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引言
矿业是我国经济建设和发展的重要支柱,矿区开采在促进周围区域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对周边的生态环境产生重大影响[1 ] 。矿区的开采过程使地表景观和土地利用发生改变[2 ] ,对矿区土地利用进行准确分类,不仅可以监测矿区用地变化,还可对开采后的修复治理与土地复垦情况进行评价,对矿区周围城市规划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3 ] 。
Landsat和Sentinel系列光学卫星所获取的多光谱遥感影像是土地利用分类的重要数据。其中,Landsat卫星数据有长时间序列的历史影像且可免费获取,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广泛应用于土地利用分类[4 ] 。Lavanya等[5 ] 使用Landsat7多光谱数据,采用面向对象方法对印度河畔地区进行长时序土地利用识别,总体精度(overall accuracy,OA)为80%,验证了Landsat数据用于长时序土地利用监测的可行性。Sentinel-2多光谱影像可以很好体现不同地物的光谱特性,Lobo等[6 ] 使用Sentinel-2影像绘制了巴西亚马孙13个地区内的矿区地图,并进一步评估每个地区的采矿属性; 王德军等[7 ] 利用Sentinel-2数据构建时序特征集,结合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RF)算法实现了农耕区典型地物的分类。但在地物类型复杂的矿区,仅靠Landsat或Sentinel-2多光谱数据难以对土地利用进行准确分类,需融合其他维度的遥感数据体现更多的地物类型信息,并且现有研究使用的一般是RF等常规机器学习算法,不能充分挖掘多源特征与地物类别之间的联系,分类精度有限。
当前,深度学习为土地利用分类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它可以自动学习构建地物类别与多维度特征之间的关系[8 ] ,已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土地利用相关的研究中[9 -11] 。例如,Arrechea-Castillo等[12 ] 利用Sentinel-2影像,基于LeNet框架的卷积神经网络实现土地利用分类,所提出的方法在验证数据中的总体准确率达到96.51%,Kappa系数达0.962; Zhou等[13 ] 针对矿区精细用地提出EG-UNet模型,该模型相对于最新主流的算法在公开的高分图像数据集上综合性能表现更好,为基于深度学习的矿区土地覆盖精细分类研究提供参考。然而,现有的深度学习方法往往仅依靠单一的遥感数据实现用地分类,无法满足多源数据融合的用地分类需求。
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本文引入反应地物后向散射特性的Sentinel-1 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数据作为补充,与Sentinel-2 多光谱数据相结合以提高土地利用分类的整体精度; 此外,本文还增加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oce Administration,NASA)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DEM)数据有效补充地形相关信息,增加珞珈一号夜光影像提取城市区域的特征,通过多源遥感数据联合描述地矿区用地类型的信息。为了降低特征集合的冗余性,联合Relief-F与RF法进行特征优选,提高特征集的可靠性,并基于深度学习的高效性,构建残差网络50(residual network 50,ResNet 50)模型充分挖掘多源特征与矿区用地类别之间的关系。同时,与RF、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人工神经网络(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ANN)、K近邻算法(K-nearest neighbors,KNN)和贝叶斯模型对比土地利用分类精度,探究特征优选方法对不同分类器的效果,实现对研究区域的用地分类。
1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源
1.1 研究区概况
东胜区隶属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总面积2 160 km2 ,常住总人口57.63万人,不仅是鄂尔多斯的交通和经济中心,也是矿区的主要分布区域之一,已探明的矿种有30多种,储量最多的是煤矿。本文的研究区域如图1 所示,位于东胜区的东部,地理坐标为110°1'7″~110°7'35″E,39°47'41″~39°54'31″N,总面积为115 km2 。不仅是东胜区露天矿的集中区域,也拥有大范围的城市区域和修复治理区,该范围的地物类型复杂且典型,在该研究区域的土地利用进行分类对矿区的修复治理和城市可持续发展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图1
图1
研究区概况与遥感影像图
Fig.1
Location and remotely-sensed image of the study area
1.2 数据源及其预处理
1.2.1 数据源
谷歌地球引擎(Google Earth Engine,GEE)能提供大量的全球尺度的遥感数据,具有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已成为遥感土地利用分类的常用数据源和数据处理平台[14 ] 。研究使用GEE平台中2022年的Sentinel-2多光谱成像仪(multi-spectral instrument,MSI)和Sentinel -1 SAR数据作为光谱、纹理、缨帽和极化特征的数据源。其中Sentinel-2 MSI利用分辨率为10 m和20 m的10个波段,研究区由Sentinel-2 B4(R),B3(G)和B2(B)波段合成的真彩色影像如图1 所示。SAR数据可全天候提供高质量地表回波影像[15 ] ,结合Sentinel-1 SAR的VV和VH极化数据提升土地利用分类精度[16 ] 。NASA可提供30 m分辨率的高质量DEM,作为地形特征的数据源。另外使用130 m分辨率的珞珈一号夜光数据(night time light,NTL)作为经济特征的数据源,辅助提取城市建筑区域。
1.2.2 预处理
数据预处理均在GEE平台进行,研究表明时序影像数据的使用能够有效提高土地利用分类精度[17 ] ,对此,研究合成了Sentinel-2的时序影像。首先,筛选了GEE中2022年1月、4月、7月和10月根据云量过滤后的影像,通过Sentinel-2的QA60波段进行去云处理; 其次,利用GEE平台的中值算法进行季节影像的合成,填补经过去云处理后的影像空洞,最终获得了4个季节质量较好的影像。对于Sentinel-1,采用极化处理函数将数据分成了VV与VH 2种分量; 其次,使用与生产Sentinel-2的时序影像相同的中值合成算法计算4个季节的时序SAR影像; 再次,将经过系统几何校正的珞珈一号NTL,通过GEE平台进行辐射亮度的转换; 最后,将Sentinel-1/2,NASA DEM和珞珈一号的数据均重采样至10 m分辨率,对齐至相同的格网,并利用研究区范围进行裁切,得到所需要的4个数据源的预处理后数据。
1.2.3 分类体系
本研究根据鄂尔多斯东胜区东部土地利用实际情况,将研究区分为林草地、水域、建设用地、裸露土地、矿区和修复治理区6类。利用高分辨率的Google Earth影像作为参考,6种类别共选择了样本点2 870个,其中每种类别的示例影像与所选择的样本个数如图2 和表1 所示,其中70%用作训练ResNet50模型,30%用作精度验证。
图2
图2
分类体系影像示意图
Fig.2
Schematic diagram of the classification system
2 研究方法
1)对多源数据预处理,并计算光谱、纹理、缨帽、极化、地形和经济6种特征,构建特征集合; 2)联合Relief-F与随机森林算法的特征重要性评价结果,进行组合特征优选; 3)基于ResNet50模型实现矿区用地分类; 4)对分类结果进行精度评定,探究不同特征优选方法和不同分类器在矿区土地利用分类中的差异。
图3
图3
方法流程
Fig.3
Flowchart of the method
2.1 构建特征集合
构建的多源特征集合包含光谱、纹理、缨帽、极化、地形和经济6个部分。由Sentinel-2数据计算得到了光谱、纹理和缨帽特征。其中光谱特征共17种,包括来自Sentinel-2的地面分辨率10 m的B2,B3,B4和B8波段,分辨率为20 m的B5,B6,B7,B8A,B11和B12波段,以及计算的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增强植被指数(enhanced vegetation index,EVI)[18 ] 、归一化差值水体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water index,NDWI)[19 ] 、陆地地表水指数(land surface water index,LSWI)[20 ] 、归一化差值建筑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built-up index,NDBI) [21 ] 、比值居民地指数(ratio residential index,RRI)[22 ] 和归一化岩石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rock index,NDRI)[23 ] ,各种指数的表达式分别为:
(1) NDVI = ρ N I R - ρ r e d ρ N I R + ρ r e d ,
(2) EVI = 2.5 ( ρ N I R - ρ r e d ) ρ N I R + 6 ρ r e d - 7.5 ρ b l u e + 1 ,
(3) NDWI = ρ g r e e n - ρ N I R ρ g r e e n + ρ N I R ,
(4) LSWI = ρ N I R - ρ s w i r 1 ρ N I R + ρ s w i r 1 ,
(5) NDBI = ρ s w i r 1 - ρ N I R ρ s w i r 1 + ρ N I R ,
(6) RRI = ρ b l u e ρ N I R ,
(7) NDRI = ρ s w i r 2 - ρ N I R ρ s w i r 2 + ρ N I R ,
式中: ρ red ,ρ green ,ρ blue ,ρ NIR ,ρ swir1 和ρ swir2 分别为Sentinel-2 MSI传感器的红色、绿色、蓝色、近红外、短波红外1和短波红外2波段的表面反射率。
东胜区包含大面积的山区,以及恢复为沙棘等作物的修复治理区,虽然都为植被覆盖的区域,但具有不同的纹理特征。研究基于GEE平台计算灰度共生矩阵,并选取最常用且具有代表性的角二阶矩(Asm)、熵(Ent)、对比度(Contrast)、逆差矩(Idm)和相关性(Corr)来体现各种地物的纹理特性,得到纹理特征共5种。缨帽变换可以消除多光谱图像的相对光谱响应相关性,研究基于缨帽变换得到主要特征分量亮度指数(Brightness)、绿度指数(Greenness)和湿度指数(Wetness)共3种。由Sentinel-1数据极化处理之后得到VV和VH极化,构成极化特征共2种。此时得到的光谱、纹理、缨帽和极化特征合计27种,根据2022年的时序数据计算了4个季节的相应特征,合计108维。
研究区海拔较高,地形差异大,加入地形数据可以有效提高土地利用分类的精度,研究利用NASA DEM数据的高程信息,计算了高程(Elevation)、坡度(Slope)和坡向(Aspect)3种地形特征变量参与分类。作为鄂尔多斯的市区,研究区还拥有大范围的建筑用地,且由于矿区开采的需要,矿坑周围也存在着许多建筑,研究使用珞珈一号的NTL构成经济特征,提高对建筑用地的分类精度。至此6类特征合计112维,所包含的特征如表2 所示。
2.2 特征选择
过高维度的数据量带来的信息冗余会导致分类精度的降低,故需要进行特征优选处理。特征选择的方法按照评价标准可以分为过滤式、封装式和嵌入式3种,其中Relief-F是过滤式的算法之一,在土地利用分类应用背景下的特征优选研究中表现突出[24 ] 。Relief-F是Relief算法的拓展,算法中权重高的特征能使不同类别的样本更加分散,同类的样本更加靠近[25 ] ,定义权重的表达式为:
(8) W' (A )=W (A )- ∑ j = 1 k d i f f ( A , X , H j ) m k + ∑ C ≠ c l a s s ( X ) p ( C ) 1 - p ( c l a s s ( X ) ∑ j = 1 k d i f f ( A , X , M j ( C ) ) m k ,
式中: W (A )为迭代的特征A 的权重; W' (A )为迭代后的特征A 的权重; Hj 为样本X 的同类别第j 个最近邻样本; m 为样本个数; k 为最近邻样本个数; diff (A ,X 1 ,X 2 )为样本X 1 和样本X 2 在特征A 上的差; Mj (C )为类别C 中第j 个最近邻样本; p (C )为该类别的比例; class (X )为样本X 的类别; ∑ C ≠ c l a s s ( X ) () 为除了样本X 的类别以外所有类别C 的求和。
RF是一种嵌入式的算法,可以看作由许多的决策树构成。算法的原理是: 首先对于构成RF的每一个决策树选择相应的数据来计算误差,记为err OOB1 ; 其次,对数据中所有样本引入随机噪声干扰,再次计算误差,记为err OOB2 。当引入随机噪声后,数据误差err OOB2 上升,表明该特征对样本的预测结果有很大影响,进而被认为具有较高的重要性,其计算公式为:
(9) W x i = 1 k ∑ i = 1 n MSE OOB ,
式中: MSE OOB 为err OOB2 与err OOB1 的差; k 为树的数量。
特征选择是为了减少冗余特征,降低模型学习任务的难度,减小过拟合的风险。Relief-F方法独立于分类学习算法,它不依赖某种分类器,仅利用特征本身内在特性给出评价。而RF将特征选择嵌入到模型的构建过程中,不仅具有封装式与机器学习算法相结合的优点,也具有过滤式计算效率高的优点。2种方法的原理不同,本研究为了减少单一特征选择算法的局限性和偏差,避免因为算法的不适应性或参数的不合理而导致特征选择错误,将Relief-F与RF算法相结合,组合2种特征选择算法筛选高重要性特征,作为本研究特征选择的结果。
2.3 ResNet50模型
近年来,深度学习技术被广泛应用到挖掘高维度遥感数据的信息[26 ] 。网络深度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卷积神经网络图像分类的性能,但随着卷积层数的提升会产生梯度消失和网络退化的问题,为此He等[27 ] 提出了ResNet,通过引入大量的残差模块,解决训练过程中的梯度弥散问题,增强了模型的特征学习能力。ResNet50在模型精度和计算效率间实现了良好平衡[28 -29 ] ,且已经在许多土地利用分类场景中得到了应用[29 -30 ] ,因此本研究选取ResNet50作为矿区土地利用的分类器。
本文构建的ResNet50网络结构图如图4 所示,共包含16个Bottleneck,每个Bottleneck由3个卷积层组成,总计49个卷积层和1个全连接层。有2种基本的Bottleneck,第一种是Conv Block,输入输出的维度不一样,不能连续串联; 第二种是Identity Block,输入输出的维度相同,可以连续串联。对于模型的输入x 来说,直接学习拟合得到输出结果H (x )难度较大,因此通过在Bottleneck中跳跃传递x ,将要拟合的H (x )变为残差函数F (x )=H (x )-x ,进而处理因网络层数过多而导致的梯度消失和性能退化等棘手的难题。
图4
图4
ResNet50网络结构
Fig.4
ResNet50 network architecture
2.4 精度评定与后处理
研究选取OA和Kappa系数作为评价指标,OA为被正确分类的像元占总像元数的比例,直观的反映分类精度。Kappa系数反映了分类结果与真实情况的一致程度,同时考虑了分类过程中各个样本不平衡,体现了随机分类的影响。采用这2个指标对ResNet50的分类结果进行精度评定,并与RF,SVM,ANN,KNN和贝叶斯机器学习模型的分类结果对比,验证模型的有效性。
3 结果分析
3.1 矿区土地利用分类结果
本文方法和对比方法的精度如表3 所示。研究表明,ResNet50模型对研究区域进行土地利用分类具有明显优势,对比RF,OA 提升了1.36%,Kappa系数提升0.015 7。此外,为了进一步研究不同算法在分类效果的差异,对比了6种方法的分类结果如图5 所示。基于ResNet50的卷积神经网络对比精度较高的RF与KNN,有效减弱了斑点噪声的影响,分类效果更佳,说明ResNet50相较于传统机器学习在土地利用分类上的优势; 对比精度较低的ANN,SVM等,能够有效区分林草地与修复治理区,结果更适合评价矿区的土地修复情况。研究表明,基于ResNet50卷积神经网络模型能够更好地识别矿区地物的差别,深入学习分析多维特征,适合用于矿区土地利用分类。
图5
图5
ResNet50与其他方法的分类结果
Fig.5
Classification results of ResNet50 and other methods
3.2 特征优选结果分析
基于RF与Relief-F 2种方法的特征重要性情况如图6 所示。2种方法都体现了明显的季节特性,在光谱、缨帽等特征中,同一类特征中秋季和夏季所获取的特征具有明显优势,重要性普遍高于春季和冬季的特征,推测是由于夏季和秋季植被覆盖度高,地物的类型更加丰富,更有利于模型学习地物类别。在6类特征中,纹理特征在2种方法下都表现为较低的重要性,相对于其他特征在矿区用地分类中发挥的作用更小。更为明显的,Elevation与秋季的NDVI,EVI,NDWI和RRI特征都表现为远高于其他指数的重要性,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特征。
图6
图6
2种方法特征重要性
Fig.6
Feature importance of two methods
整体趋势上2种特征选择方法体现了许多相同的特性,但中等重要性的特征2种方法有许多差异。本研究综合2种方法的结果,选取2种方法重要性前76种,联合形成了包含90种特征的特征优选结果,具体如表4 所示。联合2种方法的综合特征优选土地分类结果与采用相同特征数量下单独应用某一种方法的精度结果对比如表5 所示,综合特征优选具有优势,对比利用Relief-F,OA 提升0.26%,对比利用RF,OA 提升0.39%。与未优选的原始特征相比,OA 提升了1.16%,Kappa系数提高0.014 5。
特征优选的有效性如图7 所示,该特征优选方法不仅对ResNet50模型有效,对于RF,SVM,KNN和ANN,经过特征优选以后分类的精度均有提升,说明了特征优选对于本研究模式下的矿区用地分类的重要性。
图7
图7
特征优选对不同模型的效果
Fig.7
Effect of feature selection on different models
4 讨论与结论
1)ResNet50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对实验区域分类的OA 为95.36%,Kappa系数为0.942 1,分类精度均高于对比方法,分类结果较为准确,且减弱了斑点噪声的影响,适合用于矿区土地利用分类。
2)综合特征优选方法对比未优选的原始特征,分类OA 提高1.16%, Kappa系数提高0.014 5,能够对原始特征进行有效筛选。
3)综合特征优选方法,不仅对于本研究的ResNet50有效,对RF,ANN,KNN,SVM这 4种常见的分类器应用综合特征优选都可以有效提高分类精度。
基于ResNet50的卷积神经网络可以实现矿区土地利用的高精度分类,但由于原始ResNet50使用了7×7的卷积核,训练过程中产生的参数量过多,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模型的训练效率。验证本文方法在其他地区上的适用性,改进优化ResNet网络结构将是下一步的研究内容。
参考文献
View Option
[1]
Qian T N , Bagan H , Kinoshita T , et al . Spatial-temporal analyses of surface coal mining dominated land degradation in Holingol,Inner Mongolia
[J]. IEEE Journal of Selected Topics in Applied Earth Observations and Remote Sensing , 2014 , 7 (5 ):1675 -1687 .
[本文引用: 1]
[2]
Sonter L J , Herrera D , Barrett D J , et al . Mining drives extensive deforestation in the Brazilian Amazon
[J]. Nature Communications , 2017 , 8 (1 ):1013 .
[本文引用: 1]
[3]
Chen W T , Li X J , Wang L Z . Fine land cover classification in an open pit mining area using optimized support vector machine and WorldView-3 imagery
[J]. Remote Sensing , 2019 , 12 (1 ):82 .
[本文引用: 1]
[4]
张伟 , 吴艳民 , 刘吉凯 . Landsat系列影像支持下的凤阳县石英砂矿区土地利用动态监测
[J]. 测绘通报 , 2018 (6 ):91 -97 .
[本文引用: 1]
Zhang W , Wu Y M , Liu J K . Land use dynamic monitoring of Fengyang quartz mine area based on landsat images
[J]. Bulletin of Surveying and Mapping , 2018 (6 ):91 -97 .
[本文引用: 1]
[5]
Lavanya K , Gondchar A , Mathew I M , et al . Land cover classification using Landsat7 data for land sustainability
[J]. Wireless Personal Communications , 2023 , 132 (1 ):679 -697 .
[本文引用: 1]
[6]
Lobo F D L , Souza-Filho P W M , Novo E M L d M , et al . Mapping mining areas in the Brazilian Amazon using MSI/Sentinel-2 imagery (2017)
[J]. Remote Sensing , 2018 , 10 (8 ):1178 .
[本文引用: 1]
[7]
[本文引用: 1]
Wang D J , Jiang Q G , Li Y H , et al . Land use classification of farming areas based on time series Sentinel-2A/B data and random forest algorithm
[J]. Remote Sensing for Land and Resources , 2020 , 32 (4 ):236 -243 .doi:10.6046/gtzyyg.2020.04.29 .
[本文引用: 1]
[8]
Yuh Y G , Tracz W , Matthews H D , et al . Application of machine learning approaches for land cover monitoring in northern Cameroon
[J]. Ecological Informatics , 2023 , 74:101955.
[本文引用: 1]
[9]
Alshari E A , Abdulkareem M B , Gawali B W . Classification of land use/land cover using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N-RF)
[J]. Frontiers i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 2023 , 5:964279.
[本文引用: 1]
[10]
Park J , Lee Y , Lee J . Assessment of machine learning algorithms for land cover classification using remotely sensed data
[J]. Sensors and Materials , 2021 , 33 (11 ):3885 -3902 .
[11]
Rawat S , Saini R . Evaluating the impact of sampling designs on the performance of machine learning techniques for land use land cover classification using Sentinel-2 data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mote Sensing , 2023 , 44 (24 ):7889 -7908 .
[本文引用: 1]
[12]
Arrechea-Castillo D A , Solano-Correa Y T , Muñoz-Ordóñez J F , et al . Multiclass land use and land cover classification of Andean sub-basins in Colombia with sentinel-2 and deep learning
[J]. Remote Sensing , 2023 , 15 (10 ):2521 .
[本文引用: 1]
[13]
Zhou G D , Xu J H , Chen W T , et al . Deep feature enhancement method for land cover with irregular and sparse spatial distribution features:A case study on open-pit mining
[J]. IEEE Transactions on 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 , 2023 , 61:1 -20 .
[本文引用: 1]
[14]
胡云锋 , 商令杰 , 张千力 , 等 . 基于GEE平台的1990年以来北京市土地变化格局及驱动机制分析
[J]. 遥感技术与应用 , 2018 , 33 (4 ):573 -583 .
[本文引用: 1]
Hu Y F , Shang L J , Zhang Q L , et al . Land change patterns and driving mechanism in Beijing since 1990 based on GEE platform
[J]. Remote Sensing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 , 2018 , 33 (4 ):573 -583 .
[本文引用: 1]
[15]
Zeng H W , Wu B F , Wang S , et al . A synthesizing land-cover classification method based on Google Earth Engine:A case study in nzhelele and levhuvu catchments,South Africa
[J].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 2020 , 30 (3 ):397 -409 .
[本文引用: 1]
[16]
毛丽君 , 李明诗 . GEE环境下联合Sentinel主被动遥感数据的国家公园土地覆盖分类
[J].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 2023 , 48 (5 ):756 -764 .
[本文引用: 1]
Mao L J , Li M S . Integrating sentinel active and passive remote sensing data to land cover classification in a National Park from GEE platform
[J]. Geomatics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of Wuhan University , 2023 , 48 (5 ):756 -764 .
[本文引用: 1]
[17]
陈彦四 , 黄春林 , 侯金亮 , 等 . 基于多时相Sentinel-2影像的黑河中游玉米种植面积提取研究
[J]. 遥感技术与应用 , 2021 , 36 (2 ):324 -331 .
[本文引用: 1]
Chen Y S , Huang C L , Hou J L , et al . Extraction of maize planting area based on multi-temporal sentinel-2 imagery in the middle reaches of Heihe River
[J]. Remote Sensing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 , 2021 , 36 (2 ):324 -331 .
[本文引用: 1]
[18]
Huete A , Didan K , Miura T , et al . Overview of the radiometric and biophysical performance of the MODIS vegetation indices
[J]. Remote Sensing of Environment , 2002 , 83 (1/2 ):195 -213 .
[本文引用: 1]
[19]
Xu H Q . Modification of normalised difference water index (NDWI) to enhance open water features in remotely sensed imagery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mote Sensing , 2006 , 27 (14 ):3025 -3033 .
[本文引用: 1]
[20]
Xiao X M , Hollinger D , Aber J , et al . Satellite-based modeling of gross primary production in an evergreen needleleaf forest
[J]. Remote Sensing of Environment , 2004 , 89 (4 ):519 -534 .
[本文引用: 1]
[21]
Zha Y , Gao J , Ni S . Use of normalized difference built-up index in automatically mapping urban areas from TM imagery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mote Sensing , 2003 , 24 (3 ):583 -594 .
[本文引用: 1]
[22]
吴宏安 , 蒋建军 , 张海龙 , 等 . 比值居民地指数在城镇信息提取中的应用
[J].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06 , 29 (3 ):118 -121 .
[本文引用: 1]
Wu H A , Jiang J J , Zhang H L , et al . Application of ratio resident-area index to retrieve urban residential areas based on landsat TM data
[J]. Journal of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 2006 , 29 (3 ):118 -121 .
[本文引用: 1]
[23]
张晓伦 , 甘淑 . 基于NDRI像元二分模型的石漠化信息提取研究
[J]. 新技术新工艺 , 2014 (1 ):72 -75 .
[本文引用: 1]
Zhang X L , Gan S . Research on extracting rocky desertification information based on NDRI dimidiate pixel model
[J]. New Technology and New Process , 2014 (1 ):72 -75 .
[本文引用: 1]
[24]
霍轩琳 , 牛振国 , 张波 , 等 . 高寒湿地分类的遥感特征优选研究
[J]. 遥感学报 , 2023 , 27 (4 ):1045 -1060 .
[本文引用: 1]
Huo X L , Niu Z G , Zhang B , et al . Remote sensing feature selection for alpine wetland classification
[J]. National Remote Sensing Bulletin , 2023 , 27 (4 ):1045 -1060 .
[本文引用: 1]
[25]
刘吉超 , 王锋 . 基于Relief-F的半监督特征选择算法
[J]. 郑州大学学报(理学版) , 2021 , 53 (1 ):42 -46 ,53.
[本文引用: 1]
Liu J C , Wang F . A semi-supervised feature selection algorithm based on relief-F
[J]. Journal of Zhengzhou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Edition) , 2021 , 53 (1 ):42 -46 ,53.
[本文引用: 1]
[26]
Liao Q T . Intelligent classification model of land resource use using deep learning in remote sensing images
[J]. Ecological Modelling , 2023 , 475:110231.
[本文引用: 1]
[27]
He K M , Zhang X Y , Ren S Q , et al . Deep residual learning for image recognition
[C]// 2016 IEEE Conference on Computer Vision and Pattern Recognition (CVPR).June 27-30,2016,Las Vegas,NV,USA.IEEE, 2016 :770 -778 .
[本文引用: 1]
[28]
张立亭 , 夏文生 , 罗亦泳 , 等 . 改进双重注意力机制结合ResNet50的遥感图像分类
[J]. 测绘科学 , 2023 , 48 (4 ):98 -105 .
[本文引用: 1]
Zhang L T , Xia W S , Luo Y Y , et al . Improved double attention mechanism combined with ResNet50 for remote sensing image classification
[J]. Science of Surveying and Mapping , 2023 , 48 (4 ):98 -105 .
[本文引用: 1]
[29]
Dastour H , Hassan Q K . A comparison of deep transfer learning methods for land use and land cover classification
[J]. Sustainability , 2023 , 15 (10 ):7854 .
[本文引用: 2]
[30]
Sawant S , Ghosh J K . Land use land cover classification using Sentinel imagery based on deep learning models
[J]. Journal of Earth System Science , 2024 , 133 (2 ):101 .
[本文引用: 1]
Spatial-temporal analyses of surface coal mining dominated land degradation in Holingol,Inner Mongolia
1
2014
... 矿业是我国经济建设和发展的重要支柱,矿区开采在促进周围区域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对周边的生态环境产生重大影响[1 ] .矿区的开采过程使地表景观和土地利用发生改变[2 ] ,对矿区土地利用进行准确分类,不仅可以监测矿区用地变化,还可对开采后的修复治理与土地复垦情况进行评价,对矿区周围城市规划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3 ] . ...
Mining drives extensive deforestation in the Brazilian Amazon
1
2017
... 矿业是我国经济建设和发展的重要支柱,矿区开采在促进周围区域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对周边的生态环境产生重大影响[1 ] .矿区的开采过程使地表景观和土地利用发生改变[2 ] ,对矿区土地利用进行准确分类,不仅可以监测矿区用地变化,还可对开采后的修复治理与土地复垦情况进行评价,对矿区周围城市规划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3 ] . ...
Fine land cover classification in an open pit mining area using optimized support vector machine and WorldView-3 imagery
1
2019
... 矿业是我国经济建设和发展的重要支柱,矿区开采在促进周围区域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对周边的生态环境产生重大影响[1 ] .矿区的开采过程使地表景观和土地利用发生改变[2 ] ,对矿区土地利用进行准确分类,不仅可以监测矿区用地变化,还可对开采后的修复治理与土地复垦情况进行评价,对矿区周围城市规划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3 ] . ...
Landsat系列影像支持下的凤阳县石英砂矿区土地利用动态监测
1
2018
... Landsat和Sentinel系列光学卫星所获取的多光谱遥感影像是土地利用分类的重要数据.其中,Landsat卫星数据有长时间序列的历史影像且可免费获取,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广泛应用于土地利用分类[4 ] .Lavanya等[5 ] 使用Landsat7多光谱数据,采用面向对象方法对印度河畔地区进行长时序土地利用识别,总体精度(overall accuracy,OA)为80%,验证了Landsat数据用于长时序土地利用监测的可行性.Sentinel-2多光谱影像可以很好体现不同地物的光谱特性,Lobo等[6 ] 使用Sentinel-2影像绘制了巴西亚马孙13个地区内的矿区地图,并进一步评估每个地区的采矿属性; 王德军等[7 ] 利用Sentinel-2数据构建时序特征集,结合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RF)算法实现了农耕区典型地物的分类.但在地物类型复杂的矿区,仅靠Landsat或Sentinel-2多光谱数据难以对土地利用进行准确分类,需融合其他维度的遥感数据体现更多的地物类型信息,并且现有研究使用的一般是RF等常规机器学习算法,不能充分挖掘多源特征与地物类别之间的联系,分类精度有限. ...
Landsat系列影像支持下的凤阳县石英砂矿区土地利用动态监测
1
2018
... Landsat和Sentinel系列光学卫星所获取的多光谱遥感影像是土地利用分类的重要数据.其中,Landsat卫星数据有长时间序列的历史影像且可免费获取,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广泛应用于土地利用分类[4 ] .Lavanya等[5 ] 使用Landsat7多光谱数据,采用面向对象方法对印度河畔地区进行长时序土地利用识别,总体精度(overall accuracy,OA)为80%,验证了Landsat数据用于长时序土地利用监测的可行性.Sentinel-2多光谱影像可以很好体现不同地物的光谱特性,Lobo等[6 ] 使用Sentinel-2影像绘制了巴西亚马孙13个地区内的矿区地图,并进一步评估每个地区的采矿属性; 王德军等[7 ] 利用Sentinel-2数据构建时序特征集,结合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RF)算法实现了农耕区典型地物的分类.但在地物类型复杂的矿区,仅靠Landsat或Sentinel-2多光谱数据难以对土地利用进行准确分类,需融合其他维度的遥感数据体现更多的地物类型信息,并且现有研究使用的一般是RF等常规机器学习算法,不能充分挖掘多源特征与地物类别之间的联系,分类精度有限. ...
Land cover classification using Landsat7 data for land sustainability
1
2023
... Landsat和Sentinel系列光学卫星所获取的多光谱遥感影像是土地利用分类的重要数据.其中,Landsat卫星数据有长时间序列的历史影像且可免费获取,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广泛应用于土地利用分类[4 ] .Lavanya等[5 ] 使用Landsat7多光谱数据,采用面向对象方法对印度河畔地区进行长时序土地利用识别,总体精度(overall accuracy,OA)为80%,验证了Landsat数据用于长时序土地利用监测的可行性.Sentinel-2多光谱影像可以很好体现不同地物的光谱特性,Lobo等[6 ] 使用Sentinel-2影像绘制了巴西亚马孙13个地区内的矿区地图,并进一步评估每个地区的采矿属性; 王德军等[7 ] 利用Sentinel-2数据构建时序特征集,结合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RF)算法实现了农耕区典型地物的分类.但在地物类型复杂的矿区,仅靠Landsat或Sentinel-2多光谱数据难以对土地利用进行准确分类,需融合其他维度的遥感数据体现更多的地物类型信息,并且现有研究使用的一般是RF等常规机器学习算法,不能充分挖掘多源特征与地物类别之间的联系,分类精度有限. ...
Mapping mining areas in the Brazilian Amazon using MSI/Sentinel-2 imagery (2017)
1
2018
... Landsat和Sentinel系列光学卫星所获取的多光谱遥感影像是土地利用分类的重要数据.其中,Landsat卫星数据有长时间序列的历史影像且可免费获取,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广泛应用于土地利用分类[4 ] .Lavanya等[5 ] 使用Landsat7多光谱数据,采用面向对象方法对印度河畔地区进行长时序土地利用识别,总体精度(overall accuracy,OA)为80%,验证了Landsat数据用于长时序土地利用监测的可行性.Sentinel-2多光谱影像可以很好体现不同地物的光谱特性,Lobo等[6 ] 使用Sentinel-2影像绘制了巴西亚马孙13个地区内的矿区地图,并进一步评估每个地区的采矿属性; 王德军等[7 ] 利用Sentinel-2数据构建时序特征集,结合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RF)算法实现了农耕区典型地物的分类.但在地物类型复杂的矿区,仅靠Landsat或Sentinel-2多光谱数据难以对土地利用进行准确分类,需融合其他维度的遥感数据体现更多的地物类型信息,并且现有研究使用的一般是RF等常规机器学习算法,不能充分挖掘多源特征与地物类别之间的联系,分类精度有限. ...
基于Sentinel-2A/B时序数据与随机森林算法的农耕区土地利用分类
1
2020
... Landsat和Sentinel系列光学卫星所获取的多光谱遥感影像是土地利用分类的重要数据.其中,Landsat卫星数据有长时间序列的历史影像且可免费获取,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广泛应用于土地利用分类[4 ] .Lavanya等[5 ] 使用Landsat7多光谱数据,采用面向对象方法对印度河畔地区进行长时序土地利用识别,总体精度(overall accuracy,OA)为80%,验证了Landsat数据用于长时序土地利用监测的可行性.Sentinel-2多光谱影像可以很好体现不同地物的光谱特性,Lobo等[6 ] 使用Sentinel-2影像绘制了巴西亚马孙13个地区内的矿区地图,并进一步评估每个地区的采矿属性; 王德军等[7 ] 利用Sentinel-2数据构建时序特征集,结合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RF)算法实现了农耕区典型地物的分类.但在地物类型复杂的矿区,仅靠Landsat或Sentinel-2多光谱数据难以对土地利用进行准确分类,需融合其他维度的遥感数据体现更多的地物类型信息,并且现有研究使用的一般是RF等常规机器学习算法,不能充分挖掘多源特征与地物类别之间的联系,分类精度有限. ...
基于Sentinel-2A/B时序数据与随机森林算法的农耕区土地利用分类
1
2020
... Landsat和Sentinel系列光学卫星所获取的多光谱遥感影像是土地利用分类的重要数据.其中,Landsat卫星数据有长时间序列的历史影像且可免费获取,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广泛应用于土地利用分类[4 ] .Lavanya等[5 ] 使用Landsat7多光谱数据,采用面向对象方法对印度河畔地区进行长时序土地利用识别,总体精度(overall accuracy,OA)为80%,验证了Landsat数据用于长时序土地利用监测的可行性.Sentinel-2多光谱影像可以很好体现不同地物的光谱特性,Lobo等[6 ] 使用Sentinel-2影像绘制了巴西亚马孙13个地区内的矿区地图,并进一步评估每个地区的采矿属性; 王德军等[7 ] 利用Sentinel-2数据构建时序特征集,结合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RF)算法实现了农耕区典型地物的分类.但在地物类型复杂的矿区,仅靠Landsat或Sentinel-2多光谱数据难以对土地利用进行准确分类,需融合其他维度的遥感数据体现更多的地物类型信息,并且现有研究使用的一般是RF等常规机器学习算法,不能充分挖掘多源特征与地物类别之间的联系,分类精度有限. ...
Application of machine learning approaches for land cover monitoring in northern Cameroon
1
2023
... 当前,深度学习为土地利用分类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它可以自动学习构建地物类别与多维度特征之间的关系[8 ] ,已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土地利用相关的研究中[9 -11 ] .例如,Arrechea-Castillo等[12 ] 利用Sentinel-2影像,基于LeNet框架的卷积神经网络实现土地利用分类,所提出的方法在验证数据中的总体准确率达到96.51%,Kappa系数达0.962; Zhou等[13 ] 针对矿区精细用地提出EG-UNet模型,该模型相对于最新主流的算法在公开的高分图像数据集上综合性能表现更好,为基于深度学习的矿区土地覆盖精细分类研究提供参考.然而,现有的深度学习方法往往仅依靠单一的遥感数据实现用地分类,无法满足多源数据融合的用地分类需求. ...
Classification of land use/land cover using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N-RF)
1
2023
... 当前,深度学习为土地利用分类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它可以自动学习构建地物类别与多维度特征之间的关系[8 ] ,已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土地利用相关的研究中[9 -11 ] .例如,Arrechea-Castillo等[12 ] 利用Sentinel-2影像,基于LeNet框架的卷积神经网络实现土地利用分类,所提出的方法在验证数据中的总体准确率达到96.51%,Kappa系数达0.962; Zhou等[13 ] 针对矿区精细用地提出EG-UNet模型,该模型相对于最新主流的算法在公开的高分图像数据集上综合性能表现更好,为基于深度学习的矿区土地覆盖精细分类研究提供参考.然而,现有的深度学习方法往往仅依靠单一的遥感数据实现用地分类,无法满足多源数据融合的用地分类需求. ...
Assessment of machine learning algorithms for land cover classification using remotely sensed data
0
2021
Evaluating the impact of sampling designs on the performance of machine learning techniques for land use land cover classification using Sentinel-2 data
1
2023
... 当前,深度学习为土地利用分类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它可以自动学习构建地物类别与多维度特征之间的关系[8 ] ,已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土地利用相关的研究中[9 -11 ] .例如,Arrechea-Castillo等[12 ] 利用Sentinel-2影像,基于LeNet框架的卷积神经网络实现土地利用分类,所提出的方法在验证数据中的总体准确率达到96.51%,Kappa系数达0.962; Zhou等[13 ] 针对矿区精细用地提出EG-UNet模型,该模型相对于最新主流的算法在公开的高分图像数据集上综合性能表现更好,为基于深度学习的矿区土地覆盖精细分类研究提供参考.然而,现有的深度学习方法往往仅依靠单一的遥感数据实现用地分类,无法满足多源数据融合的用地分类需求. ...
Multiclass land use and land cover classification of Andean sub-basins in Colombia with sentinel-2 and deep learning
1
2023
... 当前,深度学习为土地利用分类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它可以自动学习构建地物类别与多维度特征之间的关系[8 ] ,已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土地利用相关的研究中[9 -11 ] .例如,Arrechea-Castillo等[12 ] 利用Sentinel-2影像,基于LeNet框架的卷积神经网络实现土地利用分类,所提出的方法在验证数据中的总体准确率达到96.51%,Kappa系数达0.962; Zhou等[13 ] 针对矿区精细用地提出EG-UNet模型,该模型相对于最新主流的算法在公开的高分图像数据集上综合性能表现更好,为基于深度学习的矿区土地覆盖精细分类研究提供参考.然而,现有的深度学习方法往往仅依靠单一的遥感数据实现用地分类,无法满足多源数据融合的用地分类需求. ...
Deep feature enhancement method for land cover with irregular and sparse spatial distribution features:A case study on open-pit mining
1
2023
... 当前,深度学习为土地利用分类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它可以自动学习构建地物类别与多维度特征之间的关系[8 ] ,已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土地利用相关的研究中[9 -11 ] .例如,Arrechea-Castillo等[12 ] 利用Sentinel-2影像,基于LeNet框架的卷积神经网络实现土地利用分类,所提出的方法在验证数据中的总体准确率达到96.51%,Kappa系数达0.962; Zhou等[13 ] 针对矿区精细用地提出EG-UNet模型,该模型相对于最新主流的算法在公开的高分图像数据集上综合性能表现更好,为基于深度学习的矿区土地覆盖精细分类研究提供参考.然而,现有的深度学习方法往往仅依靠单一的遥感数据实现用地分类,无法满足多源数据融合的用地分类需求. ...
基于GEE平台的1990年以来北京市土地变化格局及驱动机制分析
1
2018
... 谷歌地球引擎(Google Earth Engine,GEE)能提供大量的全球尺度的遥感数据,具有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已成为遥感土地利用分类的常用数据源和数据处理平台[14 ] .研究使用GEE平台中2022年的Sentinel-2多光谱成像仪(multi-spectral instrument,MSI)和Sentinel -1 SAR数据作为光谱、纹理、缨帽和极化特征的数据源.其中Sentinel-2 MSI利用分辨率为10 m和20 m的10个波段,研究区由Sentinel-2 B4(R),B3(G)和B2(B)波段合成的真彩色影像如图1 所示.SAR数据可全天候提供高质量地表回波影像[15 ] ,结合Sentinel-1 SAR的VV和VH极化数据提升土地利用分类精度[16 ] .NASA可提供30 m分辨率的高质量DEM,作为地形特征的数据源.另外使用130 m分辨率的珞珈一号夜光数据(night time light,NTL)作为经济特征的数据源,辅助提取城市建筑区域. ...
基于GEE平台的1990年以来北京市土地变化格局及驱动机制分析
1
2018
... 谷歌地球引擎(Google Earth Engine,GEE)能提供大量的全球尺度的遥感数据,具有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已成为遥感土地利用分类的常用数据源和数据处理平台[14 ] .研究使用GEE平台中2022年的Sentinel-2多光谱成像仪(multi-spectral instrument,MSI)和Sentinel -1 SAR数据作为光谱、纹理、缨帽和极化特征的数据源.其中Sentinel-2 MSI利用分辨率为10 m和20 m的10个波段,研究区由Sentinel-2 B4(R),B3(G)和B2(B)波段合成的真彩色影像如图1 所示.SAR数据可全天候提供高质量地表回波影像[15 ] ,结合Sentinel-1 SAR的VV和VH极化数据提升土地利用分类精度[16 ] .NASA可提供30 m分辨率的高质量DEM,作为地形特征的数据源.另外使用130 m分辨率的珞珈一号夜光数据(night time light,NTL)作为经济特征的数据源,辅助提取城市建筑区域. ...
A synthesizing land-cover classification method based on Google Earth Engine:A case study in nzhelele and levhuvu catchments,South Africa
1
2020
... 谷歌地球引擎(Google Earth Engine,GEE)能提供大量的全球尺度的遥感数据,具有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已成为遥感土地利用分类的常用数据源和数据处理平台[14 ] .研究使用GEE平台中2022年的Sentinel-2多光谱成像仪(multi-spectral instrument,MSI)和Sentinel -1 SAR数据作为光谱、纹理、缨帽和极化特征的数据源.其中Sentinel-2 MSI利用分辨率为10 m和20 m的10个波段,研究区由Sentinel-2 B4(R),B3(G)和B2(B)波段合成的真彩色影像如图1 所示.SAR数据可全天候提供高质量地表回波影像[15 ] ,结合Sentinel-1 SAR的VV和VH极化数据提升土地利用分类精度[16 ] .NASA可提供30 m分辨率的高质量DEM,作为地形特征的数据源.另外使用130 m分辨率的珞珈一号夜光数据(night time light,NTL)作为经济特征的数据源,辅助提取城市建筑区域. ...
GEE环境下联合Sentinel主被动遥感数据的国家公园土地覆盖分类
1
2023
... 谷歌地球引擎(Google Earth Engine,GEE)能提供大量的全球尺度的遥感数据,具有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已成为遥感土地利用分类的常用数据源和数据处理平台[14 ] .研究使用GEE平台中2022年的Sentinel-2多光谱成像仪(multi-spectral instrument,MSI)和Sentinel -1 SAR数据作为光谱、纹理、缨帽和极化特征的数据源.其中Sentinel-2 MSI利用分辨率为10 m和20 m的10个波段,研究区由Sentinel-2 B4(R),B3(G)和B2(B)波段合成的真彩色影像如图1 所示.SAR数据可全天候提供高质量地表回波影像[15 ] ,结合Sentinel-1 SAR的VV和VH极化数据提升土地利用分类精度[16 ] .NASA可提供30 m分辨率的高质量DEM,作为地形特征的数据源.另外使用130 m分辨率的珞珈一号夜光数据(night time light,NTL)作为经济特征的数据源,辅助提取城市建筑区域. ...
GEE环境下联合Sentinel主被动遥感数据的国家公园土地覆盖分类
1
2023
... 谷歌地球引擎(Google Earth Engine,GEE)能提供大量的全球尺度的遥感数据,具有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已成为遥感土地利用分类的常用数据源和数据处理平台[14 ] .研究使用GEE平台中2022年的Sentinel-2多光谱成像仪(multi-spectral instrument,MSI)和Sentinel -1 SAR数据作为光谱、纹理、缨帽和极化特征的数据源.其中Sentinel-2 MSI利用分辨率为10 m和20 m的10个波段,研究区由Sentinel-2 B4(R),B3(G)和B2(B)波段合成的真彩色影像如图1 所示.SAR数据可全天候提供高质量地表回波影像[15 ] ,结合Sentinel-1 SAR的VV和VH极化数据提升土地利用分类精度[16 ] .NASA可提供30 m分辨率的高质量DEM,作为地形特征的数据源.另外使用130 m分辨率的珞珈一号夜光数据(night time light,NTL)作为经济特征的数据源,辅助提取城市建筑区域. ...
基于多时相Sentinel-2影像的黑河中游玉米种植面积提取研究
1
2021
... 数据预处理均在GEE平台进行,研究表明时序影像数据的使用能够有效提高土地利用分类精度[17 ] ,对此,研究合成了Sentinel-2的时序影像.首先,筛选了GEE中2022年1月、4月、7月和10月根据云量过滤后的影像,通过Sentinel-2的QA60波段进行去云处理; 其次,利用GEE平台的中值算法进行季节影像的合成,填补经过去云处理后的影像空洞,最终获得了4个季节质量较好的影像.对于Sentinel-1,采用极化处理函数将数据分成了VV与VH 2种分量; 其次,使用与生产Sentinel-2的时序影像相同的中值合成算法计算4个季节的时序SAR影像; 再次,将经过系统几何校正的珞珈一号NTL,通过GEE平台进行辐射亮度的转换; 最后,将Sentinel-1/2,NASA DEM和珞珈一号的数据均重采样至10 m分辨率,对齐至相同的格网,并利用研究区范围进行裁切,得到所需要的4个数据源的预处理后数据. ...
基于多时相Sentinel-2影像的黑河中游玉米种植面积提取研究
1
2021
... 数据预处理均在GEE平台进行,研究表明时序影像数据的使用能够有效提高土地利用分类精度[17 ] ,对此,研究合成了Sentinel-2的时序影像.首先,筛选了GEE中2022年1月、4月、7月和10月根据云量过滤后的影像,通过Sentinel-2的QA60波段进行去云处理; 其次,利用GEE平台的中值算法进行季节影像的合成,填补经过去云处理后的影像空洞,最终获得了4个季节质量较好的影像.对于Sentinel-1,采用极化处理函数将数据分成了VV与VH 2种分量; 其次,使用与生产Sentinel-2的时序影像相同的中值合成算法计算4个季节的时序SAR影像; 再次,将经过系统几何校正的珞珈一号NTL,通过GEE平台进行辐射亮度的转换; 最后,将Sentinel-1/2,NASA DEM和珞珈一号的数据均重采样至10 m分辨率,对齐至相同的格网,并利用研究区范围进行裁切,得到所需要的4个数据源的预处理后数据. ...
Overview of the radiometric and biophysical performance of the MODIS vegetation indices
1
2002
... 构建的多源特征集合包含光谱、纹理、缨帽、极化、地形和经济6个部分.由Sentinel-2数据计算得到了光谱、纹理和缨帽特征.其中光谱特征共17种,包括来自Sentinel-2的地面分辨率10 m的B2,B3,B4和B8波段,分辨率为20 m的B5,B6,B7,B8A,B11和B12波段,以及计算的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增强植被指数(enhanced vegetation index,EVI)[18 ] 、归一化差值水体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water index,NDWI)[19 ] 、陆地地表水指数(land surface water index,LSWI)[20 ] 、归一化差值建筑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built-up index,NDBI) [21 ] 、比值居民地指数(ratio residential index,RRI)[22 ] 和归一化岩石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rock index,NDRI)[23 ] ,各种指数的表达式分别为: ...
Modification of normalised difference water index (NDWI) to enhance open water features in remotely sensed imagery
1
2006
... 构建的多源特征集合包含光谱、纹理、缨帽、极化、地形和经济6个部分.由Sentinel-2数据计算得到了光谱、纹理和缨帽特征.其中光谱特征共17种,包括来自Sentinel-2的地面分辨率10 m的B2,B3,B4和B8波段,分辨率为20 m的B5,B6,B7,B8A,B11和B12波段,以及计算的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增强植被指数(enhanced vegetation index,EVI)[18 ] 、归一化差值水体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water index,NDWI)[19 ] 、陆地地表水指数(land surface water index,LSWI)[20 ] 、归一化差值建筑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built-up index,NDBI) [21 ] 、比值居民地指数(ratio residential index,RRI)[22 ] 和归一化岩石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rock index,NDRI)[23 ] ,各种指数的表达式分别为: ...
Satellite-based modeling of gross primary production in an evergreen needleleaf forest
1
2004
... 构建的多源特征集合包含光谱、纹理、缨帽、极化、地形和经济6个部分.由Sentinel-2数据计算得到了光谱、纹理和缨帽特征.其中光谱特征共17种,包括来自Sentinel-2的地面分辨率10 m的B2,B3,B4和B8波段,分辨率为20 m的B5,B6,B7,B8A,B11和B12波段,以及计算的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增强植被指数(enhanced vegetation index,EVI)[18 ] 、归一化差值水体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water index,NDWI)[19 ] 、陆地地表水指数(land surface water index,LSWI)[20 ] 、归一化差值建筑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built-up index,NDBI) [21 ] 、比值居民地指数(ratio residential index,RRI)[22 ] 和归一化岩石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rock index,NDRI)[23 ] ,各种指数的表达式分别为: ...
Use of normalized difference built-up index in automatically mapping urban areas from TM imagery
1
2003
... 构建的多源特征集合包含光谱、纹理、缨帽、极化、地形和经济6个部分.由Sentinel-2数据计算得到了光谱、纹理和缨帽特征.其中光谱特征共17种,包括来自Sentinel-2的地面分辨率10 m的B2,B3,B4和B8波段,分辨率为20 m的B5,B6,B7,B8A,B11和B12波段,以及计算的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增强植被指数(enhanced vegetation index,EVI)[18 ] 、归一化差值水体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water index,NDWI)[19 ] 、陆地地表水指数(land surface water index,LSWI)[20 ] 、归一化差值建筑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built-up index,NDBI) [21 ] 、比值居民地指数(ratio residential index,RRI)[22 ] 和归一化岩石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rock index,NDRI)[23 ] ,各种指数的表达式分别为: ...
比值居民地指数在城镇信息提取中的应用
1
2006
... 构建的多源特征集合包含光谱、纹理、缨帽、极化、地形和经济6个部分.由Sentinel-2数据计算得到了光谱、纹理和缨帽特征.其中光谱特征共17种,包括来自Sentinel-2的地面分辨率10 m的B2,B3,B4和B8波段,分辨率为20 m的B5,B6,B7,B8A,B11和B12波段,以及计算的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增强植被指数(enhanced vegetation index,EVI)[18 ] 、归一化差值水体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water index,NDWI)[19 ] 、陆地地表水指数(land surface water index,LSWI)[20 ] 、归一化差值建筑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built-up index,NDBI) [21 ] 、比值居民地指数(ratio residential index,RRI)[22 ] 和归一化岩石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rock index,NDRI)[23 ] ,各种指数的表达式分别为: ...
比值居民地指数在城镇信息提取中的应用
1
2006
... 构建的多源特征集合包含光谱、纹理、缨帽、极化、地形和经济6个部分.由Sentinel-2数据计算得到了光谱、纹理和缨帽特征.其中光谱特征共17种,包括来自Sentinel-2的地面分辨率10 m的B2,B3,B4和B8波段,分辨率为20 m的B5,B6,B7,B8A,B11和B12波段,以及计算的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增强植被指数(enhanced vegetation index,EVI)[18 ] 、归一化差值水体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water index,NDWI)[19 ] 、陆地地表水指数(land surface water index,LSWI)[20 ] 、归一化差值建筑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built-up index,NDBI) [21 ] 、比值居民地指数(ratio residential index,RRI)[22 ] 和归一化岩石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rock index,NDRI)[23 ] ,各种指数的表达式分别为: ...
基于NDRI像元二分模型的石漠化信息提取研究
1
2014
... 构建的多源特征集合包含光谱、纹理、缨帽、极化、地形和经济6个部分.由Sentinel-2数据计算得到了光谱、纹理和缨帽特征.其中光谱特征共17种,包括来自Sentinel-2的地面分辨率10 m的B2,B3,B4和B8波段,分辨率为20 m的B5,B6,B7,B8A,B11和B12波段,以及计算的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增强植被指数(enhanced vegetation index,EVI)[18 ] 、归一化差值水体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water index,NDWI)[19 ] 、陆地地表水指数(land surface water index,LSWI)[20 ] 、归一化差值建筑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built-up index,NDBI) [21 ] 、比值居民地指数(ratio residential index,RRI)[22 ] 和归一化岩石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rock index,NDRI)[23 ] ,各种指数的表达式分别为: ...
基于NDRI像元二分模型的石漠化信息提取研究
1
2014
... 构建的多源特征集合包含光谱、纹理、缨帽、极化、地形和经济6个部分.由Sentinel-2数据计算得到了光谱、纹理和缨帽特征.其中光谱特征共17种,包括来自Sentinel-2的地面分辨率10 m的B2,B3,B4和B8波段,分辨率为20 m的B5,B6,B7,B8A,B11和B12波段,以及计算的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增强植被指数(enhanced vegetation index,EVI)[18 ] 、归一化差值水体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water index,NDWI)[19 ] 、陆地地表水指数(land surface water index,LSWI)[20 ] 、归一化差值建筑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built-up index,NDBI) [21 ] 、比值居民地指数(ratio residential index,RRI)[22 ] 和归一化岩石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rock index,NDRI)[23 ] ,各种指数的表达式分别为: ...
高寒湿地分类的遥感特征优选研究
1
2023
... 过高维度的数据量带来的信息冗余会导致分类精度的降低,故需要进行特征优选处理.特征选择的方法按照评价标准可以分为过滤式、封装式和嵌入式3种,其中Relief-F是过滤式的算法之一,在土地利用分类应用背景下的特征优选研究中表现突出[24 ] .Relief-F是Relief算法的拓展,算法中权重高的特征能使不同类别的样本更加分散,同类的样本更加靠近[25 ] ,定义权重的表达式为: ...
高寒湿地分类的遥感特征优选研究
1
2023
... 过高维度的数据量带来的信息冗余会导致分类精度的降低,故需要进行特征优选处理.特征选择的方法按照评价标准可以分为过滤式、封装式和嵌入式3种,其中Relief-F是过滤式的算法之一,在土地利用分类应用背景下的特征优选研究中表现突出[24 ] .Relief-F是Relief算法的拓展,算法中权重高的特征能使不同类别的样本更加分散,同类的样本更加靠近[25 ] ,定义权重的表达式为: ...
基于Relief-F的半监督特征选择算法
1
2021
... 过高维度的数据量带来的信息冗余会导致分类精度的降低,故需要进行特征优选处理.特征选择的方法按照评价标准可以分为过滤式、封装式和嵌入式3种,其中Relief-F是过滤式的算法之一,在土地利用分类应用背景下的特征优选研究中表现突出[24 ] .Relief-F是Relief算法的拓展,算法中权重高的特征能使不同类别的样本更加分散,同类的样本更加靠近[25 ] ,定义权重的表达式为: ...
基于Relief-F的半监督特征选择算法
1
2021
... 过高维度的数据量带来的信息冗余会导致分类精度的降低,故需要进行特征优选处理.特征选择的方法按照评价标准可以分为过滤式、封装式和嵌入式3种,其中Relief-F是过滤式的算法之一,在土地利用分类应用背景下的特征优选研究中表现突出[24 ] .Relief-F是Relief算法的拓展,算法中权重高的特征能使不同类别的样本更加分散,同类的样本更加靠近[25 ] ,定义权重的表达式为: ...
Intelligent classification model of land resource use using deep learning in remote sensing images
1
2023
... 近年来,深度学习技术被广泛应用到挖掘高维度遥感数据的信息[26 ] .网络深度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卷积神经网络图像分类的性能,但随着卷积层数的提升会产生梯度消失和网络退化的问题,为此He等[27 ] 提出了ResNet,通过引入大量的残差模块,解决训练过程中的梯度弥散问题,增强了模型的特征学习能力.ResNet50在模型精度和计算效率间实现了良好平衡[28 -29 ] ,且已经在许多土地利用分类场景中得到了应用[29 -30 ] ,因此本研究选取ResNet50作为矿区土地利用的分类器. ...
Deep residual learning for image recognition
1
2016
... 近年来,深度学习技术被广泛应用到挖掘高维度遥感数据的信息[26 ] .网络深度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卷积神经网络图像分类的性能,但随着卷积层数的提升会产生梯度消失和网络退化的问题,为此He等[27 ] 提出了ResNet,通过引入大量的残差模块,解决训练过程中的梯度弥散问题,增强了模型的特征学习能力.ResNet50在模型精度和计算效率间实现了良好平衡[28 -29 ] ,且已经在许多土地利用分类场景中得到了应用[29 -30 ] ,因此本研究选取ResNet50作为矿区土地利用的分类器. ...
改进双重注意力机制结合ResNet50的遥感图像分类
1
2023
... 近年来,深度学习技术被广泛应用到挖掘高维度遥感数据的信息[26 ] .网络深度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卷积神经网络图像分类的性能,但随着卷积层数的提升会产生梯度消失和网络退化的问题,为此He等[27 ] 提出了ResNet,通过引入大量的残差模块,解决训练过程中的梯度弥散问题,增强了模型的特征学习能力.ResNet50在模型精度和计算效率间实现了良好平衡[28 -29 ] ,且已经在许多土地利用分类场景中得到了应用[29 -30 ] ,因此本研究选取ResNet50作为矿区土地利用的分类器. ...
改进双重注意力机制结合ResNet50的遥感图像分类
1
2023
... 近年来,深度学习技术被广泛应用到挖掘高维度遥感数据的信息[26 ] .网络深度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卷积神经网络图像分类的性能,但随着卷积层数的提升会产生梯度消失和网络退化的问题,为此He等[27 ] 提出了ResNet,通过引入大量的残差模块,解决训练过程中的梯度弥散问题,增强了模型的特征学习能力.ResNet50在模型精度和计算效率间实现了良好平衡[28 -29 ] ,且已经在许多土地利用分类场景中得到了应用[29 -30 ] ,因此本研究选取ResNet50作为矿区土地利用的分类器. ...
A comparison of deep transfer learning methods for land use and land cover classification
2
2023
... 近年来,深度学习技术被广泛应用到挖掘高维度遥感数据的信息[26 ] .网络深度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卷积神经网络图像分类的性能,但随着卷积层数的提升会产生梯度消失和网络退化的问题,为此He等[27 ] 提出了ResNet,通过引入大量的残差模块,解决训练过程中的梯度弥散问题,增强了模型的特征学习能力.ResNet50在模型精度和计算效率间实现了良好平衡[28 -29 ] ,且已经在许多土地利用分类场景中得到了应用[29 -30 ] ,因此本研究选取ResNet50作为矿区土地利用的分类器. ...
... [29 -30 ],因此本研究选取ResNet50作为矿区土地利用的分类器. ...
Land use land cover classification using Sentinel imagery based on deep learning models
1
2024
... 近年来,深度学习技术被广泛应用到挖掘高维度遥感数据的信息[26 ] .网络深度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卷积神经网络图像分类的性能,但随着卷积层数的提升会产生梯度消失和网络退化的问题,为此He等[27 ] 提出了ResNet,通过引入大量的残差模块,解决训练过程中的梯度弥散问题,增强了模型的特征学习能力.ResNet50在模型精度和计算效率间实现了良好平衡[28 -29 ] ,且已经在许多土地利用分类场景中得到了应用[29 -30 ] ,因此本研究选取ResNet50作为矿区土地利用的分类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