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VCI指数的青藏地区春旱时空动态变化分析
Temporal and spatial dynamics of spring drought in Qinghai-Tibet region based on VCI index
责任编辑: 陈理
收稿日期: 2020-07-24 修回日期: 2020-11-2 网络出版日期: 2021-03-15
基金资助: |
|
Received: 2020-07-24 Revised: 2020-11-2 Online: 2021-03-15
作者简介 About authors
季 民(1970-),男,博士,教授,主要从事空间数据组织和GIS系统集成研究。Email:
有关春旱的时空特征信息对于许多农业应用和决策都至关重要。本研究利用NOAA/AVHRR的植被状态指数(vegetation condition index,VCI)产品,对1995—2010年间青藏地区的植被干旱情况进行了全面的时空分析。针对VCI作为干旱指标的特点,采用了多种方法,其中包括干旱的频率分析、趋势分析和Mann-Kendall实验。研究表明青藏地区受季风影响较小,横断山脉和祁连山地区干旱发生的频率比较低,且多为轻中旱。根据分析表明,该地区干旱的趋势并不是单向变化的,可以将其分为2个阶段: 2000年以前VCI指数较高,且波动相对较大; 2000年之后VCI指数相对较低,且相对稳定。
关键词:
The spatial-temporal characteristics of spring drought are very important for decision-making and many agricultural applications. In this study, the spatial-temporal analysis of vegetation drought in Qinghai-Tibet region from 1995 to 2010 was carried out by using the vegetation state index of NOAA.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VCI as a drought index, a variety of methods were used, which included frequency analysis, trend analysis and man Kendall experiment.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Qinghai-Tibet Region is less affected by monsoon, the frequency of drought in Hengduan Mountain and Qilian Mountain is relatively low, and most of the droughts are light and medium drought. According to the analysis, the trend of drought in this area is not unidirectional and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stages. Before 2000, the VCI index was relatively high, and the volatility was relatively large; after 2000, the VCI index was relatively low, and relatively stable.
Keywords:
本文引用格式
季民, 张超, 赵建伟, 严娟, 梁亮.
JI Min, ZHANG Chao, ZHAO Jianwei, YAN Juan, LIANG Liang.
0 引言
全球各个国家都曾或正在遭受干旱所带来的生态和农业生产破坏,这种自然灾害的特点主要具有持续时间长、涉及范围广等特点,受环境和生态的恶化影响,近几年发生干旱的频率越来越高,空间范围越来越广,严重时会导致一个国家或者地区出现严重的饥荒。目前针对区域内的干旱问题研究主要以气象和农业干旱为主[1]。青藏地区地形极其复杂,空气含氧量低,面积广阔,可利用的观察资料很少,给干旱监测带来了诸多不便,传统的干旱监测方法也具有很大局限性,而遥感技术可以准确实时获取大面积地表温度、植物长势等干旱提取信息,并且具有多时相、多光谱、连续完整等优势,可广泛应用于干旱遥感监测中,基于遥感数据的农业干旱监测方法主要分为热惯量法、植被指数法、微波遥感方法和冠层温度方法4类[2,3,4,5,6,7]。植被指数是指根据植被的光谱特性,将卫星可见光和近红外波段进行组合,形成各种植被指数。地表植被状况的直接量化指标为植被指数,这种度量方式简单、有效,当前全球学术统一定义的植被指数总共有40多种,其主要应用于全球与区域土地覆盖、植被分类和环境变化等方面,辅助分析第一生产力水平,同时用来分析农作物、牧草估产和干旱监测等。因为植被指数计算方便、获取很简易,所以可以利用植被指数来检测干旱的情况。但是一些植被指数例如,归一化差分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温度植被干旱指数和植被条件指数,在对非均匀区域进行干旱监测的时候,可能会出现很多问题,为了克服这些问题,Kogan等[8]提出的植被状态指数(vegetation condition index,VCI)。与NDVI一样,VCI也可以通过NOAA卫星的AVHRR传感器获取,VCI对干旱敏感可以消除地理位置、生态系统对NDVI的影响,成为了大规模遥感干旱监测的理想数据,它的可靠性得到了大量数据的证明。本文以春旱的时空动态变化为研究对象,需要长时间序列的数据,所以采用VCI作为干旱指标。
VCI要用到近红外波段和红外波段的数值可以通过NOAA数据获得长时间序列的产品,消除或减弱由于地理位置、土壤条件、太阳高度等因素对NDVI产生的影响,适合大面积的旱情分析,在植被监测和干旱监测中有广泛的应用[9,10,11]。目前已经有很多学者利用VCI指数进行干旱时空分析,孙亲[12]基于VCI指数对中国1981—2015年干旱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 吕潇然等[13]基于VCI对云南省农业干旱状况进行了时空分析,得出降水与VCI指数之间的相关性比较低,降水只是VCI的影响因素之一,干旱发生的频率在不同季节具有不同的空间分布特点; 李新尧等[14] 对陕西省农业干旱进行了时空动态分析,指出陕西省农业干旱状况常见于春秋两季,从干旱发生频率和影响范围来看,秋季的干旱更为严重,陕西省干旱的空间分布总体具有北高南低的特征,陕北大部分区域春旱和秋旱的发生概率都较高,而在关中和陕南大部分地区发生春旱和秋旱频率较小。
本文首先对NOAA数据进行预处理,得到VCI数据集用于分析青藏地区近15 a来干旱的时空变化特征; 然后,对干旱发生频率进行统计和分析,并对4级干旱频率进行空间分析; 最后,采用最大值合成法,对VCI指数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进行分析。本研究可为预防干旱的应对措施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基础,进一步促进农业的发展和进步。
1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源
1.1 研究区概况
青藏地区平均海拔超过4 000 m,是全球范围内海拔最高的高原地区,被称之为“世界屋脊”。地理位置位于E73°~104°,N28°~38°之间。整个青藏地区横跨多个省份,包括青海省、西藏自治区、四川省西部、甘肃省西南部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部边缘地区。青藏地区地域广阔,面积为全国总陆地面积的四分之一,但人口只占1%左右,地广人稀。青藏地区分布着大大小小湖泊超过1 000个,是全球著名的高原湖区,其中青海湖面积为4 340 km2。青藏地区的气候特征主要体现为强辐射、多日照、低温等特点,每日的温差变化大,干湿分明显著,夜雨较多; 冬季干冷漫长,以大风为主; 夏季温凉多雨,以冰雹为主。高山将来自南部的海洋暖湿气流阻隔,导致整体北部地区年降水量仅仅不到50 mm。喜马拉雅山脉北部总体降水量低于600 mm,南部降水量超过1 000 mm,属于亚热带及热带北缘山地森林气候,月平均气温最高为18~25 ℃。昆仑山中西段南翼年降水量只有不到100 mm,月平均气温最高只有4~6 ℃,属于高寒半荒漠和荒漠型气候。
1.2 数据源
AVHRR探测仪位于NOAA系列极轨气象卫星中,包含5个通道,由表1可知,5个通道中第1个通道为具有强吸收性的可见光波段,可吸收绿色植被,第2通道为可反射叶片的近红外波段,因此通常采用第2通道来进行植被观测或反演。
表1 AVHRR各通道的波谱范围及应用领域
Tab.1
通道 序号 | 波长/μm | 对应波段 | 空间分 辨率/km | 主要用途 |
---|---|---|---|---|
1 | 0.55~0.68 | 红绿波段 | 1.09 | 植被海洋污染 |
2 | 0.725~1.10 | 近红外 | 1.09 | 叶绿素高反射 |
3 | 3.55~3.93 | 热红外 | 1.09 | 森林火灾 |
4 | 10.50~11.30 | 热红外 | 1.09 | 昼夜图像 |
5 | 11.50~12.50 | 热红外 | 1.09 | 昼夜图像 |
从NOAA获得1995年1月—2010年2月的VCI数据集。时间分辨率为7 d,空间分辨率为4 km,每年考虑52个时间段,但2000年的部分元数据缺失,因此采用时间插值法获得连续的时间序列。
2 研究方法
2.1 VCI推导
大量的研究表明NDVI是植被生长状态及植被覆盖度的最佳指示因子,计算公式为:
式中
式中: NDVIi为一个确定年份的第i个时期的NDVI值; NDVImax和NDVImin分别为多年第i时期的NDVI最大值和最小值。该值位于0~100之间,当数值越高时表示长势良好,数值越低时表示长势条件差,干旱越严重。
2.2 月/季VCI合成
采用最大值合成法(maximum value composite,MVC)对给定月份的VCI数据进行组合。MVC可以消除云污染、大气衰减和太阳高度的影响。本文以7 d的VCI数据集作为计算MVC的基础,计算出每月的VCI数据,即
式中: VCIi代表第i个月的VCI值; VCIij代表第i个月第j个星期的VCI值。在IDL软件中进行编程,将1个月4个星期的4幅VCI图像通过波段运算来实现最大值合成,用4幅图像中每个像元最大值代表VCI值。本文以春旱为研究对象,根据太阳历按季节划分春季为3—5月,季节的平均VCI可用相应季节3个月的累计平均VCI值表示,即
式中:
2.3 VCI趋势分析
为了了解这15 a间的总体变化趋势,根据15 a以上像素的VCI值,计算趋势密度率(Slope)[23],即
式中:
2.4 VCI突变检验
为了确定15 a之间是否发生突变,并确定这一变化的年份,对VCI数据集进行Mann-Kendall突变实验。Mann-Kendall是一个非参数统计检验,它在假设一个独立随机时间序列的前提下定义了一个统计序列,即
式中:
反时间序列重复此过程计算得到UBk。本文中的统计序列UFk为1995—2010年VCI分析结果,UBk为2010—1995年VCI分析结果,UFk和UBk曲线在Excel软件中绘制,置信区间为0.05(U0.05=±1.96)。Mann-Kendall测试可有效区分一个过程是自然波动还是遵循一个特定的趋势。UFk和UBk值大于0表示一个增加的趋势; 否则,趋势是减少的。当UFk和UBk超过0.05置信区间,表示有显著的变化趋势,超过置信区间的范围为突变的时间区域。当UFk和UBk发生交叉,并且处于置信区间之间时,交叉的时间被认为是开始突变的时间。
3 结果与分析
3.1 干旱的时间变化特征
为进一步分析干旱的时间特征,计算1995—2010年春季的平均VCI指数,得到1995—2010年青藏地区春季VCI均值的分布情况(图1)。
图1-1
图1-1
1995—2010年青藏地区VCI分布
Fig.1-1
VCI distribution Qinghai-Tibet Region from 1995 to 2010
图1-2
图1-2
1995—2010年青藏地区VCI分布
Fig.1-2
VCI distribution Qinghai-Tibet Region from 1995 to 2010
从图1可以看出,1995—2010年间VCI在春季呈现出缓慢增长的趋势。表明春季干旱开始逐渐缓解,变化趋势可以分为4个阶段。2000年发生全国性旱灾,旱灾发生了明显的年际变化。从2001—2010年,青藏地区的VCI值开始增加,到2010年标志着另一个增长期达到了峰值。然后,从2010年开始,VCI再次开始下降。值得注意的是,VCI大于2000年全国干旱平均值。这一变化可能是1999年加强绿化的结果。
3.2 VCI变化趋势分析
变化趋势分析采用Excel软件对年平均VCI值进行线性拟合,得到VCI变化曲线,通过变化趋势的变化率即曲线斜率分析干旱变化趋势; 通过分析得到VCI值的变化情况如图2所示。
图2
图2
1995—2010年季VCI均值的变化趋势
Fig.2
Change trend of VCI mean value from 1995 to 2010
利用趋势分析得到春季VCI变化趋势,对VCI不同变化趋势等级进行统计,结果如图3所示。
图3
图3
1995 —2010 年青藏地区趋势分析
Fig.3
Rrend analysis of Qinghai-Tibet Region from 1995 to 2010
对青藏地区1995—2010年15幅季VCI均值时间序列结合F检验进行趋势分析,从图3可以看出VCI下降的部分(红色)主要分布在四川省的西部、青海省的绝大部分地区和西藏自治区少部分地区,但是干旱的情况也不一定是VCI指数下降引起的,可能最近几年西部大开发,人为干扰要素也不可忽略。青藏地区由于远离海洋,周围又有高大山脉环绕,来自海洋的水汽不易到达,所以青藏高原降水稀少,直接就会导致该地区干旱,故青藏地区大部分都处于轻旱和中旱,靠近山脉的地方由于高山积雪融化,会滋润该地域,所以其附近基本没有出现干旱的情况。另外,干旱发生较轻的地方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部、青海省北部、甘肃省北部一小部分地区,这些地区干旱情况比较小,主要原因是这些区域在阿尔金山、昆仑山和祁连山等山脉附近,高山积雪融化成水对干旱有一定的缓解作用,所以这些区域的干旱相比较西藏自治区和四川省西部地区缓解很多。
3.3 VCI 频率分析
图4
图4
青藏地区不同等级干旱发生频率分析
Fig.4
Frequency analysis of drought of different grades in Qinghai-Tibet Region
3.4 VCI突变分析
图5
4 结论
本文利用NOAA/AVHRR数据获取青藏地区1995—2010年VCI数据,使用趋势分析法、频率分析法等,分析出15 a来青藏地区春旱时空变化特征,利用1995—2010年的VCI数据对青藏地区15 a的干旱趋势突变分析,主要结论如下:
1)在1995—2010年,青藏地区VCI总体呈上升趋势,表明旱情趋于减轻,VCI序列是逐渐上升的,大致可以分为2个阶段,分别为1995—2000年的不平稳期和2001—2010年VCI指数基本不变略微上升期。说明在1995—2000年干旱的情况还不稳定; 在2001—2010年,VCI一直基本不变,且VCI值基本大于30,表明处于中旱。
2)为了解干旱趋势,采用趋势分析法和Mann-Kwndall检测,表明了青藏地区的VCI序列有明确的上升趋势,而且不是随机波动的,在春季的变化较为明显,可以看出在1996年左右发生突变,该分析表明青藏地区的干旱越来越稳定,基本大部分地区都处于中旱状态。
参考文献
基于气象和遥感数据的河南省干旱特征分析
[J].
DOI:10.11849/zrzyxb.2013.04.011
URL
[本文引用: 1]
干旱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严重影响着我国的农业生产。论文分别采用标准化降水指数(SPI)和条件植被指数(VCI)对河南省干旱时空特征进行分析,并探讨了气象干旱和农业干旱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近60 a河南省气象干旱频率呈现出轻微上升的趋势,夏秋两季气象干旱频率较高,农业干旱频率在秋冬两季较高,气象干旱和农业干旱频率在不同季节呈现出不同的空间分布特点。整体上看,农业干旱相对于气象干旱,存在一定程度的滞后:冬季最长,约为2个月,春季较长,约为1个月,而夏季最短,小于1个月;河南省SPI和VCI的相关性具有明显的时空分布特征:冬季和春季相关性较强,夏季次之,秋季最差;平原和盆地区等冬小麦/夏玉米种植区正相关性较强,在非耕地区有所减弱,而在信阳南部等水稻种植区正相关性差。
Drought characteristics in Henan Province with meteorological and remote sensing data
[J].
DOI:10.11849/zrzyxb.2013.04.011
URL
[本文引用: 1]
Drought is a major natural disaster that heavily affects the crop yield in China. In this paper, 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vari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drought in Henan Province, China, are analyzed by using standardized precipitation index (SPI) and remotely sensed vegetation condition index (VCI) respectively. In addition, by correlative analysis, we analyz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eteorological drought and agricultural drought in Henan Provinc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eteorological drought frequency appeared a slight rising trend in Henan Province during the last 60 years. The meteorological drought frequency was higher in summer and autumn, while the agricultural drought frequency was higher in autumn and winter in Henan Province. The spatial pattern of drought frequency varied from one season to another. On the whole, agricultural drought lags behind meteorological drought, with a lag of about two months in winter, almost one month in spring and less than one month in summer. Additionally, there is a strong correlation between SPI and VCI in winter and spring, while the correlation becomes worse in summer and the worst in autumn. Considering from the spatial characteristic, the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SPI and VCI of winter wheat/summer maize planting region is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non-cultivated land, while the positive correlation is the worst for rice planting area in the south of Xinyang City.
遥感监测旱情的研究进展
[J].
The advances of drought monitoring by remote sensing
[J].
基于MODIS的湖南省农业干旱监测模型
[J].
Agricultural drought monitoring model based on MODIS data in Hunan Province
[J].
Remote sensing of vegetation water content from equivalent water thickness using satellite imagery
[J].DOI:10.1016/j.rse.2007.11.014 URL [本文引用: 1]
Droughts of the late 1980s in the United States as derived from NOAA polar-orbiting satellite data
[J].DOI:10.1175/1520-0477(1995)076<0655:DOTLIT>2.0.CO;2 URL [本文引用: 1]
Evaluation of the tropical rainfall measuring mission multi-satellite precipitation analysis (TMPA) for assessment of large-scale meteorological drought
[J].DOI:10.1016/j.rse.2014.11.032 URL [本文引用: 1]
Modeling relationships between NDVI and precipitation during vegetative growth cycles
[J].DOI:10.1080/01431169408954231 URL [本文引用: 1]
Development of global drought- watch system using NOAA/AVHRR data
[J].
Using AVHRR data for quantitative estimationof vegetation conditions:Calibration and validation
[J].
Monitoring vegetation greenness with satellite data
[R].
Operational space technology for global vegetation assessment
[J].
基于VCI指数的中国1981—2015年干旱时空变化特征研究
[D].
Study on spatial-temporal characteristics of drought in China during 1981—2015 based on VCI
[D].
基于植被状态指数的云南省干旱状况时空分析
[J].
Temporal and spatial analysis of agricultural drought in Yunnan Province based on vegetation condition index
[J].
基于植被状态指数的陕西省农业干旱时空动态
[J].
Assessment of temporal and spatial dynamics of agricultural drought in Shaanxi Province based on vegetation condition index
[J].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