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自然资源遥感  2022, Vol. 34 Issue (3): 10-16    DOI: 10.6046/zrzyyg.2021311
  技术方法 本期目录 | 过刊浏览 | 高级检索 |
历史遗留矿山核查方法研究
杨金中1(), 姚维岭1, 陈栋1, 王晋栋2
1.中国自然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北京 100083
2.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 100083
A method for determining historically abandoned mines
YANG Jinzhong1(), YAO Weiling1, CHEN Dong1, WANG Jindong2
1. China Aero Geophysical Survey and Remote Sensing Center for Natural Resources, Beijing 100083, China
2. School of Geoscience and Resources,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Beijing), Beijing 100083, China
全文: PDF(1595 KB)   HTML  
输出: BibTeX | EndNote (RIS)      
摘要 

查明全国历史遗留矿山分布现状,有序开展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是矿山生态修复规划编制的重要内容和生态修复工程部署的主要依据。根据历史遗留矿山定义和行政管理的需求,提出了历史遗留矿山核查的技术流程和工作方法,工作步骤包括遥感调查监测、分类核查、分级审核和数据入库,其中,对核查内容、核查具体工作、属性定义、制图标准等进行了探究。以江西省和辽宁省的4个县级行政区作为试验区,通过试验验证了该技术方法的有效性。

服务
把本文推荐给朋友
加入引用管理器
E-mail Alert
RSS
作者相关文章
杨金中
姚维岭
陈栋
王晋栋
关键词 历史遗留矿山分类核查分级审核    
Abstract

Determining the present distribution of historically abandoned mines nationwide and carrying out orderly ecological rehabilitation of these mines are important parts in the preparation of mine ecological rehabilitation planning and serve as the main bases for the deployment of ecological rehabilitation engineering. This study proposed the technical process and method for determining the historically abandoned mines according to the definition of historically abandoned mines and the public management requirements. This technical method was proven effective through tests.

Key wordshistorically abandoned mine    classified verification    graded check
收稿日期: 2021-09-27      出版日期: 2022-09-21
ZTFLH:  TP79  
基金资助: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全国矿山环境恢复治理状况遥感地质调查与监测”(DD20190705)
作者简介: 杨金中(1970-),男,博士,研究员,主要从事矿山生态遥感监测和自然资源调查监测工作。Email: 67786808@qq.com
引用本文:   
杨金中, 姚维岭, 陈栋, 王晋栋. 历史遗留矿山核查方法研究[J]. 自然资源遥感, 2022, 34(3): 10-16.
YANG Jinzhong, YAO Weiling, CHEN Dong, WANG Jindong. A method for determining historically abandoned mines. Remote Sensing for Natural Resources, 2022, 34(3): 10-16.
链接本文:  
https://www.gtzyyg.com/CN/10.6046/zrzyyg.2021311      或      https://www.gtzyyg.com/CN/Y2022/V34/I3/10
Fig.1  历史遗留矿山核查技术流程
序号 核查项 建议内容及规范化表达方式
1 省级行政区划名称 填写省级行政区全称
2 地市级行政区名称 填写地市级行政区全称
3 县区级行政区名称 填写县区级行政区全称
4 主体编号 有采矿权证的矿山,使用采矿权证号; 没有采矿权证的(1个或多个)矿山,采用“CT+县级行政区划代码(6位数)+监测年度(4位数,如2020)+顺序号(3位数,从001开始)”方式编号
5 图斑编号 采用“主体编号+顺序号(3位数,从001开始)”
6 中心点(经度)/(°) 浮点型,保留6位小数
序号 核查项 建议内容及规范化表达方式
7 中心点(纬度)/(°) 浮点型,保留6位小数
8 图斑投影面积/m2 遥感解译面积
9 是否属于矿山 填“是”或“否”
10 矿山位置 省+市+县+乡镇+村命名
11 所在保护区名称 填写矿山所涉及的保护区全称
12 所在保护区类型 选代码,A为自然保护区; B为国家公园; C为自然公园; D为风景名胜区; E为地质公园; F为其他
13 所在保护区级别 选代码,A为国家级; B为省级; C为市级; D为县级
14 采矿证号 填写矿山的采矿许可证号,如无采矿许可证填写“无”
15 矿种 选代码,按矿产类型代码表中规定填写
16 开采方式 选代码,A为露天开采; B为井工开采; C为联合开采
17 图斑大类 选代码,10为废弃矿山; 20为生产矿山; 30为非采矿图斑
选择“废弃矿山”的,须填写后续所有信息; 选择“在建生产矿山”,须填写后续“图斑小类”、“采矿证号”、“矿种”、“开采方式”、“图斑属性”、“矿山位置”等信息; 选择“非采矿图斑”的,填写后续“图斑小类”后,即可终止核查
18 图斑小类 选代码,11为无法确认恢复治理责任主体的无主废弃矿山; 12为由政府承担恢复治理责任主体的政策性关闭矿山; 13为由企业承担恢复治理责任主体的政策性关闭矿山; 14为由企业或个人承担恢复治理责任主体的有主废弃矿山; 21为在建生产矿山; 22为采矿权过期未注销矿山; 31为自然灾毁; 32为工程建设损毁; 33为河道采砂损毁; 34为尾矿库占用损毁; 35为未损毁
19 图斑核查面积/m2 实地核查测量的损毁面积
20 关闭年度 填写矿山关闭年度信息,如不确定年度,可填“某某年之前”
21 恢复治理情况 选代码,A为未治理; B为已恢复治理。正在治理的,选择A
22 实地治理面积/m2 实地核查测量的治理面积
23 有无合法用地手续 选代码,A为有; B为无。有合法用地手续的需提供相关证明文件
24 图斑属性 选代码,1为采场; 2为中转场地(堆煤场、其他矿石堆场、选矿场等); 3为固体废弃物堆场(煤矸石堆、废石堆、表土堆、排土场等); 4为矿山建筑; 5为塌陷坑; 6为井口/硐口; 7为其他
25 地类 填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中的地类代码,如0101表示水田
26 所有权权属 选代码,A为国有土地所有权; B为集体土地所有权
27 使用权权属 选代码,A为国有土地使用权; B为集体土地使用权; C为其他
28 主要生态问题 选代码,A为土地损毁(含挖损、压占、塌陷土地); B为地质环境问题(矿区地面塌陷、地裂缝、崩塌、滑坡体等); C为植被破坏
29 复垦义务人 填写矿山的原复垦义务人,如无法获取该信息则填“无”
30 修复方式 选代码,A为自然恢复; B为辅助再生; C为生态重建; D为转型利用
31 修复方向 指修复后土地类型,选代码,填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中的地类代码
32 拟修复时间段 选代码,A为“十四五”期间; B为“十四五”之后
33 现场照片 每个图斑要求现场不同角度远景照片至少2张、近景照片至少4张,分辨率不低于300 dpi
34 核查单位 填写外业调查单位名称
35 核查日期 填写完成图斑核查的年、月、日信息
36 核查人员 填写外业调查人员信息
37 备注 填写需要另外描述说明的信息
Tab.1  历史遗留矿山核查内容建议
字段代码 含义 字段类型 字段长度 字段描述 值域
SHENG 所在省 字符型 50 所在省的名称 自由文本
SHI 所在市 字符型 100 所在市的名称 自由文本
XIAN 所在县 字符型 100 所在县的名称 自由文本
ZTBH 主体编号 字符型 100 所属矿山主体编号 编号规则参见表1
TBBH 图斑编号 字符型 100 按矿山主体确定的图斑编号 编号规则参见表1
KFX 中心点经度 浮点型 3.6 中心点经度/(°) 保留6位小数
KFY 中心点纬度 浮点型 2.6 中心点纬度/(°) 保留6位小数
TBTYMJ 图斑投影面积 浮点型 16.2 图斑遥感解译面积/m 整数16位,小数2位
TBDL 图斑大类 字符型 2 图斑所属大类 填代码,参见表1
TBXL 图斑小类 字符型 2 图斑所属小类 填代码,参见表1
KSWZ 矿山位置 字符型 250 所在位置,省+市+县+乡镇+村命名 自由文本
BHQMC 保护区名称 字符型 100 矿山所涉及的保护区全称 自由文本
BHQLX 保护区类型 字符型 2 矿山所涉及的保护区类型 填代码,参见表1
BHQJB 保护区级别 字符型 2 矿山所涉及的保护区级别 填代码,参见表1
CKZH 采矿证号 字符型 100 有采矿许可证号时填写 自由文本
KZ 矿种 字符型 10 开采(主要)矿种 填代码,参见表1
KCFS 开采方式 字符型 2 矿山开采方式 填代码,参见表1
TBHDMJ 图斑核定面积 浮点型 16.2 实地核查确定的图斑面积/m2 整数16位,小数2位
GBND 关闭年度 字符型 20 矿山关闭年度 自由文本
HFZLQK 恢复治理情况 字符型 2 图斑恢复治理情况 填代码,参见表1
SDZLMJ 实地治理面积 浮点型 16.2 实地核查确定的图斑治理面积/m2 整数16位,小数2位
HFYDSX 合法用地手续 字符型 2 有无合法用地手续 填代码,参见表1
TBSX 图斑属性 字符型 2 图斑所属矿山地物类型 填代码,参见表1
DL 地类 字符型 100 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地类代码 填代码,参见表1
SYQ 所有权权属 字符型 2 图斑所有权属性 填代码,参见表1
SHYQ 使用权权属 字符型 2 图斑使用权属性 填代码,参见表1
字段代码 含义 字段类型 字段长度 字段描述 值域
STWT 主要生态问题 字符型 2 矿区的主要生态问题 填代码,参见表1
FKYWR 复垦义务人 字符型 100 图斑恢复治理责任人 自由文本
XFFS 修复方式 字符型 2 拟采用的图斑修复方式 填代码,参见表1
XFFX 修复方向 字符型 100 修复后的图斑土地类型 填代码,参见表1
XFSJ 修复时间段 字符型 20 拟修复时间段 填代码,参见表1
HCDW 核查单位 字符型 100 内业/外业调查单位名称 自由文本
HCRQ 核查日期 字符型 8 完成图斑核查的时间 自由文本
HCRY 核查人员 字符型 20 核查人员信息 自由文本
BZ 备注 字符型 254 其他需要描述的信息 自由文本
Tab.2  历史遗留矿山矢量属性定义
Fig.2  江西德兴某黏土矿山遥感影像及实地核查照片
[1] 杨金中, 许文佳, 姚维岭, 等. 全国采矿损毁土地分布与治理状况及存在问题[J]. 地学前缘, 2021, 28(4):83-89.
doi: 10.13745/j.esf.sf.2020.10.8
Yang J Z, Xu W J, Yao W L, et al. Land destroyed by mining in China:Damage distribution,rehabilitation status and existing problems[J]. Earth Science Frontiers, 2021, 28(4):83-89.
[2] 杨金中, 聂洪峰, 荆青青. 初论全国矿山地质环境现状与存在问题[J]. 国土资源遥感, 2017, 29(2):1-7. doi: 10.6046/gtzyyg.2017.02.01.
doi: 10.6046/gtzyyg.2017.02.01
Yang J Z, Nie H F, Jing Q Q. Preliminary analysis of mine geo -environment status and existing problems in China[J]. Remote Sensing for Land and Resources, 2017, 29(2):1-7.doi: 10.6046/gtzyyg.2017.02.01.
doi: 10.6046/gtzyyg.2017.02.01
[3] 白中科, 周伟, 王金满, 等. 再论矿区生态系统恢复重建[J]. 中国土地科学, 2018, 32(11):1-9.
Bai Z K, Zhou W, Wang J M, et al. Rethink on ecosystem restoration and rehabilitation of mining areas[J]. China Land Science, 2018, 32(11):1-9.
[4] 周英杰, 李思佳, 魏红艳, 等. “高分一号02、03、04星”卫星数据在矿山开发环境遥感监测中的初步应用评价[J].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20, 43(3):73-75,78.
Zhou Y J, Li S J, Wei H Y, et al. Preliminary application evaluation of “GF1 02,03,04 Satellite Data” in remote sensing monitoring of mine development environment[J]. Geomatics and Spatia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2020, 43(3):73-75,78.
[5] 高文文, 白中科. 基于推理条件和规则的废弃露天矿坑再利用方式选择[J]. 农业工程学报, 2018, 34(11):253-260.
Gao W W, Bai Z K. Thoughts on accelerating ecological restoration of mines in China[J]. Transactions of Chinese Society of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2018, 34(11):253-260.
[6] 杨金中, 秦绪文, 聂洪峰, 等. 全国重点矿区矿山遥感监测综合研究[J]. 中国地质调查, 2015, 2(4):24-30.
Yang J Z, Qin X W, Nie H F, et al. Comprehensive research on remote sensing monitoring of the national concentration zones of the important mine[J]. Geological Survey of China, 2015, 2(4):24-30.
[7] 鞠建华. 构建中国绿色矿山建设的支撑体系[J]. 中国矿业, 2020, 29(1):13-15.
Ju J H. Building the support system of green mine in China[J]. China Mining Magazine, 2020, 29(1):13-15.
[8] 杨金中, 荆青青, 聂洪峰. 全国矿产资源开发状况遥感监测工作简析[J]. 矿产勘查, 2016, 7(2):359-363.
Yang J Z, Jing Q Q, Nie H F. Analysis of the mineral resources development status of remote sensing monitoring in national land[J]. Mineral Exploration, 2016, 7(2):359-363.
[9] 卞正富, 雷少刚, 金丹, 等. 矿区土地修复的几个基本问题[J]. 煤炭学报, 2018, 43(1):190-197.
Bian Z F, Lei S G, Jin D, et al. Several basic scientific issues related to mined land remediation[J]. Journal of China Mine Society, 2018, 43(1):190-197.
[10] 李成尊, 聂洪峰, 汪劲, 等. 矿山地质灾害特征遥感研究[J]. 国土资源遥感, 2005, 17(1):45-48.doi: 10.6046/gtzyyg.2005.01.11.
doi: 10.6046/gtzyyg.2005.01.11
Li C Z, Nie H F, Wang J, et al. A remote sensing study of characteristics of geological disasters in a mine[J]. Remote Sensing for Land and Resources, 2005, 17(1):45-48.doi: 10.6046/gtzyyg.2005.01.11.
doi: 10.6046/gtzyyg.2005.01.11
[11] 张进德, 郗富瑞. 我国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研究[J]. 生态学报, 2020, 40(21):7921-7930.
Zhang J D, Xi F R. Study on ecological restoration of abandoned mines in China[J]. Acta Ecological Sinical, 2020, 40(21):7921-7930.
[12] 张宇, 王圣殿, 王依, 等. 对加快推进我国矿山生态修复的思考[J]. 中国环境管理, 2019, 11(5):42-46.
Zhang Y, Wang S D, Wang Y, et al. Thoughts on accelerating ecological restoration of mines in China[J]. Chinese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2019, 11(5):42-46.
[13] 聂洪峰, 肖春蕾, 戴蒙, 等. 生态地质调查工程进展与主要成果[J]. 中国地质调查, 2021, 8(1):1-12.
Nie H F, Xiao C L, Dai M, et al. Progresses and main achievements of ecogeological survey project[J]. Geological Survey of China, 2021, 8(1):1-12.
[14] 赵玉灵, 杨金中, 殷亚秋, 等. 海南岛东部滨海锆钛砂矿开发状况遥感监测与生态恢复治理对策研究[J]. 国土资源遥感, 2019, 31(4):143-150.doi: 10.6046/gtzyyg.2019.04.19.
doi: 10.6046/gtzyyg.2019.04.19
Zhao Y L, Yang J Z, Yin Y Q, et al. Research on remote sensing monitoring of zirconium -titanium sand mine exploitation and strategies of ecological restoration on the eastern beach of Hainan Island[J]. Remote Sensing for Land and Resources, 2019, 31(4):143-150.doi: 10.6046/gtzyyg.2019.04.19.
doi: 10.6046/gtzyyg.2019.04.19
[15] 赵玉灵.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矿山环境评价方法研究——以海南岛为例[J]. 国土资源遥感, 2020, 32(1):148-153.doi: 10.6046/gtzyyg.2020.01.20.
doi: 10.6046/gtzyyg.2020.01.20
Zhao Y L. Study and application of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of mine geological environment:A case study in Hainan Island[J]. Remote Sensing for Land and Resources, 2020, 32(1):148-153.doi: 10.6046/gtzyyg.2020.01.20.
doi: 10.6046/gtzyyg.2020.01.20
[1] 王丽英, 马旭伟, 有泽, 王世超, CAMARA Mahamadou. 基于多元GMM的机载多光谱LiDAR点云空谱联合分类[J]. 自然资源遥感, 2023, 35(3): 88-96.
[2] 冯晓刚, 赵毅, 李萌, 周在辉, 李凤霞, 王园, 杨永佺. 城市河道及周临用地对地表热环境的影响研究[J]. 自然资源遥感, 2023, 35(3): 264-273.
[3] 伍炜超, 叶发旺. 面向多背景环境的Sentinel-2云检测[J]. 自然资源遥感, 2023, 35(3): 124-133.
[4] 董婷, 符潍奇, 邵攀, 高利鹏, 武昌东. 基于改进全连接条件随机场的SAR影像变化检测[J]. 自然资源遥感, 2023, 35(3): 134-144.
[5] 林佳惠, 刘广, 范景辉, 赵红丽, 白世彪, 潘宏宇. 联合改进U-Net模型和D-InSAR技术采矿沉陷提取方法[J]. 自然资源遥感, 2023, 35(3): 145-152.
[6] 高晨, 马栋, 屈曼, 钱建国, 尹海权, 侯晓真. 基于PS-InSAR的怀来地震台钻孔体应变异常机理研究[J]. 自然资源遥感, 2023, 35(3): 153-159.
[7] 席磊, 舒清态, 孙杨, 黄金君, 宋涵玥. 基于ICESat2的西南山地森林LAI遥感估测模型优化[J]. 自然资源遥感, 2023, 35(3): 160-169.
[8] 王建强, 邹朝晖, 刘荣波, 刘志松. 基于U2-Net深度学习模型的沿海水产养殖塘遥感信息提取[J]. 自然资源遥感, 2023, 35(3): 17-24.
[9] 陈昊宇, 项磊, 高贺, 牟金燚, 索晓晶, 滑博伟. 基于分数阶微分的土壤全氮高光谱反演[J]. 自然资源遥感, 2023, 35(3): 170-178.
[10] 胡晨霞, 邹滨, 梁玉, 贺晨骋, 林治家. 高空间分辨率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时空演化分析——以2000—2020年湖南省为例[J]. 自然资源遥感, 2023, 35(3): 179-189.
[11] 阳煜瑾, 杨帆, 徐祯妮, 李祝. 洞庭湖区生态服务-经济发展时空协调分析与优化[J]. 自然资源遥感, 2023, 35(3): 190-200.
[12] 排日海·合力力, 昝梅. 干旱区绿洲城市生态环境时空格局变化及影响因子研究[J]. 自然资源遥感, 2023, 35(3): 201-211.
[13] 王叶兰, 杨鑫, 郝利娜. 2001—2021年川西高原植被NDVI时空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J]. 自然资源遥感, 2023, 35(3): 212-220.
[14] 娄燕寒, 廖静娟, 陈嘉明. Sentinel-3A卫星测高数据监测长江中下游河流水位变化[J]. 自然资源遥感, 2023, 35(3): 221-229.
[15] 周石松, 汤玉奇, 程宇翔, 邹滨, 冯徽徽. 郴州市郴江河流域水质与土地利用关联的空间异质性分析[J]. 自然资源遥感, 2023, 35(3): 230-240.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京ICP备05055290号-2
版权所有 © 2015 《自然资源遥感》编辑部
地址:北京学院路31号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 邮编:100083
电话:010-62060291/62060292 E-mail:zrzyyg@163.com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