曲段可再分为花石峡段和玛沁段2个在几何上不连续的段落,花石峡段的全新世水平滑动速率(115±11)mm/a明显高于玛沁段(70±06)mm/a。此外,由于断裂而引起的断裂两侧的差异垂直隆升速率,花石峡段自4kaBP以来约为(21±03)mm/a,玛沁段自10kaBP以来约为055mm/a。这种差异垂直隆升速率的明显变化,一方面反映了东昆仑活动断裂带不同段落上活动的差异,另一方面也可能反映了研究区内全新世以来的快速隆升。

Li C F, He Q L, Zhao G G .

Holocene slip rate along the eastern segment of the Kunlun fault

[J]. Seismology and Geology, 2004,26(4):676-687.

[本文引用: 3]

许志琴, 李海兵, 唐哲民 , .

大型走滑断裂对青藏高原地体构架的改造

[J]. 岩石学报, 2011,27(11):3157-3170.

URL     [本文引用: 2]

青藏高原的大型走滑断裂有13条,已确定的大型韧性走滑断裂主要形成于3个时期:早古生代、印支期和新生代以来.印度/亚洲碰撞(60~50Ma)以来形成的大型韧性走滑构造位于青藏高原的南部,而且主要在喜马拉雅山链的东、西两侧,如西侧的喀喇昆仑和恰曼韧性右行走滑断裂,东侧的鲜水河-小江和哀牢山-红河韧性左行走滑断裂、崇山-澜沧江、嘉黎-高黎贡山和萨盖韧性右行走滑断裂等.主要的变形特征表现为早期具有地壳深部的韧性走滑剪切带性质,在后期抬升过程中,由韧性→韧脆性→脆性应变转化;而在青藏高原北部,表现为古韧性走滑剪切带的再活动,如阿尔金-康西瓦、东昆仑左行走滑断裂,以及新生的脆性断裂,如海源左行走滑断裂等.本文在青藏高原13条大型走滑断裂研究及综合研究的基础上,阐述不同时期的大型走滑断裂,以及它们在青藏高原地体拼合及碰撞造山中的作用,包括走滑断裂与走滑型褶皱造山、走滑断裂与挤压/转换型造山、走滑断裂与挤压盆-山体系、走滑断裂与地体相对位移和走滑断裂与地体的侧向挤出,以及走滑断裂与构造结的形成.

Xu Z Q, Li H B, Tang Z M , et al.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terrain structures of the Tibet Plateau through large-scale strike-slip faults

[J].Acta Petrologica Sinica, 27(11):3157-3170.

[本文引用: 2]

许志琴, 曾令森, 杨经绥 .

走滑断裂、“挤压性盆-山构造”与油气资源关系的探讨

[J]. 地球科学, 2004,29(6):631-643.

DOI:10.3321/j.issn:1000-2383.2004.06.001      URL     [本文引用: 1]

了解含油气盆地的形成及其演化的影响因素对于含油气盆地的勘探和 开发是至关重要的.以美国西部的圣安德烈斯断裂带及伴生的南加州油气盆地作为参考,对中国青藏高原北部与阿尔金走滑断裂系相关的盆-山构造进行了剖析.探 讨阿尔金走滑断裂系在其演化过程中,怎样控制区域应力场、变形构造及盆地的形成,进而制约油气的迁移和圈闭.分析结果表明与圣安德烈斯断裂带在美国南加州 的盆-山构造体系所起的作用相比较,阿尔金走滑断裂系在青藏高原北部的盆-山构造体系的形成和演化中起相似的作用.青藏高原相对于塔里木盆地的斜向运动导 致在阿尔金走滑断裂的东南形成走滑-挤压构造域.形成一系列的走滑和推覆构造,在地形上表现为包括柴达木盆地在内的有序的盆-山相间的构造体系.与南加州 富含油气的盆地相似,阿尔金走滑断裂及相配套的走滑-逆冲推覆构造促使在这些盆地中形成富集油气的构造.

Xu Z Q, Zeng L S, Yang J S .

Role of large-scale strike-slip faults in the formation of petroleum-bearing compressional basin-mountain range systems

[J]. Earth Science, 2004,29(6):631-643.

[本文引用: 1]

弓小平, 马华东, 杨兴科 , .

木孜塔格—鲸鱼湖断裂带特征、演化及其意义

[J].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04,28(4):418-427.

DOI:10.3969/j.issn.1001-1552.2004.04.008      URL     [本文引用: 1]

通过对东昆仑山木孜塔格-鲸鱼湖断裂在青藏高原北部陆内变形过程 中形成的构造形迹、沉积建造、新生代火山活动、地球物理场变化综合研究,以野外第一手资料重建该过程的演化历史,认为木孜塔格-鲸鱼湖断裂是青藏高原北部 陆内变形过程遗留的重要地质证据,卫星遥感图像上显示极为明显,它具有重要的区域构造意义.首先,发育大规模由北向南的叠瓦式逆冲推覆构造,新近纪由南向 北沿构造带分布着东西向平行排列的"堑垒"相间式断陷盆地;其次还见有大量中性火山岩浆沿该断裂及其次级断裂溢出分布,成因分析表明其来源于陆内俯冲作 用;第三,该断裂的走向延伸线上现今还发生较大规模的地震活动.综合分析表明,该断裂作为与柴达木地块南部构造边界断裂彼此平行的南东东向大型走滑断裂 带,具有左行走滑构造分量,应是青藏高原北缘亚洲大陆向北东逃逸的主要断裂系统.

Gong X P, Ma H D, Yang X K , et al.

Meaning and evolution and characteristic of Muztag-Cetacean Lake fracture zone

[J]. Geotectonica et Metallogenia, 2004,28(4):418-427.

[本文引用: 1]

杨顺虎, 付碧宏, 时丕龙 .

东昆仑活动断裂带秀沟盆地段晚第四纪构造变形与地貌特征研究

[J]. 第四纪研究, 2012,32(5):921-930.

[本文引用: 1]

Yang S H, Fu B H, Shi P L .

Late Quaternary structural deformation and tectono-geomorphic features along the Xiugou Basin segment,eastern Kunlun fault zone

[J]. Quaternary Sciences, 2012,32(5):921-930.

[本文引用: 1]

甘卫军, 沈正康, 张培震 , .

青藏高原地壳水平差异运动的GPS观测研究

[J].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2004,24(1):29-35.

[本文引用: 5]

Gan W P, Shen Z K, Zhang P Z , et al.

Horizontal crustal movement of Tibetan Plateau from GPS measurements

[J]. Journal of Geodesy and Geodynamics, 2004,24(1):29-35.

[本文引用: 5]

张培震, 沈正康, 王敏 , .

青藏高原及周边现今构造变形的运动学

[J]. 地震地质, 2004,26(3):367-377.

DOI:10.3969/j.issn.0253-4967.2004.03.002      URL     [本文引用: 9]

青藏高原现今构造变形的定量化研究是理解其动力过程的基础 ,近年来高速发展的GPS(全球定位系统 )技术为测量大尺度现今构造变形提供了最有效的手段。我们利用青藏高原及周边的5 5 3个GPS观测数据给出了其现今构造变形的速度场 ,表明印度和欧亚板块之间的相对运动主要被青藏高原周边的地壳缩短和内部的走滑剪切所调整吸收。其中 ,喜马拉雅山系吸收了青藏高原总缩短量的 4 4%~ 5 3% ,北部的阿尔金山、祁连山和柴达木盆地吸收了 1 5 %~ 1 7% ,高原内部吸收了 32 %~4 1 %。青藏高原的“向东挤出”实际上是地壳物质的向东流动而不是刚性地块的挤出。这一地壳物质流动带在高原西部以地表张性正断层和共轭剪切走滑断层为特征 ,到高原中东部转换为巨型的弧形走滑断裂带 ,再到高原东北缘转换为地壳缩短和绕东喜马拉雅构造结的顺时针旋转。青藏高原的大尺度现今构造变形以连续变形为特征

Zhang P Z, Shen Z K, Wang M , et al.

Kinematics of present-day tectonic deformation of the Tibetan Plateau and its vicinities

[J]. Seismology and Geology, 2004,26(3):367-377.

[本文引用: 9]

Tapponnier P, Peltzer G, Le Dain A Y,et al.

Propagating extrusion tectonics in Asia:New insights from simple experiments with plasticine

[J]. Geology, 1982,10(12):611-616.

DOI:10.1130/0091-7613(1982)10<611:PETIAN>2.0.CO;2      URL    

England P, Houseman G .

Finite strain calculations of continental deformation:2.Comparison with the India-Asia collision zone

[J].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1986,91(B3):3664-3676.

DOI:10.1029/JB091iB03p03664      URL    

曹建玲, 石耀霖, 张怀 , .

青藏高原GPS位移绕喜马拉雅东构造结顺时针旋转成因的数值模拟

[J]. 科学通报, 2009,54(2):224-234.

[本文引用: 2]

Cao J L, Shi Y L, Zhang H , et al.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GPS observed clockwise rotation around the eastern Himalayan syntax in the Tibetan Plateau

[J].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2009,54(8):1398-1410.

[本文引用: 2]

李小兵, 裴先治, 陈有炘 , .

东昆仑造山带东段哈图沟—清水泉—沟里韧性剪切带塑性变形及动力学条件研究

[J].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15,39(2):208-230.

URL     [本文引用: 2]

东昆仑造山带东段哈图沟–清水泉–沟里韧性剪切带记录了多个旋回的造山作用,本文通过对韧性剪切带中石英 c轴组构和显微构造特征测试分析,探讨东昆仑造山带东段陆块间俯冲拼合及地壳伸展减薄的形成机制。结果显示,韧性剪切带变形温度介于380~650℃之间,形成环境为中–高绿片岩相到低角闪岩相,剪切带内差异应力值介于173~509 MPa 之间,应变速率介于6.93×10–14~1.43×10–8 s–1之间,主体为10–11~10–10 s–1,显示韧性剪切带变形是快速俯冲作用下的产物,越靠近东昆仑造山带东段东昆中断裂带其变形温度、差异应力值及相应的应变速率值越大,表明东昆仑造山带东段韧性剪切变形中心为东昆中断裂带。利用不同方法所计算出的韧性剪切带运动学涡度值,显示韧性剪切带早期瞬时运动学涡度(0.56~1)对应于东昆仑造山带东段东昆南与东昆仑造山带东段东昆北陆块间俯冲的初始阶段,中后期运动学涡度(0.25~0.91)应当对应于东昆南与东昆北陆块间的俯冲碰撞阶段,最晚期的C′瞬时运动学涡度(0.19~0.51)则对应于后造山的伸展阶段。通过石英c轴组构结合其宏微观构造特征,认为东昆中构造带至少经历了3个期次的构造运动,分别为加里东晚期的逆冲兼左行走滑剪切作用、晚海西–印支期的逆冲兼右行走滑剪切作用和燕山早期及之后的脆韧性–脆性的左行走滑剪切作用。

Li X B, Pei X Z, Chen Y X , et al.

Study on the plastic deformation and dynamic condition of Hatugou-Qingshuiquan-Gouli ductile shear zone in the eastern section of East Kunlun

[J]. Geotectonica et Metallogenia, 2015,39(2):208-230.

[本文引用: 2]

张紫程, 张绪教, 高万里 , .

东昆仑左行走滑韧性剪切带形成时代的锆石U-Pb年龄证据

[J]. 地质力学学报, 2010,16(1):51-58.

[本文引用: 1]

Zhang Z C, Zhang X J, Gao W L , et al.

Evidence of zircon U-Pb ages for the formation time of the East Kunlun left-lateral ductile shear belt

[J]. Journal of Geomechanics, 2010,16(1):51-58.

[本文引用: 1]

陈兆恩, 林秋雁 .

青藏高原湖泊涨缩的新构造运动意义

[J].地震, 1993(1):31-40,52.

URL     [本文引用: 2]

青藏高原位于我国的西南部,平 均海拔4000—5000m。第四纪以来强烈的新构造运动,引起地壳大幅度的隆起,迫使湖泊出现了大规模的退缩及迁移。新的湖泊不断产生或扩大,古老的湖 泊又不断消亡或缩小,形成了湖泊变化与构造活动周期的对应性。本文在分析了青藏高原的地貌、第四纪地质,特别是活断层及地震活动性研究的基础上,对于高原 ≥4km~2的367个湖泊进行了卫片解译,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Chen Z E, Lin Q Y .

Significance of neotectonic movement of lake extension and shrinkage in Qinghai-Tibet Plateau

[J].Earthquake, 1993(1):31-40,52.

[本文引用: 2]

百度百科.

拉分盆地

[EB/OL].( 2016- 10- 07)[2016-11-06]..

URL     [本文引用: 1]

Baidubaike.

Pull-apart basin

[EB/OL].( 2016- 10- 07)[2016-11-06]..

URL     [本文引用: 1]

刘芳晓, 刘德民, 李德威 , .

青藏高原班公错的湖盆成因及构造演化

[J]. 地球科学, 2013,38(4):745-754.

DOI:10.3799/dqkx.2013.072      URL     [本文引用: 1]

依据河湖相沉积物的沉积特征、沉积年龄和分布规律,结合ETM+构造和第四系沉积地层的遥感解译,对班公错湖盆的成因和构造演化特征进行系统的剖析.从地形地貌、沉积建造和构造上分析,推断班公错湖盆为构造成因的拉分断陷湖盆.根据湖盆周边的断层活动特征和湖盆的沉积响应,将班公错湖盆的演化分为4个阶段,依次为湖盆打开的幼年期(晚于早中新世)、湖盆扩展的青年期(早于8.1±1Ma)、湖盆急剧扩展伴随湖盆中心南移的壮年期(晚于0.94Ma)和湖盆不对称萎缩的老年期(晚于0.23Ma).

Liu F X, Liu D M, Li D W , et al.

Causes and tectonic evolution of Bangong Lake basin

[J]. Earth Science, 2013,38(4):745-754.

[本文引用: 1]

王辉, 范玉海, 张少鹏 , .

运用高分遥感技术圈定西昆仑黑恰铁多金属矿化带

[J].中国地质调查, 2016, 3(5):13-20.

URL    

为了在西昆仑地区圈定黑恰铁多金属矿化带,主要运用高分遥感解译和矿化遥感异常信息增强与提取技术,配合适量的野外调查验证及采样测试工作,建立遥感综合找矿模型,为后续区域地质矿产工作规划部署和矿产勘查提供依据。调查结果表明,在黑恰一带圈定了1条找矿潜力巨大的含铜铅锌的菱铁-赤铁矿化带,延伸长度约60 km,宽度200-500 m。矿化带内含多个铁多金属矿化体。矿化体位于温泉沟群d段偏顶部碎屑岩向碳酸盐岩的过渡部位,呈层状、似层状、透镜状产出,产状一般为40°-50°∠68°-81°,与区域地层产状一致。单矿化体长度数百-9 500余m,地表出露厚度2-50 m,一般厚约15 m。地表矿石矿物以赤铁矿和褐铁矿为主,次为镜铁矿,含少量菱铁矿。铁矿化体顶板碎裂化的碳酸盐岩中普遍见Pb-Zn-Cu矿化,部分铁矿化体上部也可见Pb-Zn(少量Cu)矿化。高分遥感技术在西昆仑地区矿产地质综合调查中作用显著,可为实现找矿工作的快速突破创造条件,并为高分遥感技术在相同或类似地区开展找矿工作提供依据和借鉴。

Wang H, Fan Y H, Zhang S P , et al.

Delineation of Heiqia iron polymetallic mineralization zone in West Kunlun region using high resolution remote sensing technology

[J]. Geological Survey of China, 2016,3(5):13-20.

杨金中, 王海庆, 陈微 .

西昆仑成矿带高分辨率遥感调查主要进展与成果

[J].中国地质调查,2016, 3(5):7-12.

URL    

遥感技术是地质矿产调查工作不可或缺的手段之一。以高空间分辨率(World View-2、Quick Bird、IKONOS)和中等空间分辨率(ASTER、ETM+)卫星数据为遥感数据源,利用多元、多层次遥感技术,完成了西昆仑成矿带高分辨率遥感地质调查工作。制作了调查区1∶5万正射影像图,为遥感地质调查工作提供了既具有精确地理坐标,又能直观反映区域交通和地质灾害分布状况等信息的基础影像地图;通过遥感地质解译和遥感蚀变异常信息提取,结合野外验证,基本查明了调查区区域(含矿/成矿)地质体、(含矿/成矿)地质构造的展布特征和遥感矿化蚀变异常信息的分布情况;在典型矿床找矿模型、区域成矿分区、区域成矿/控矿要素分布特征等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开展了遥感找矿预测,并对部分遥感找矿预测区进行了野外验证和简易工程查证。本次调查共为调查区推荐3 349处遥感蚀变异常区,圈定146个找矿预测区,推荐16个区调/矿调工作优先部署区和30个一般部署区,充分发挥了遥感技术在区域矿产地质调查工作中的先行作用。

Yang J Z, Wang H Q, Chen W .

Main progress and achievements of high spacial resolution remote sensing survey on west Kunlun metallorgenic belt

[J]. Geological Survey of China, 2016,3(5):7-12.

/

京ICP备05055290号-2
版权所有 © 2015 《自然资源遥感》编辑部
地址:北京学院路31号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 邮编:100083
电话:010-62060291/62060292 E-mail:zrzyyg@163.com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