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蒋承菘.二十一世纪初地质工作的若干思考[J]. 中国地质,2001,7(7):1-8.
[2] 蒋承菘.加强基础地质综合研究探索地调工作创新机制[J].中国地质,2001,1 (1):1-3.
[3] 张洪涛.服务国家目标体现科技创新[J].中国地质,2001,1(1):4-8.
[4] 寿嘉华.新形势下地质调查工作的责任与任务[J]. 中国地质,2001,4(4):1- 5..
[5] 牟绪赞,刘纪选,王平,奚小环.充分发挥物化探及遥感在国土资源调查中的先行作用[J]. 中国地质,2001,2(2):1-5.
[6] 唐文周.航空物探遥感中心遥感技术"八五"成就及近期展望.航空物探遥感论文集
[C].北京:地质出版社,1999.
[7] 唐文周.我国地质遥感工作的现状和近期展望[J]. 国土资源遥感,1998,(2): 24-32.
[8] 刘刚,于学政.浅谈遥感技术在1:5万区调中的作用[J].国土资源遥感,1997,(1):16-19.
[9] 赵福岳,方洪宾,张瑞江.遥感在1:25万区域地质编(填)图工作中的应用效果和作用[J]. 国土资源遥感,1997,(3):15-18.
[10] 郭小方,王天兴,张幼莹,等.AMSS图像实用化生产技术系统开发研究[J]. 国土资源遥感,1997,(3):1-7.
[11] 党福星.航空多光谱图像地形影响校正的模拟反射率方法[J]. 国土资源遥感,199 9,(4):33-39.
[12] 王志民. 中国资源卫星绝对辐射校正场[J]. 国土资源遥感,1999,(3):40-46.
[13] 党福星.多光谱定量化分析技术在矿化蚀变信息提取中的应用研究[J]. 国土资源遥感,1998,(4):86-92.
[14] 陈松岭,等.华北地台内蒙古段金矿围岩蚀变的遥感识别[J]. 国土资源遥感,200 1,(2):12-18.
[15] 张宗贵,王润生.基于谱学的成像光谱遥感技术发展与应用[J]. 国土资源遥感,2 000,(3):16-24.
[16] 吴培中.星载成像高光谱的特性与应用[J]. 国土资源遥感,1999,(3):31-39.
[17] 王青华,王润生,郭小方.高光谱遥感技术在岩石识别中的应用[J]. 国土资源遥感,2000,(4):39-43.
[18] 甘甫平,王润生,郭小方,等. 高光谱遥感信息提取与地质应用前景[J]. 国土资源遥感,2000,(3):38-44.
[19] 方洪宾,周彦儒.遥感技术在海南岛环境与资源调查中的应用[J]. 国土资源遥感,1998,(3):46-50.
[20] 张振德,肖继春,杨昌明,等.城市发展与遥感技术应用--重庆市遥感综合研究成果概述[J]. 国土资源遥感,1998,(1):7-15.
[21] 张振德,肖挺.重庆市开展第二轮国土资源遥感综合调查[J]. 国土资源遥感,1 999,(1):7-8.
[22] 肖继春,等.重庆市土地利用现状遥感调查与国土资源信息系统应用[J]. 国土资源遥感,2001,(1):25-30.
[23] 沙志刚.数字遥感技术在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中的应用概述[J]. 国土资源遥感,199 9,(2):7-11.
[24] 李志中,杨清华,孙永军.利用动态遥感技术监测太原市土地变更情况[J]. 国土资源遥感,1999,(3):72-76.
[25] 陈志军,李志中,杨清华.用遥感图像提取土地利用变化信息的特征变异增强方法
[ J]. 国土资源遥感,2000,(3):49-52.
[26] 王宏志,朱俊林.我国利用遥感数据提取土地利用现状信息的技术进展[J]. 国土资源遥感, 2000,(3):1-6.
[27] 王永江,丁谦,何宇华.南沙群岛海域TM卫星影像海图计算机成图方法研制[J]. 国土资源遥感,1999,(4):58-61.
[28] 郭大海,和正民,李建存,等.南沙基础地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J]. 国土资源遥感, 2001,(3):47-53.
[29] 姚俊梅,夏响华,等.油气勘探中的化探遥感综合评价技术[J]. 国土资源遥感, 2000,(3):25-30.
|